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奥运频道-搜狐奥运

08奥运奖牌设计者王沂蓬做客 防止玉碎想尽办法

https://2008.sohu.com 2007年03月28日12:34 搜狐体育

我来说两句
王沂蓬透露设计过程中的细节
王沂蓬透露设计过程中的细节(金力 摄)
 点击查看更多奖牌设计师聊天图片
  》》点击进入访谈专题 视频:细述奖牌诞生过程

    搜狐体育讯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搜狐奥运频道奥运五百天倒计时特别节目,今天我们请来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的教授也是奥运奖牌的设计负责人之一王沂蓬教授做客搜狐体育,给我们讲讲奥运奖牌背后的故事。

王老师好,请您和网友朋友打一下招呼。

  王沂蓬: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今天来这儿作客给大家讲讲奖牌的故事。

  主持人:昨天奥运奖牌已经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让大家见到了,可以说反响非常热烈,已经过去了20个小时。您能给我们谈谈您从方方面面接到的反馈来看,您觉得外界对于奖牌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王沂蓬:我接到的信息大部分是肯定我们的工作,造型中国的特色比较明显,一个是本身美感上也不错。也有一部分不是太认可的,认为不是很理想,各种意见都有。但是我觉得大部分还是肯定的。

  主持人:从我们搜狐网上看到网上方方面面的反馈来看,一部分网友对于奖牌不认可其实来自一些误解,有人认为我们这个奥运奖牌的正面图案跟跟上届雅典奥运会是一模一样的。

  王沂蓬:这个是不一样的,正面的一面是玉石是中国特色的,另外一面是国际奥委会规定都是一样的,每一届都是一样的,那块是不能动的。我们不能改变那一块,并不是把那一届拿过来了,最近几届是不能动的,我们是没有权利动的。

  主持人:奥运奖牌的正面,奖牌正面为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插上翅膀站立的希腊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我们的设计师发挥的只是奖牌背面,方寸之间展示艺术家的创意。在昨天的发布会现场我看到您和整个奖牌设计团队都坐在下面,可以说发布会现场场面非常热烈,我想请您谈一下奖牌问世之前您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毕竟奖牌向大家公布之前没有得到一些最全面的反馈。当时紧张吗?

  王沂蓬:我也不知道出来当时的瞬间是什么样的情况,所有都不知道怎么出来,出来是一种什么形象也不太清楚,出来的效果怎么样也不太清楚。当时越是靠近的时候,心里面越是挺紧张的。

与主持人进行交流
与主持人进行交流

  主持人:您当时有没有想过担心奖牌不被外界所接受或者外界有一些其它不同的意见?

  王沂蓬:我有思想准备。任何一个事物出来之后,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还有审美的问题,我们本身就是做这方面的研究,年龄阶段不一样,审美的情趣还不一样,同样颜色男女的审美也不一样。早期的造型各方面我们做了很多的研究,我们突出一个重点,中国特色一定要有,再一个就是现在设计的奖牌从尺寸上讲,光外面的边那一块变动了很多方案,最后找这个感觉是不是合适。太薄了之后感觉轻飘有点像女性的化妆盒,特别是银牌,银牌做过很多次改动,刚开始出来像塑料太白了,推翻了重新做,修改了很多次,中间征求过很多人的意见,这块做过很大的努力。但是让每个人感受都一样,不太可能。

  主持人:我上次去中央美院采访当时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纪尚仪纪老的时候,他也是这次奖牌的评委,他说过一句话,在他的眼里,金镶玉的奖牌在艺术上已经达到很完美的程度了,对于他来讲已经很难有修改的余地了。作为一个设计者来讲,如果给您一部分时间,还有艺术上的提高空间吗?

  王沂蓬:还是能提高的,个人观点不一样。我们一开始做了很多方案,从2.5一直到8,8这块看着很笨重,2.5有点太纤细了。最终选择这个方案有两个方面的考虑,美感上觉得这个比例还可以,本身还有一个功能,那个位置要留给写运动员的名字和项目的名字,太窄的话无法写。还有运动员挂起来之后,如果摄像机照过来能够非常明确告诉你是什么牌子,金色、银色、铜色,各方面考虑美感的问题、视觉效果能不能反映金牌的效果,再加上其它的因素。

  主持人:我们知道奖牌当时设计的时候,最后也是几易其稿,一个是边的宽度是一个问题,玉最初上面雕有纹路,后来怎么换成很光洁的玉?

  王沂蓬:一开始我们想玉本身有中国特色,在玉上面刻上纹路,有长城等等核心图形都做过尝试。评委都是专家,觉得没有必要,因为玉本身很光洁,玉在中国文化里面有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好像你雕琢得太多之后有点画蛇添足的意思,最后评委建议不要雕刻纹路。现在玉石简单是一块形状,作为专业人士可以看出来很多,玉石的边上有很小的圆弧转过来,不是一个完全纯平的,纯平之后在光线下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圆弧就不同了,圆弧在光线下动的话,一边会亮一边会暗,形成很柔和饱满的形状,外面金属的边一框就很饱满,整个一个形的感觉过出来了。我后期做过很多尝试,下去0.5毫米的效果都不好,做过平的,平的更不行了。最后就放在这个位置上,再高了也不行,再高的话,感觉上和整个金属面脱离了,就像一个东西高出一点感觉没有关系,在这块调整了很长时间,哪怕零点几毫米。

  主持人:刚才讲到视觉上很细小的细节调整大概花了多长时间?

  王沂蓬:我印象当中最后从我们投标到最后定稿、批准,在三维上还要调整,大概用了半年时间。三个月进入第一名竞标成功,后来又修改,那时候修改就是两方面修改。一个是平面上,一个是在三维上修改,后期主要是三维修改,最后做出来的是立体。平面上看好像很好,但是做成立体之后发现不行,必须在立体上推敲角度怎么拐。六月底基本算完整了。

  主持人:刚才讲的三维上进行修改,我想起一个很小的细节,当时奥组委活动部的部长讲过,正面胜利女神的形象提交给国际奥委会看的时候,他们当时开了一句玩笑,中国可能太发达了,把我们的女神做得比较胖,后来提出给女神瘦身。当时有这么回事吗?

  王沂蓬:对。那一面的雕塑浮雕,因为这块不能动,但是咱们做的时候,先做一个大的,把这个大的按比例缩小缩到这么小。这个时候做的一些局部不是太符合原来的,大小也发生了变化。长期在这个环境里面特别敏感提出几个问题,后来我们都修改了。

  主持人:在艺术上花了半年的时间进行修改,后来技术上还有一个很难的技术难题,由您来组织公关完成的。当时第一次采访到奥组委采访您的时候,电视转播很多网友没有看到,王老师当时谈到攻克技术难关的时候,落下了眼泪,当时场面非常感人。这次请王老师再谈谈当时技术上的难关,等于在规定的很短的时间内按照国际奥委会的要求提出这个课题,可以说难度非常大,您能给我们讲讲吗?

  王沂蓬:当时我觉得主要是国际奥委会提出来玉石碎的问题,这个奖牌走到这个地方停了,下一次他们开会是在二月份,在那个会上我们讨论最后决定这个奖牌是不是通过。这个时候问题就提出来了,你怎么证明玉石不碎呢?这个时候把我找到奥组委去开会探讨方案。

  主持人:之前国际奥委会当时的想法跟咱们其实是很不一样的,咱们当时认为玉是很珍贵的东西,应该是运动员得到以后很爱惜它,但是从西方人的眼中,他们从运动员的角度考虑,比较实际的考虑,想到运动员有可能把这个奖牌咬在嘴里或者抛向空中,掉在地上。

  王沂蓬:我当时的感觉,中西方的设计思路不太一样,08年奥运会在中国召开,我们肯定考虑中国特色中国文化,这个占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奥委会的意见,他们核心考虑的是运动员,我运动员拿到这个奖牌以后我可能做出的反应和往届奥运会已经发生的事情。我记得非常清楚,他说我们奖牌的核心是运动员,你要考虑他,如果不小心掉下来碎了,而且是几千块,不是一块两块,这个也是很有道理的。这个问题解决起来不是那么简单,因为在之前没有一个可参考的东西,我现在要设计一个东西前面有一个成功的经验,设计一个什么玉石多么大和我的不像,但是有多高的距离掉下来不碎,有这么一个经验告诉我,我可以吸收它的经验,我就能好办一点。但是这块是一个零,没有研究不碎。再一个时间非常紧,除了制作时间,我当时算了算,中间还有两个月的时间,而且我接到这个任务的同时,在我工作的内容当中马上要出差去日本,一个星期之后才能回来,等于这一个星期不能工作。为了保险,我当时考虑先从计算机上做模拟,做模拟有一个最大的好处,模拟完之后,计算机能把所有的性能都告诉你,比如这个东西掉下来碎了,碎的原因在哪,哪块撞击起的什么作用能告诉你。我让学生赶紧给我弄软件。等我从日本回来就开始谈,因为当时我们的设备不是太到位,找了一家单位,做一次测试下来要24小时一个周期,还要五千块钱。我要是做很多次实验才能真正把所有的性能都弄得非常清楚,这个时候能算最后结果吗?肯定不能算。因为你不是真的玉石摔碎,还要转移到玉石上去。这块的费用是非常大的,而且时间非常长。我改变方案,直接用真的玉石测试,我请教各方面的专家解决这个问题,找了很多专家,给我们提了很多很好的建议。毕竟面都很小,所以基本告诉你这个东西不行。这个时候已经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一点结果都没有。依靠专家找人的这种希望就破灭了,那只有自己来了。

  主持人:这个时候距离最后的截止期限还有多长时间?

  王沂蓬: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后期不是我们的问题,奥组委组成一个公关小组开会,当时领导压力很大。这个事情对于我来说,我是这么一个思想,这个问题肯定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解决,前面做的就无法交待了。但是这个东西能不能解决得了,我没有绝对把握,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我原来都是做四个方案,这次一次做十几个方案,一起往前推进,然后再开始做测试,其中有一两个方案有点起色,有的还是碎的。我跟他们说,后来掉下来之后不看,一听声音就知道碎没碎。那种心情是挺难过的,我记得那时候还有半个月的时间我做测试,那时候我很有经验了,一听声就知道是碎了。还有半个月的时间还是没有解决这个难题。

话语间展露坚毅性格
话语间展露坚毅性格

  主持人:后来转机是什么原因?

  王沂蓬:金属和玉石两者都是硬材料,不管碰到谁都把力量碰到对方那儿去。玉石硬度很高,但是很脆,马上击碎。必须要有一个缓冲层,奖牌的厚度限定死了,不能太厚,对面还有浮雕,得按最低的那一块留出来,这样我最多只能争取到两毫米这么一个空间,这就到头了,不能再大,再大后面的浮雕不行。我在这里面做文章,包括结构也改变了,现在看外面是这么一个形状,但是里面的结构很复杂。摔下来的距离上在什么地方设一个什么结构,放一个什么样的材料,怎么传递过去,虽然里面的尺寸非常非常小,里面是两毫米,旁边是零点几毫米,我要做很多设计和材料。

  主持人:这么狭小的空间之内,我们想了很多种方法,保证玉石在坠落的一瞬间不碎。

  王沂蓬:主要是落地的一瞬间,摔到地上以后,冲击力马上过来,那一瞬间的压力非常大。

  主持人:等于是一个技术机密了,奖牌跟玉之间的填充物有很独特的结构,王老师不能过多过细介绍。我知道有一个细节,我们跟国际奥委会承诺,把一些制好的玉环赠给国际奥委会保存,国际奥委会如果有运动员的玉环损坏……

  王沂蓬:这块的方案已经设计完了,现在选择的这套方案已经考虑到后面的问题,如果万一哪块坏了,换这块玉是很容易的。现在给一些备用材料,材料有一些是和温度有关系的,达到某一个温度的时候可能发生变化,我就很容易拿出来换上去,这块是很容易的。当时就有这个考虑,要不然不知道什么情况,万一有个别的碎了,那你不能换,还有一个寿命的问题,还有一个北方南方的问题,俄罗斯零下40多度,南非零上40多度,热了以后的情况和冷了以后的情况,强度发生变化,大小发生变化,这个时候结构起作用了,保证玉石不会掉出来,太冷了不会掉出来,太热也不会掉出来,这里面结构起了作用。

  主持人:向国际奥委会提供备用奖牌的配件在世界奥运史上我们是第一次,我们创造了很多的第一次,在奖牌的材质上是第一次发生变化,一百多年以来,提供配件也是第一次。挂奖牌的挂钩其实也很有中国特色,您能不能介绍一下?

  王沂蓬:那个挂钩取自于中国传统的文样做出来的,中国特色比较明显。当时有人提出来没有必要,我们当时有很多种方案,其中一种方案和圆的图形结合的整个过来的挂钩,也挺简洁的,但是缺点是中国特色不够明显。那个方案主要考虑拿起来戴着挡住了也没有用,这个奖牌拿了有时候是要欣赏的,那个带子下来才能欣赏很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在里面。

  主持人:在金镶玉的奖牌背后有很多不为我们所知的故事是很感人很艰辛的事情,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谢谢各位网友的收看,也谢谢王老师来访。

王沂蓬受聘为搜狐网奥运频道荣誉创意顾问
王沂蓬受聘为搜狐网奥运频道荣誉创意顾问

(责任编辑:dudu)

用户: 匿名发表: 匿名发表:

*用搜狗拼音输入法发帖子,体验更流畅的中文输入>>

设为辩论话题 

精彩推荐

奥运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