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都灵2月13日体育专电 新华社记者王镜宇、丁莹、刘阳
1个多月前,张昊在首都体育馆训练馆的健身房里对记者说:“当年陈露用《末代皇帝》赢得了世锦赛冠军,这次冬奥会我们要用《龙的传人》征服都灵的观众。 ”
13日晚,张丹/张昊没能夺得冬奥会双人滑金牌。但是,这对年轻的“龙的传人”实践了诺言,用自己的顽强表现征服了都灵。
张丹今年只有20岁,张昊比她大一岁多。两人刚开始搭档是在1998年。当时张昊已经长到1米78,而张丹只有1米39。在此之前,张昊曾经和另一位女选手配对练过3个月,但效果不是很理想。于是,张丹和张昊就“走到了一起”。
搭档刚1个多月,两人参加1998年10月举行的世界青少年大奖赛北京站比赛,就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当时总共有8对选手参赛,赛前教练说只要能赢一两对就行,没想到张丹/张昊拿了冠军。
夺冠之后,张丹和张昊都很高兴。张昊还对记者说,自己的目标就是要拿世界冠军(成年组)。不过,与张丹/张昊相比,家人、教练的反应更为强烈,大家都乐得不行。
张丹当初是在母亲的引导下开始接触花样滑冰的。母亲觉得这项运动对她有好处,于是送她去练滑冰。张丹一下子就爱上了这项被称为“冰上芭蕾”的运动,在双人滑之前她曾经练过5年的女子单人滑,还在1997年获得过全国青少年比赛的冠军。
张昊则继承了父亲的“部分”运动天赋。父亲喜欢各种体育运动,是冬泳队的,当年还曾经因为水中救人的壮举上过报纸。但是,张昊至今还怕水,练了3天游泳就死活不玩了,教练把他往水里扔也不行。
在1998年的世界青少年大奖赛上一鸣惊人之后,张丹/张昊又在2001年世界青少年锦标赛上夺得冠军。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张丹/张昊作为“姚家军”的“老三”参赛。虽然两人只获得了第十一名,但是他们展现出的潜力让人眼前一亮。国际滑联的官员当时就断定,他们的前途不可限量。
果然,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张丹/张昊的成绩一路攀升,并在2005-2006赛季达到顶峰。本赛季他们夺得两站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分站赛冠军和大奖赛总决赛亚军。
在当今世界双人滑的高手当中,张丹/张昊以动作难度高著称,艺术表现力稍差。但是,最近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人在表演方面也有长足的进步,获得好成绩也就水到渠成。本届冬奥会,张丹/张昊在艺术表现力方面的得分创造了个人最高纪录,张昊开玩笑说:“我们(在比赛中)对上眼了。”
世界上很多双人滑选手都是情侣或者兄妹,因为这项运动要求两人在场上特别默契。但是,张丹和张昊并不是情侣,也不是兄妹。因此,在场下培养“冰上”感情对两人来说特别重要,最近他们也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气力。两人都觉得,在表演方面他们还有更大的潜力可挖。
看过张丹/张昊训练的人知道,他们在训练中气氛特别好,基本上都是嘻嘻哈哈的。姚滨教练也乐于看到这样的场面,因为它能缓解长年训练的枯燥气氛。在训练当中,两人也会互相调节对方的情绪。当一个人情绪低落的时候,另外一个人会想尽方法逗对方开心。
张昊觉得花样滑冰是项特别刺激和惊险的运动,而张丹最喜欢花样滑冰的观赏性和美感。张昊说:“我在场上的任务就是表现惊险、刺激,张丹的任务就是向观众展现美感。”
张昊还说,两人在冰场上就像红花和绿叶。“张丹这朵红花当然要绿叶来配。”张昊说。话音未落,张丹连忙表扬:“配得不错,配得不错。”有空的时候,两人会一起去首都体育馆旁边的家乐福超市,一起吃饭,然后由“绅士”买单。
休息的时候,张丹和张昊都喜欢逛街买东西,不过通常是两人分头行动。两人都喜欢听流行音乐,花儿乐队的《嘻刷刷》是他们最近的收藏之一。
当花样滑冰运动员是一件很辛苦的“工作”。张昊说,从2005年4月份开始,他和张丹加起来只休息了4个整天。冬奥会结束之后,还有世锦赛和全国锦标赛等着他们。张丹和张昊盼着等这两项比赛结束之后,他们两人能“喘口气”。
在13日晚的比赛中,张丹在做“抛四周跳”的动作时严重受伤,但她坚持和张昊滑完了比赛,并奇迹般地夺得一枚银牌。一直看着张丹/张昊成长起来的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肖天说,张丹/张昊正在走向成熟。在到达职业生涯的顶峰之前,这对“龙的传人”还有不短的路要走。(完) (责任编辑:久黑必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