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消息 17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
—国家体育场钢结构成功卸载。卸载后,“鸟巢”重达4.2万吨的钢结构摆脱外力的支撑,“靠自己站立起来”。记者通过采访参与“鸟巢”卸载工作的部分专家,了解到一些有关卸载的秘密。
卸载与换轮胎同理
国家体育场工程副总工程师邱德龙介绍说,在“鸟巢”的建设过程中,有78根临时搭建的钢柱支撑着“鸟巢”的钢铁“枝蔓”。“鸟巢”钢结构的卸载就是用千斤顶架起钢结构,将这78根临时支撑塔架提供的支撑荷载卸去的过程,这项工作的原理与给汽车换轮胎相同。
邱德龙说,顶起“鸟巢”钢结构的工作由特殊的千斤顶来完成。顶升的高度完全由计算机控制,顶升的高度将使钢结构与支撑塔架顶部的垫片脱离至1到2毫米的高度。
为何不一下子卸载
此次卸载78根支撑钢架,要卸下约1.4万吨的荷载。卸载过程分解成7个大的步骤,每一大步骤里又包含5个相似的小步骤。
中国钢结构协会常务理事、“北京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专家侯兆欣解释说,之所以采取外圈、中圈、内圈35步逐步卸载的方式拆除“鸟巢”钢结构的支撑点,是出于保证“鸟巢”平稳降落的考虑。均匀、同步、持续的卸载方式将保证整个卸载工作安全、顺利地进行。
“就比如让一个久病的病人扔掉拐杖一样,如果一下把拐杖撤掉,他可能是吃不消的。因此,卸载需要一步一步进行,使整个钢架均匀、同步、持续地受力,最终达到独立承重的目的。”垂直位移仅为271毫米
当支撑钢架卸掉后,“鸟巢”就完全依靠自身的体系来支撑,由于受力点发生了变化,所以应力就会重新进行分布,形成它自己的受力体系。在此过程中,“鸟巢”钢结构会发生变形、沉降等现象。
“鸟巢”中方主设计师李兴刚说,按照设计要求,外圈总下降量应控制在68-286毫米;中圈控制在161-178毫米;内圈控制在208-286毫米。如果“鸟巢”在卸载后,主体钢结构下降幅度超过这个距离或是出现局部裂缝等结构问题,那么就意味着鸟巢在过去三年的设计、制造、施工等环节中存在问题。
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爱庆17日下午宣布,“鸟巢”卸载以后的实测垂直位移为271毫米,比理论位移要低,这意味着卸载工作圆满完成。
(责任编辑:李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