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场馆的原始创意虽然大多来自中外联合设计,但从完善设计方案,进行结构计算,再到形成创新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所有方面都主要是由中国人自主完成的。
世界上最大的钢结构“鸟巢”、堪称世界之最的膜结构“水立方”、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奥林匹克公园网球中心、老山自行车馆等12座新建奥运场馆中,中国设计师独立设计7座,中外设计师联合设计4座。奥运场馆在施工中有很多难题是主要依靠中方技术人员独立解决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鸟巢”结构设计奇特新颖,钢结构最大跨度达到343米。从工程的实际需求出发,Q460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以前这种钢只用在机械方面,国内没有厂家生产,一般从卢森堡、韩国或日本进口。特殊的高强度钢能不能实现国产?答案是肯定的。从2004年9月开始,武钢的科研人员就开始着手研制Q460。2005年7月,为“鸟巢”准备的110毫米厚的Q460开始批量生产。在奥运工程中,所有钢材全部实现国产。
自主创新的最高层次,在于以开创性的工作建立为同业和后来者广泛遵循的标准。没有专项技术标准,是很多奥运场馆施工时面临的最大问题。于是,指定标准成为奥运场馆建设中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奥运工程进度的不断推进,一系列的新标准也相继出台。这是奥运工程建设留给国内建筑工程界宝贵的知识产权。
(责任编辑:海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