晚报记者孙文祥报道
都灵冬奥会的头两枚金牌都姓德,然而,格莱斯和赫帝希在冬季两项男子20公里个人赛和北欧两项男子15公里赛中的出色发挥并不能掩盖德国媒体在冬奥会报道中的无奈。《图片报》记者尼尔斯·苏林用日记形式记录了他在都灵的喜怒哀乐。 日记如下:
奥……奥……林匹亚———在这里,你必须学会忍受!
在都灵,如果你找不到宾馆,就只能住在老百姓的家里。和蔼可亲的意大利人有的将自己的度假小屋贡献给冬奥会,或者干脆在16天的时间里,从自己的房子里搬出来,去马尔代夫等国家度个奢侈的假期。因为出租房子能为这些意大利人带来每晚最多500欧元的收入。
每个人都明白,这是意大利人的欺诈,但报道冬奥会的我们别无他法。
厨房的表面工作做得很到位,但柜子里的比萨饼上已经长出了绿毛;床支支嘎嘎作响,估计是鸳鸯在上边戏水的次数太多了;被子很小,不过这没什么好抱怨的,意大利人的个子本来就不高。最让我无法忍受的是淋浴。抢在我前边洗澡的同事站在莲蓬头下,高兴得大叫:“老兄,能洗个热水澡,简直太棒了!”但等我再站在下面,热水已经没有了。从龙头出来的水几乎将我变成了冰棍。原来,这儿的热水只是为一个人准备的。 (责任编辑:海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