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17日电(李之政 孙晓胜)遵循“绿色奥运”理念,北京国家体育馆在施工中采用先进的钢渣回填技术配重抗浮,销纳废钢渣8.2万吨,不但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为解决困扰人们多年的钢渣处理问题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北京国家体育馆是2008年奥运会三大主要比赛场馆之一,奥运期间主要承担体操、手球和轮椅篮球的比赛项目。
据国家体育馆承建方北京城建集团工程负责人介绍,国家体育馆地下室埋深约8米,抗浮水位负1米,需要在工程结构内部增加大量配重以抵抗地下水的浮力。以往工程采用级配砂石、灰土或混凝土等材料进行配重回填,需要大量开采天然砂石料,不利于环境保护。
在设计单位的指导下,施工单位北京城建集团国家体育馆总承包部和城建五公司尝试采用钢渣代替传统材料进行回填。这些钢渣全部取材于首钢炼钢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多年、堆积如山的炼钢剩余渣土,并经过加工处理,按照试验配比加入少量水泥及其他辅料配制而成。密度、含水率、放射性等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回填平均厚度2米,回填最厚处为4.1米,回填面积约1.55万平方米。
据介绍,国家体育馆使用钢渣回填既满足了施工需要,又变废为宝,并且工程价格低廉,后台加工周期短,节约工期。在施工探索过程中,国家体育馆总结了成套的钢渣回填施工经验,收集了丰富的影像资料,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完) (责任编辑:海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