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名气,她不如杨扬、赵宏博、申雪;比人气,她不及李妮娜、王濛等新锐;但在中国军团中,她曾肩负着最大的冬奥会夺金希望。这就是女子速滑名将王曼丽,但昨天凌晨,当在以第20名的成绩结束速滑1000米比赛之后,这位即将33岁的“四朝元老”只能以一枚银牌结束都灵冬奥会,而这届冬奥会很可能是她的最后一次。
本赛季以来,老当益壮的王曼丽在冰道上仍保持着一骑绝尘的优势,她在前五个世界杯分站赛中竟无一例外地将500米金牌收入囊中,她的出众实力,也使中外媒体早早就将冬奥会女子500米速滑赛金牌记入她的名下,连主要对手沃尔夫也公开承认:“中国的王曼丽最具冠军相。”
可是,五个世界杯分站赛冠军换不来一枚奥运金牌。12年前,中国速滑距离冬奥会女子500米金牌仅有一个指甲的距离,当时叶乔波以0.18秒的微弱差距屈居亚军。12年后,面对半路杀出的祖洛娃,王曼丽饮恨0.21秒的天堑。500米的落败使得王曼丽夺金希望基本破灭,但是不甘心的她在速滑1000米比赛中依然全力出击,前半程甚至创造了最佳成绩,无奈岁月不饶人,体力不支的王曼丽越滑越慢,最终仅名列尴尬的第二十位。
从奥林匹克精神而言,战斗至最后一刻的王曼丽当可无愧于心,但是四战冬奥两手空空却注定了这名老将职业生涯将带着悲情色彩,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更大的课题是,在“后王曼丽”时期,中国速滑队将遭遇四年来的第一个低潮期。短距离项目面临亚欧选手的两面夹击,中长距离项目又很难实现突破,事实上,在王曼丽的悲剧背后,“明星选手主宰中国速滑命运”这一问题已经不容继续搁置。
(每日商报)
(责任编辑:海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