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概貌
150多年前,香港被形容为「荒芜之地」,时至今日,已发展成为一个国际金融商贸中心,跻身世界大都会之列。
香港除了拥有世界上最优良的深水港外,可说是没有其他天然资源。香港的工作人口约350万。人们辛勤努力、适应力强、教育程度高且富创业精神,使香港成为生产力强、创意无尽的城市。
香港受英国管治个半世纪后,在1997年7月1日成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根据《基本法》,香港现有的经济、法律和社会制度最少保持50年不变。除防务和外交事务外,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
地理位置
香港位于中国东南端,是发展日渐迅速的东亚地区的枢纽,地理条件优越。香港总面积达 1103平方公里,由香港岛、一海之隔的九龙半岛和新界(包括262个离岛)组成,其中郊区多集中在新界。
人口
2003年年底,香港人口约680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 300人。居于香港的外籍人士为数不少,共有约523 880人,主要来自菲律宾(132 770)、印尼(95 460)和美国(31 330)。
语文
中文和英文同属香港的法定语文。政府机关、法律界、专业人士和商界均广泛使用英文。香港不乏受过良好教育且精通双语甚或三语(即英语、粤语和普通话)的专才,而对于在香港经营或与内地、台湾有贸易往来的企业,这些专才更显重要。
气候
香港属于亚热带气候,但差不多有半年时间带有温带气候性质。冬季的温度可能跌至摄氏10度以下,夏季则回升至摄氏31度以上。雨量集中在4月至9月间,约占全年雨量的90%。
国际贸易中心
香港是全球第十一大贸易体系、第六大外汇市场及第十二大银行中心。香港股票市场规模之大,在亚洲排名第二。香港也是全球输出成衣、钟表、玩具、游戏、电子和某些轻工业产品的主要地区。
国际服务中心
在2003年,香港是全球第十大服务出口地。香港服务贸易主要包括民航、航运、旅游、与贸易有关的服务,以及各类金融及银行服务。不少服务项目的收费都是全球最低廉的。
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
逾3 200家国际企业选择在香港设立亚洲区总部或办事处,主要从事的业务包括批发零售、进出口贸易、其他商用服务(例如会计、广告、法律等行业)、银行和金融、制造业、运输及相关服务。
自由贸易与自由市场
香港提倡兼奉行自由贸易 ─ 拥有自由开放的投资制度、不设贸易屏障、对外来投资者一视同仁、资金自由流动、法治体制历史悠久、规章条文透明度高、税率低而明确。
政府行政架构精简
香港拥有一个架构精简而效率高超的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素以效率出众、透明度高兼处事公正而知名。公司及个人课税率低,而且易于计算。一直以来,香港奉行“尽量扶助、减少干预”的政策,乐于支持工商业的发展。
货币制度
香港的货币政策目标是维持港元稳定。鉴于香港是一个高度外向型的经济体系,这个目标的具体涵义就是维持港元对外价值的稳定,即维持1美元兑7.8港元的固定汇率。这个政策目标是通过联系汇率制度来实现。联汇制度自1983年10月开始实行。
法治
香港的法律制度令人充满信心。这个制度以普通法为根基,历史悠久。市民和居港人士得享的权利与自由,建基于大公无私的法治体制、独立的司法制度、完善的法援制度及自由积极的传播媒介。
机场
香港是国际和亚洲区主要的航空中心。香港国际机场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之一。全球各大航空公司都有航班飞往香港。现时,每周有大约3 900班定期客运及615班货运航班从香港飞往全球约130个城市。机场全面发展后,每年将可处理旅客8 700万人次和货物900万公吨。香港国际机场自二○○一年起连续五年获英国航空业意见调查机构Skytrax Research选为全球最佳机场。
港口
2003年,香港港口合共处理了2 000万个20长的标准货柜,是全球最繁忙的货柜港。葵涌八个货柜码头设有18个泊位,临海地界总长6 000米左右,码头占地逾200公顷,可容纳多至18艘「第三代」货柜船停泊。2003年间,全球有约35 790艘远洋轮船及182 270艘内河船只停靠香港。这些船只合共处理了货物约2.076亿公吨及各地旅客1 860万人次。
香港正兴建第九个货柜码头,以应付日益增加的货运量。新的九号货柜码头将有六个泊位,每年可处理最少260万个20长的标准货柜。工程预计在2004年年底前全部完成。
经济体制
经济发展
香港过人之处,在于高度国际化的城市、便利的营商环境、法治体制、自由贸易及自由的资讯流通、公平开放的竞争、发展完备和庞大的金融网络、一流的交通及通讯基建、完善的支援服务,以及高教育水平的工作人口与高效率和精力充沛的企业家互相配合。此外,香港还有庞大的外汇储备、自由兑换的稳定货币,以及低税率的简明税制。
自由经济体系
美国传统基金会公布的2004经济自由度指数,继续把香港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系,令香港连续第10年维持在评级的榜首。美国加图学院联同全球50多个经济学会,亦把香港评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香港列为先进经济体系。其他有名的机构,例如世界经济论坛、国际管理发展研究所及经济学人信息中心,同样认为香港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营商地方之一。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表的《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香港是亚洲区内吸引外来直接投资表现最佳的经济体系。
本地生产总值的增长
香港经济在过去20年来增长超过一倍。本地生产总值平均每年有4.9%的实质增长,表现超越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也超越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经济体系的增长速度。香港按人口平均计算的本地生产总值是20年前的一倍余,相等于约每年平均实质增加3.7%,2003年的数字达23,027美元,比多个西方国家还要高,在亚洲仅次于日本。
经济政策
香港一向以市场主导的经济政策着称。市场主导,就是政府不对经济或市场作任何指导性或强制性的规划,同时相信投资者和企业家远比政府官员了解市场,私人机构的活动也远比官方的经济蓝图更能带领香港走上繁荣之路。经济动力是维持本港的竞争力及为港人创造财富的关键。
“尽量扶助、减少干预”政策
政府极力主张“尽量扶助、减少干预”的政策。政府的主要功能,是创造最有利营商的条件,包括个人自由、法治、廉洁而高效率的公营部门和公平的竞争环境等“软件”,以及社会发展所需的土地和基础建设,例如学校、道路等“硬件”。
政府亦致力消除市场限制,以鼓励公平竞争。在证券、期货和银行业,以及电讯、资讯科技和广播等领域上,政府均致力开放市场,并取得了相当的进展。
政府派代表参加世界贸易组织和亚太区经济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并就航空服务等领域与其他国家谈判和签署双边协定,以期在国际层面捍卫和促进香港的商业利益。
审慎理财之道
政府理财审慎,又维持低税率的简明税制,以鼓励工人生产和吸引企业家投资。法团业务利得税的税率为17.5%,薪俸税税率为16%,与其他国家的税率相比,两者均属偏低。
国际金融中心
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由紧密联系的金融机构和市场组成。政府的政策是维持和发展完善的法律架构、监管制度、基础设施及行政架构,为参与市场的人士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维持金融及货币体系稳定,使香港能有效地与其他主要金融中心竞争。
香港地理环境优越,是连接北美洲与欧洲时差的桥梁,与内地和其他东南亚经济体系联系紧密,又与世界各地建立良好的通讯网络,因此能够成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此外,资金可以自由流入和流出本港,也是一项重要的因素。
金融市场
香港金融市场的特色是资金流动性高。市场根据有效、具透明度而又符合国际标准的规例运作。香港的劳动人口有一定教育水平,海外专业人士来港工作,也十分容易,进一步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
银行业
在香港经营的国际金融机构数目很多。截至2003年年底,香港共有134家持牌银行,其中121家为外资银行。在全球首100家银行中,有75家在港营业。此外,香港有81家外国银行附属机构、分行或相关公司,以有限制牌照银行或接受存款公司形式经营。另有87家境外银行在香港设有代表办事处。香港银行的对外资产总值在全球名列高位。
外汇市场
香港的外汇市场发展完善,买卖活跃,在全球外汇市场占不可或缺的地位。由于香港与海外其他外汇市场均有联系,因此可每日24小时与世界各地进行外汇买卖。根据国际结算银行2004年进行的每三年一度全球调查,香港外汇市场的成交额在世界排行第六位。
股票市场
以市值计算,香港股票市场是全球最大股票市场之一。截至2004年5月,在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有1 057间,资本总值54,844亿元(7,031亿美元)。
香港股票市场在亚洲排名第二,仅次于日本。创业板是根据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的模式而设立的第二板市场,于1999年11月开市,为新兴企业,尤其与高科技业务有关的公司,提供集资机会。截至2004年5月底,共有195间公司在创业板上市,资本总值745亿元(95.5亿美元)。在2000年5月,有七只主要美国纳斯达克股份在香港挂牌及买卖,使香港成为亚洲区内首个提供纳斯达克股份在亚洲时区买卖的城市。
与内地的经济联系
香港是进出中国内地经商和投资的大门。自内地在1978年实施经济改革及对外开放政策后,香港与内地的经济联系日趋密切。
与内地通商
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2003年,中港贸易占香港整体贸易总值的43%。内地也是香港转口货物的最大市场兼最主要来源地,香港有约90%的转口货物是来自内地或以内地为目的地。
香港是内地,特别是南中国的主要服务中心,为内地提供多元化的金融和其他商业支援服务,例如银行和金融、保险、运输、会计和产品推广等。
中港两地的相互投资
香港公司是内地最大的外来投资者,累积投资额超过2,180亿美元,占内地外来直接投资总值约五成。香港与广东省的经济联系最为密切。本港厂商在广东省雇用了约1 000万名工人。内地和香港在2004年实施《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同时又推行了各项加强经济合作的政策措施,将有助开拓香港和内地的商机。
另一方面,内地也是香港经济主要的投资者,内地有2 000多家企业在香港经营业务,总投资额达2,200亿美元,是香港最大外来直接投资者之一。
中国加入世贸
随内地经济持续改革开放,香港作为内地服务枢纽的角色将会继续加强,尤其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这个角色更显重要。香港是进军内地市场的策略贸易伙伴,同时也为开拓内地市场业务的外国企业提供各类商业支援服务,在这方面所担当的角色,非常重要。另一方面,随越来越多内地公司有意开拓海外市场,香港也可扮演中介人的经纪角色。
中国的南大门
香港是进入内地经商和旅游的大门。2003年,香港居民返回内地的次数约5 260万人次,外地旅客经香港进入内地的次数共271万人次。每日有116班客轮、约170班航机、超过400班列车及35 400架次的车辆穿梭中港两地。
政府体制
根据《基本法》,除防务和外交事务外,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首长。行政会议的成员由行政长官委任,负责就重要决策向行政长官提供意见。行政长官
代议政制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代议政制架构下,中央层面为立法会,负责制定法律、控制公共开支,以及监察行政机关的表现。地区层面则有18个区议会,分别就所属地区的政策推行事宜提供意见。立法会全部60位议员透过选举产生,议员任期为四年。第三届立法会选举于2004年9月12日举行。
全港18个区议会共有民选议员400位、当然议员27位、委任议员102位。区议员的任期为四年,由2004年1月1日起生效。
行政架构
政府在2002年推行新的主要官员问责制。在这制度下,政府主要官员,包括三位司长(即政务司司长、财政司司长、律政司司长)和11位局长,会就其负责范畴的事宜,承担全部责任。
所有主要官员均获委任为行政会议成员,各自负责其范畴内的所有事宜,包括:厘定政策目标和方针;构思、制定和推行政策;以及为政策的成效承担责任。
法律制度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制度,建立在法治和司法独立的稳固基础上。根据“一国两制”的原则,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制度以普通法为根基,与内地的制度并不相同。
司法机构
香港的成就和持续享有的优势,建基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司法制度。这个制度按照普通法法制的基本原则运作,完全独立,绝对不受制于行政和立法机关。无论纠纷是涉及个人、法人社团还是政府,法庭都会独立作出裁决。
终审法院
终审法院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最高的上诉法院。终审法院以首席法官为首,成员包括三位常任法官、八位非常任香港法官和九位来自其他普通法适用地区的非常任法官。聆讯和裁决上诉时,终审法院可邀请一位非常任香港法官或一位来自其他普通法适用地区的非常任法官参加审判。终审法院首席法官是司法机构的首长,由司法机构政务长协助处理司法机构的整体行政职务。
就业
人力是香港最宝贵的资源。政府的方针是确保香港拥有干劲十足、勤奋上进、适应力强且质素不断提升的工作人口,以提高本港经济的竞争力。
劳工市场
全港劳动人口约350万,其中男性占56%,女性占44%。大部分就业人口(85.2%)从事服务行业,其中从事批发、零售、进出口贸易、饮食及酒店业的占31.3%;运输、仓库及通讯业占11.2%;金融、保险、地产及商用服务业占15.1%;社区、社会及个人服务业27.6%;从事制造业的只占5.4%。[ 劳工处 ]
工资
2003年,批发、零售、进出口贸易、饮食及酒店业的督导人员、技术人员、文员,以及各类非生产工人的平均月薪为11,549元(1,481美元)。制造业技工及操作人员的平均日薪为321元(41.20美元)。
教育
教育是公共开支中的最大项目,预算开支约占经常开支总额的五分之一。政府设有学生资助计划,使学生不会因财政问题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 教育统筹局 ]
九年免费教育
香港提供九年免费普及基础教育。凡年龄介乎6至15岁的学生,均可免费入学。所有在受公帑资助学校修毕中三,并有能力及有志升学的学生,均获分配资助中四学位或职业训练课程名额。在有关的年龄组别中,有48%能够接受专上教育。
资讯科技教育
为确保年青一代具备所需的视野及能力,以应付现今资讯时代的挑战,政府在1998年发表了一份有关资讯科技教育的五年策略文件。有关策略主要涵盖四部分,包括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资讯科技和接上互联网、为所有教师提供培训及支援、在学校课程中应用资讯科技辅助教学,以及建立有助推动资讯科技教育的社会文化。五年来,该策略在本港教育方面带来了重大的变化。2004年3月,政府公布制定了有关资讯科技教育的新策略,并征询公众的意见,谘询期长达两个月。经考虑收集得来的意见后,政府计划在2004/05学年起推行新策略。
高等教育
香港有11间颁授学位的高等教育院校,包括七间大学和一所师资培训学院;另外三所则是香港树仁学院、香港公开大学和香港演艺学院。 页首
卫生
政府的医护政策是市民不应因贫困而无法获得适当的医疗服务。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政府提供多种医疗服务及设施,以补私营服务的不足和照顾负担不起私营服务的病人的需要。
截至2003年年底,香港设有病床共35 000张,病床与人口的比例为每千人5.1张。香港有11 016名注册医生,即每千人1.6名医生。
公营医疗服务
香港共有41间公立医院。政府资助了大部分公立医院和诊疗所的收费。普通病房的收费为每日68元,住宿、膳食、检验、药物及外科手术等费用均已包括在内。 [ 医院管理局 ]
私营医疗服务
全港有12间私家医院。普通病房的收费每日约 300元,头等病房的收费每日860元或以上。除每日的医生诊治费用外,病人还须缴付各项收费,例如医药及敷料等。
社区健康服务
政府透过家庭健康服务部、港口生处、学生健康服务、学童牙科保健服务部及其他社区健康服务,致力推行疾病预防措施,保障市民的健康。本港婴儿及孕妇的死亡率亦维持在全球最低水平。 [ 卫生署 ]
房屋
政府在 2003/04年度用于房屋方面的开支约占公共开支总额的10%。 [ 房屋及规划地政局 ] [ 香港房屋委员会及房屋署 ]
租住公屋
政府的政策是为真正有需要但又无力负担私人楼宇的家庭提供租住公屋。香港的租住公屋计划是一项重大社会成就。截至2003年年底,全港约有210万人居于香港房屋委员会及香港房屋协会管理的租住公屋屋,租住公屋单位共689 450个,公屋租户所付的平均租金为市值租金的48%。
资助自置居所计划
自1978年起,政府透过多个资助自置居所计划,合共推出超过422 000 个单位,以折扣价出售给合资格的家庭。2002年11月,政府决定不再提供资助出售房屋,改而采用贷款方式,取代上述计划以协助低收入家庭置业。政府会不时就贷款计划进行检讨。
私营房屋市场
政府明白物业市道对经济和市民影响很大,其政策是尽可能让私营房屋市场自由运作。政府相信私人楼宇的建筑量应由市场决定,而稳定物业价格的最有效方法,是维持自由及稳定的市场运作环境,并减少政府的干预。
交通运输
香港是一个流动率高的城市,每日乘搭公共交通工具的乘客有1 200万客次。香港有多元化和效率高的公共交通工具,供市民选择,其中包括:火车、地下铁路、轻便铁路、电车、巴士、公共小型巴士、的士和渡轮。各种公共交通工具收费合理,而舒适、快捷和方便程度则不尽相同。公共交通服务由私人营办商或公营机构营办,无须政府直接资助。
铁路
铁路是重要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每日载客量占公共交通总载客量约三成。九广铁路(东铁)由九龙红伸延至罗湖,全程34公里,沿途设有13个车站,每日平均载客762 000人次。西铁现已通车,连接西九龙与新界西北部,沿途设有九个车站,每日载客量为34万人次。
地下铁路是一个由五条主线和机场快线组成的地下铁路网,全线长87.7公里,沿途设有49个车站,平日的平均载客量逾220万人次。
轻便铁路系统为新界西北部的新市镇提供服务。轻铁系统全线长36公里,以双轨行车,沿途设有68个车站,每日载客约291 000人次。
电车自1904年起在港岛区投入服务。香港现有160余辆双层电车,全球独一无二。电车每日的平均载客量约为223 000人次。
缆车自1889年起投入服务,行走中区至山顶,全线长1.4公里,攀登373米高、坡度为1比2的山坡。现时缆车每日载客约8 500人次,主要是游客和本地观光人士。
巴士、公共小型巴士、的士
专利巴士是全港载客量最多的公共交通工具,每日载客量占公共交通总载客量的38%。目前,五间专利巴士公司合共经营约630条巴士路线。全港有6 300多辆巴士,大部分是双层空调巴士,每日平均载客量逾400万人次。公共小型巴士的数目约为4 300辆,每辆的座位最多为16个。小巴每日载客约160万人次。全港有18 100余辆的士,每日平均载客100万人次。
渡轮
渡轮是离岛区主要的交通工具。渡轮在港内和新市镇提供服务,以补巴士和铁路服务的不足,每日载客约147 000人次。
道路网络
截至2003年年底,香港共有1 934公里道路及1 057座道路构筑物、三条沉管式过海隧道、九条过山行车隧道及三条跨海大桥。这些设施为本港提供完善的道路网络。
全港有524 253部领有牌照的车辆,包括338 930部私家车辆。香港的交通密度为每公里道路有271部车辆行驶,属全球最高之一。尽管如此,本港的道路交通在繁忙时间及非繁忙时间均保持畅顺。 [ 运输署 ]
环境保护
随近年人口不断增加,政府已加强对付污染和保护环境的工作。10年前,政府开始推行一项全面的计划,这项计划是持续进行的,在排污及废物处理等各方面均已取得显著的成效,而市民的环保意识亦已大大提高。 [ 环境保护署 ]
控制污染
为了控制空气污染,香港对车辆废气和燃油质素施行管制,所达至的标准为亚洲各地区之冠。柴油车辆是造成市区路边空气污染的主因。政府的策略包括更严格管制车辆废气,以及在可行情况下引进使用环保燃油的车辆。现时差不多所有的士都是石油气的士。在车辆燃油方面,香港是全亚洲首个引进超低硫柴油的城市。
随市区不断发展,水质污染的问题日趋严重。政府根据污水处理策略设计了一个大型的深层污水隧道收集系统和污水处理厂,处理维港范围附近各区所产生的污水。到目前为止,市区中心地带已建成24公里长的大型污水隧道,而设于昂船洲的污水处理厂亦已用。该污水处理厂采用化学辅助一级污水处理方法,每日处理多达350万立方米的污水。
治安
香港是一个安全的城市,整体罪案率与新加坡相若,比东京还要低。相对全球很多大城市,香港的罪案率更低得多。香港对枪械管制十分严格,任何人想拥有枪械并不容易,非法藏有枪械属严重罪行。无论昼夜,街上治安都十分良好。市区和新界都有警察例行巡逻,维持治安。
香港在历次国际调查中,都被评为亚洲「最廉洁」的地方之一。香港设有 廉政公署,确保政府及工商机构运作公平廉洁。香港海关严厉对付盗版及伪冒商标等行为,而香港也大力主张区内各国合力打击盗版货。
税制
香港税率低、税制简单,是世界上最方便营商的税制。只有营商利润、薪俸及物业三种收入须要缴税。香港并不征收增值税、销售税或资本增值税,只有在香港赚取的收入才须课税。
利得税
如果营商利润源自在香港经营的行业、专业或业务,方须缴交利得税。法团业务利得税的税率为17.5%,而非法团业务利得税的税率则为16%。
薪俸税
任何人在香港的收入如果来自职位、受聘或长俸,须缴交薪俸税。税款是按应课税入息减去各项扣除和免税额后,以累进方式计算,但缴税总额不会超过应评税收入的16%。
物业税
拥有座落在香港的土地或物业的业主,须按物业的租金收入缴交物业税。税款是按每年租金收入减去20%的修理及支出免税额后,再以16%计算。 [ 税务局 ]
强制性公积金
强制性公积金计划于2000年12月推行。根据这计划,凡年龄介乎18至65岁的雇员(指定获豁免人士除外)均须供款,供款额为入息的5%,以每月1,000港元为上限。雇主同时亦须供款,供款额与雇员的供款额看齐。
传播媒介
香港成就卓越,传播媒介居功不少。在本港,信息可以自由迅速地传送,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自由经济体系的地位;这对促进本港经济转型,使本港经济由以传统行业为主,转为以资讯和服务业为主,十分重要。随经济发展日益倚重资讯联系,传媒所发挥的作用,更显重要。
报业
香港是亚洲区内数一数二的印刷传媒中心。每日印行的报章有52份,包括28份中文、11份英文、八份双语和五份以日文印行的报章。期刊有864份,包括592份中文、114份英文和145份双语期刊;以其他语文印行的期刊,则有13份。杂志题材包罗万有,时事、政治新闻以至专门知识和娱乐消息,都有报道。
约120间国际传媒机构在香港设有办事处。香港亦是一些亚洲区刊物如《远东经济评论》的业务基地。《金融时报》、《亚洲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国际版、《国际先驱论坛报》和《日本经济新闻》也在香港刊印。
广播
香港是亚洲的广播枢纽,12个卫星广播机构把讯号传送到亚洲,而香港的卫星及有线广播营办商则透过逾170条频道,包括英国广播公司、美国有线新闻网络、荷李活影院、探索频道、经典影片和国家地理杂志,提供多元化娱乐及服务。
香港有两个本地免费电视节目服务持牌机构,各自设有一个中文台和一个英文台,每周平均播出逾630小时节目,观众人数达678万或220万个家庭。
香港有13条电台频道,其中七条频道是由香港电台提供。香港电台以公帑经营,是一享有编辑自主的公营广播机构,其使命是在资讯、教育及娱乐方面,为市民提供取材客观而份量均衡的广播节目。
通讯
香港是全球通讯的枢纽,通讯基建十分发达。香港也是全球首个采用全面数码化电话网络及实施可携性固网电话号码的大城市。
电话服务
在本港,电话服务、商用图文传真服务及流动无线电话服务的普及率相当高,在世界上数一数二。截至2003年年底,全港共有超过380万条电话线路,电话密度为每100人有70具电话或56条电话线路。为应付资讯传递的需要,另有491 196条专用图文传真线路,平均每100条商业电话线路有29条图文传真线路。流动无线电话服务的用户总数达719万,普及率约106%。
互联网
宽频网络已覆盖逾97%的家庭用户及差不多所有商业大厦。香港有201家互联网络服务供应商,利用拨号接达形式上网的注册用户超过100万,利用宽频网络上网的注册用户超过120万。 页首
活力之都
旅游业
香港被誉为最受旅客欢迎的亚洲城市。2003年,乘搭海陆空交通工具来港的旅客达1 550万人次,当中以内地和台湾旅客居多。
香港是一个中西合璧的城市,既保留传统的中国文化,又深受英国殖民地时代的影响。香港位处广东沿岸,地方色彩相当浓厚,同时也是积极发展高科技的现代化城市。香港是一个多姿多采的旅游胜地,除了有独特的文化遗产,包括庙宇、围村、祠堂和富殖民地色彩的古物古迹,郊外和郊区亦不乏消闲探胜的好去处。
旅游业的发展
政府致力提高香港作为旅游热点的吸引力,现正手进行多项令人振奋的计划,包括国际湿地公园、崭新的世界级演艺场馆、通往大屿山天坛大佛的吊车系统及中环心脏地带的文娱饮食中心。
香港迪士尼
政府与华特迪士尼公司达成协议,在香港兴建一个世界级的国际主题公园、度假区酒店以及一个购物、饮食和娱乐中心,使香港这个国际旅游胜地踏进新纪元。迪士尼公司选择在香港(继东京、巴黎之后)兴建第三个海外国际主题公园,足以证明对香港信心十足。这项计划将会提供最优良的康乐设施,令香港市民的生活更添姿采。迪士尼公园第I期位于大屿山,占地126公顷,将于2005年落成开放。
出入境
回归后,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然拥有施行出入境管制的自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对访客实施非常宽松的签证政策。目前,超过170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士可免签证来港旅游7至180日不等。 [ 入境事务处 ]
香港欢迎外地的专业人士和商人来港工作或投资。凡申请来港居住、工作、深造或投资的人士,在抵港前必须获发签证或入境许可证。
过境交通
随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及社会联系日益密切,过境交通量近年大幅增加。除了行走香港与内地的直通火车由红开出外,罗湖是目前唯一通往内地的铁路边界通道,处理的客运量已接近饱和,平日约达223 500人次,节日和周末、周日更达266 500人次。罗湖边界通道的开放时间由上午六时三十分至午夜十二时。
此外,每日有对开14班直通火车往来九龙至广东省各城市,隔日亦有来回香港至北京、上海的直通火车服务。
香港与内地之间现有三条道路跨界通道,分别位于落马洲、沙头角及文锦渡,每日处理超过35 300部过境车辆。2003年,开办过境旅游巴士服务的公司有82家,每日来往两地的过境旅游巴士约1 300架次。每日经三条跨界通道过境的旅客有77 000人次。此外,行走落马洲与深圳皇岗之间的穿梭巴士平均每日载客31 870人次。穿梭巴士提供通宵载客服务。
位于九龙的中国客运码头和港岛的港澳码头的跨界渡轮服务,可接载乘客前往内地20多个港口和澳门。2003年,来往内地和澳门的旅客分别约有610万和1 020万人次。香港拥有全球最庞大的快速渡轮队,辅以喷射飞翼船和喷射双体船,为乘客提供服务。
出入境交通
以船只抵港和离港次数计算,香港港口是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2003年,约有436 600艘船只进出香港,接载的乘客数目约为1 860万人次。
香港国际机场是全球最繁忙的机场之一。2003年,经机场出入境的旅客共有2 680万人次,出入境航机数目达187 508班。
康乐文化
康乐文化为香港市民提供丰富的生活。政府的目标是创造一个理想的环境,鼓励自由创作,促进艺术多元化发展,让体育成绩更加超卓,使康乐活动更为普及。 [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 ]
文化康乐活动
香港主办各类型的文化康乐活动,包括香港艺术节、香港国际电影节、国际综艺合家欢、秋季专题艺术节、花卉展览及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庆祝活动。
体育竞赛
在香港举行的多项体育竞赛中,主要有每年的七人榄球赛、国际赛马、世界醒狮邀请赛、国际女排挑战赛,以及网球、壁球、高尔夫球、保龄球、田径、足球和草地滚球国际赛事。
表演场地
香港有大小不同的表演场地,规模最大的是香港体育馆,可容纳12 500名观众,及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可容纳2 000名观众;而一般社区文娱中心,每个可容纳450名观众。
博物馆
香港有多个博物馆和艺术馆,印证香港融汇中西古今的优良传统。正因为文化根源深厚,各馆除了展出当代设计的藏品,还收藏了价值连城的中国古代文物和艺术作品。香港科学馆的展品多属互动形式,益智又有趣味性;香港太空馆放映阔银幕的全天域电影及天象节目;香港艺术馆展出最珍贵罕见的中国古代艺术品;对茶艺有兴趣的人士,不应错过茶具博物馆,重温华夏文化的茶道艺术及精萃。
郊野公园
郊野公园为香港增添宝贵的绿化地带,深受爱好远足和大自然的人士欢迎。香港有23个郊野公园和15个特别地区,占地共41 582公顷,所在地包括景色怡人的山岗、林地、水塘,岛屿、迂回曲折的海岸线、沼泽和高地。这些地区需要悉心保护,以确保自然生态得到护理,户外康乐活动、郊野教育工作、旅游活动和科学研究得以进行。另外还有四个海岸公园和一个海洋保护区,面积共2 430公顷,所在范围包括沿岸优美的地区、海域和重要的生态栖息地。
国际湿地公园
米埔沼泽区是香港最重要的野生生物保护区之一。根据《拉姆沙协定》,米埔沼泽区被列为「具有国际意义的湿地,特别是作为水禽栖地的湿地」。该处的泥滩、鱼塘、沼泽和矮红树林占地约1 500公顷,为野生生物(特别是候鸟和留鸟)提供大片栖息地。据观察所得,在米埔沼泽区内栖息的鸟类约有 300种,当中最少有110种是香港其他地方难得一见的。
传统节庆
中国历法有五个主要节日,最重要的是农历新年。正月初,亲友互相拜年送礼,小朋友更获派「红封包」。端阳节在农历五月初五,时值初夏,人们赛龙舟、吃粽子。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为了庆祝佳节来临,人们互相馈赠月饼、美酒和鲜果。中秋节当晚,男女老幼到公园和郊外燃点彩灯赏月,尽庆而返。暮春的清明节和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是扫墓祭祖的日子。不少市民在重阳登山,纪念登高避难的古人。
拓展未来
在二十一世纪初,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就香港的长远发展策略进行检讨。这项检讨是继策略发展委员会经过两年研究后进行的工作,目的是为配合回归后的转变和充分把握所带来的机遇,并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及以知识为本经济体系所带来的挑战,积极作好准备。委员会的任务和策略大纲,是列出香港成为中国主要城市和亚洲首要国际都会必备的条件。
亚洲数码之都
香港已积极作好准备,要成为东亚地区的创新科技中心 ─ 亚洲数码之都。政府正推展多项工作,以达至上述目标和充分把握资讯革命所带来的众多良机。
数码港
数码港是香港的资讯科技旗舰,整个项目耗资158亿港元(20亿美元),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全资拥有,并由香港数码港管理有限公司负责管理。这个项目所创造的互动环境,将汇聚过百家本地和海外资讯科技公司以及过万名专业人才,其枢纽角色有助促进本地以至区内资讯科技行业的发展,尤其是资讯科技应用、资讯服务和多媒体内容行业。数码港亦会向社会大众提供资讯科技教育。
数码港标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致力将香港发展为区内首屈一指的数码城市。这个项目正于港岛南区钢线湾兴建,占地24公顷。数码港现正分期落成,于2004年年底竣工后将提供10万平方米的智慧型办公室大楼用地。
科学园
兴建科学园的目的,是汇聚和培育专门从事应用研究发展的世界级科技人才。科学园按组群概念发展,四个组群包括电子、资讯科技及电讯、生物科技和精密工程。科学园第一期已于2002年6月用,第二期预计在2007年年底前完成。
二十一世纪基础建设
香港能够继续成为亚洲区内首屈一指的商贸、金融和旅游中心,主要原因之一,是本港拥有效率高且深可信赖的基本建设。进行基础建设的发展不但可以满足因人口增长而带来的额外需求,同时也可支援本港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基础建设方面继续作出钜额投资。政府计划在未来五年,每年平均耗用290亿元(37亿美元)进行基本工程计划项目下的工程。
铁路发展
西铁已于2003年12月通车。另有四条新铁路将会在2004至2007年间完成。九广铁路尖沙咀支线建成后,便可为九广铁路和地下铁路系统提供第二个交汇点,方便乘客转乘火车或地铁;而马鞍山铁路将会连接港岛东部的新市镇和市区。预期上述两条新铁路线将会在2004年年底前建成。竹篙湾铁路线连接欣澳与位于大屿山的迪士尼主题公园,工程预计在2005年完成。一条新的铁路旅客过境通道将会连接落马洲与深圳皇岗,工程预计在2007年年中之前完成。
《铁路发展策略2000》为香港直至2016年左右的铁路网络扩建勾划出蓝图。该策略建议本港兴建多五条客运铁路线(包括九龙南线、沙田至中环线、港岛铁路延线、北环线及区域快线)及一条货运铁路线(港口铁路线),所涉及的投资总额约为1,000亿元。新铁路线完成后,香港的铁路网络将会增加约40%至超过250公里,而铁路在本港公共交通运输所占的比重亦会由30%增加至约40%。
新市区发展
西九龙填海工程计划已于2003年完成,并提供了约340公顷土地,为大约19万人提供居所。另一项大型发展计划是在西九龙填海区南端兴建西九龙文娱艺术区。这个独特的文娱艺术区集文化、艺术、娱乐及商业设施于一身。政府现正就有关建议积极进行规划,并已邀请本地和外国公司提交发展建议书。
有关旧启德机场用地发展的分区计划大纲图已于2002年6月获通过。鉴于法庭最近就维港填海计划所作的判决,政府将会全面检讨现有的发展计划,以确保符合法律方面的规定。检讨范围包括规划及工程方面的事宜,预计需时两年完成,期间,政府会展开大规模谘询工作,探讨公众对该幅主要海旁用地的发展期望,以确保修订发展计划能够获得公众认同。
道路工程计划
新主要道路不但有助纾缓市区道路挤塞的情况,而且将成为贯穿新界和通往边界的重要新道路。主要的道路工程计划包括兴建深港西部通道、后海湾干线及包括昂船洲大桥的八号干线。
昂船洲大桥全长1 596米,主跨距长1 018米,建成后将会是世界最长的斜拉索桥,亦是本港首座位处市区环境的长跨距吊桥,届时在香港岛和九龙半岛都可以望到这座雄伟的建设。昂船洲大桥的设计以2000年一项国际设计比赛的得奖作品为蓝本;参加角逐的设计工程公司来自世界各地,全都是业界的翘楚。
昂船洲大桥是八号干线青衣至沙田段重要的一环。当工程在2008年年中完成后,香港将增添一条东西行的主要干道,把新界东部与香港国际机场连接起来。新干线让车辆可以直接前往葵涌的八号及九号货柜码头。香港作为重要物流及运输中心的地位,亦会因此而进一步提升。
来源:[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资讯中心] (责任编辑:钱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