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奥运会倒计时两周年来临之际,北京、青岛、香港、天津、上海、沈阳、秦皇岛等结缘奥运赛事的七个城市普通市民有怎样的期待?
北京
8月5日,周末。北京奥林匹克公园,43岁的那和利与往常一样忙碌着。
那和利觉得,生命中有太多巧合暗示他,他的命运是与奥运紧密相连的。北京申奥成功不久,那和利和村民们就得着信儿了,全村得大搬家,给奥林匹克公园腾地儿。祖祖辈辈住着的故土真舍不得,可奥运会选在这儿,也是千载不遇的缘分呀。
“搬,我头一个搬。”那和利的父亲、老党员、村里老支书那忠老爷子说和做都十分干脆。2002年9月14日,那老爷子站在老宅前抽了最后一根烟,领着儿孙们在全村第一个搬走了。
村子没有了,一座座名称里含着“奥运”两字的大厦在这片土地上神速地拔地而起。那和利和乡亲们也全由农民变成了城市居民,许多人就近买了楼,在公司上了班,一天天适应着全新的生活。(王建新)
青岛
“奥帆赛要在青岛举办所有青岛人都高兴这是我们的福气青岛至少能加快发展10年。城市好了居民生活质量也就好了。世界上了解青岛的人多了青岛的名气也就大了”。一见面,青岛市崂山区东韩村居民王明殿与记者说了这么一段话。他说,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青岛成了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协办城市,我们市民无比的骄傲。
“城市越来越漂亮了,道路越来越好跑了”。他说,看看居住的周边,滨海公路、辽阳东路,还有海尔立交桥……都是近几年建设的。王明殿相信,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在青岛举办,必将给家乡带来巨大的促进效应,赛事会圆满成功,青岛这座海滨城市会更加美好。
(宋学春)
香港
“实在是很高兴、很兴奋!”说起北京5年前成功申办奥运会,香港市民杨天爵的话不多,却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5年前,他得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不忘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不到4岁的儿子。“爸爸,北京在哪里?我们能不能去看?”“如果我跟妈妈有时间我们就一起去吧。”杨天爵说,自己要信守这个承诺,到时候一定尽量抽出时间,一家人去北京看奥运。
“如果不能去北京,我就会报名当义工,为香港的奥运马术比赛做点事情。”
他对奥运有两个期待:一定要成功举办;全体中国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良好状态,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人的风采。(刘 韬)
天津
王姝,快人快语,有着天津人特有的热情。“我决定了,我一定要幸福!为了看比赛,我也一定要幸福!”这段彩铃,成了这个乐观的姑娘的体育幸福宣言。
当得知天津也会举办奥运赛事,王姝兴奋不已。“城市规划好了,街道变美了,身边人的公德意识和素质提高了,家人对未来的期待感增强了,就连我自己学习英语的兴趣也大大增加了!奥运,让我们普通人都受益无穷。”
在距2008年奥运会仅剩两年的日子里,王姝希望所有人都能幸福,因奥运带给我们的切身变化而幸福,因奥运带给城市的美好发展而幸福,因可以在家门口为体育健儿们呐喊助威而幸福。(赵婀娜)
上海
北京申奥成功时,王明艳还在上大学。“从小就从电视里看奥运,知道申奥成功后,就一直盼着2008年早点到来。”
王明艳平时工作忙忙碌碌,却也一直关注着身边的奥运。“每天下班坐公车回宿舍时,总会经过八万人体育场,听说等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几场足球小组赛会在上海踢,就是在这个体育场里,看着里面灯火辉煌的,就会掐着指头算算还有多久奥运真正到来。”
“我希望我们的奥运会,能办成一个大家都愉快度过的节日,既有体育的竞技精神,也能成为难忘的节日。”王明艳的心愿,代表了不少上海青年人的心声。
(曹玲娟)
沈阳
“这些年沈阳路宽了,天蓝了,市民素质提高了,我对沈阳办好奥运赛事有信心”,夏耕野说:“等比赛开幕了,我想去当志愿者。”
夏耕野说,这几年沈阳城市建设发展很快,“一天一个样。”沈阳作为老工业城市,以前的烟囱比楼高,现在烟囱不见了,楼却更高了,建筑也更时髦了。
夏耕野对沈阳市民的文明素质相当有信心。他说:“平时我出去锻炼,大家都对奥运会很热心,说到时候咱可不能给沈阳丢脸啊。”
现在,用于奥运足球比赛的沈阳奥体中心正在加紧建设。夏耕野最后说:“希望我们共同努力,踏踏实实准备,给咱国家争光。”
(徐元锋)
秦皇岛
6月28日,王世杰在秦皇岛市举办了奥运报道收藏展,当天吸引600多人参观。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神州大地一片欢腾。王世杰对那一刻的兴奋记忆犹新。第二天,他暗下决心:一定得给奥运做点什么。为了搜集全国各地的奥运报刊,他用上了所有的朋友、亲戚、报友、校友关系,想尽了一切办法。在收集报纸的过程中,更让王世杰感到了中华儿女浓浓的奥运情怀。
目前,王世杰正准备在奥林匹克大道公园办报展,他说:“我要把报展办进校园,办进社区,让秦皇岛广大市民共同分享奥林匹克精神这一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王方杰
崔力升) (责任编辑:小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