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都灵冬奥会上,中国花样滑冰队的崛起让整个世界为之侧目,路透社的记者特意撰文指出,尽管未能获得金牌,可是凭借着出色的表现,中国花样滑冰选手已经在都灵冬奥会上吹响了进攻俄罗斯人的号角,他们在冬奥会上所展示出的勇气无疑将大大激励着年轻一代选手的成长。
在分析其中原因时,路透社强调,为了能和强大的夏季奥运军团形象相得益彰,中国体育界的高层已经开始着手重新构建冬季项目的基础建设工作,而他们的这些努力在都灵冬奥会上已经初见成效。最震撼的一幕来自双人滑的决赛现场,中国队的小将张丹在抛跳四周失败后毅然再次返回冰面并赢得一枚银牌,而克服了六个月前脚部肌腱断裂重伤的赵宏博居然和他的搭档申雪一起再次获得了冬奥会的奖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双人滑的第四名也是一对来自中国的组合。
“双人滑选手出色表现的画面很快就能传回国内,这必将会激励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这项运动中来。”中国奥委会的秘书长王一涛对双人滑选手的表现非常满意,他特别强调:“年轻选手们能够从他们身上学到克服困难的那股精神。”
在路透社记者的笔下,中国冰雪军团近些年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因为就在四年前,他们才刚刚获得了这个国家的首枚冬奥会金牌,这要归功于短道速滑选手杨扬,正是她在两个短道项目上的出色发挥结束了这个东方大国冬奥会金牌荒的历史。四年之后,一位名叫王濛的年轻姑娘再次在女子500米的项目上为中国赢得此次冬奥会的首枚金牌。
在回顾中国冰雪军团的发展历程时,即使是路透社也非常惊诧于中国人的异军突起,因为仅仅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一位名字叫做陈露的姑娘才开始让世界知道了中国冰雪军团的存在。在利勒哈默尔和长野冬奥会上,陈露两次为中国赢得女子单人滑的铜牌,此外在1995年的世锦赛上,她还成为了第一位获得女子单人滑冠军的中国选手。在肯定了中国花滑队成长的同时,路透社的记者也客观的指出,目前中国花样滑冰队还不具备和俄罗斯人抗衡的能力,就拿这次的都灵冬奥会来说,俄罗斯人很有可能囊括全部四个项目的金牌。
中国花样滑冰队主教练姚滨称:“俄罗斯人在这个传统项目上有着很高的竞技水平,而中国人要走自己的路,寻找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我们现在需要多多向俄罗斯队学习,特别是在教练方面。”作为主教练,姚滨一手培养出了今年冬奥会双人滑的亚、季军和第四名的组合,可谓是功勋卓著。不过他也很焦虑,因为后备人才的培养显得有些匮乏,姚教练强调,如果想保持中国队目前的这种竞技水平,体育局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因为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花样滑冰运动仅仅在东北的两个省开展,这次参加冬奥会的三对双人滑选手就全部来自哈尔滨,和这个城市相距不远的另外一个国家就是俄罗斯。
中国滑冰协会的副主席任宏国也赞同姚滨的想法,他表示:“我们需要拓展花样滑冰的市场,多建一些冰场才能普及这项运动。”
和辉煌的双人滑相比,中国单人滑项目离世界高水平这个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在男子单人滑比赛中获得第十名的张民就认为:“中国在花样滑冰上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们在奥运会上的表现就是想向世界表明——中国人正在努力缩小同世界强国之间的差距。”
(跳跳糖) (责任编辑:拉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