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奥运频道-搜狐奥运

台知名舞团盼着上08奥运 龙应台余秋雨赞不绝口

https://2008.sohu.com 2007年05月30日17:29 世界新闻报

我来说两句

  今年5月,我们终于有机会在台湾欣赏到耳闻已久的“云门舞集”。《梦蝶》、《白蛇传》、《红楼梦》、《九歌》……这份长长的名单勾起了我们的好奇,现代舞蹈怎么去演绎历史的经典呢?

  两个穿着绿短裤的男子,走上了舞台。

一个是园子里的宝玉,一个是走出园子的宝玉。十二个披着各色斗篷的女子,脸上涂着雪白脂粉跳舞,却面无表情。斗篷上的花朵象征着她们的身份——黛玉和宝钗的牡丹、妙玉的梅花,舞者旋转,斗篷纷飞,雪花漫天飘落,春夏秋冬的更迭让观众捕捉到了《红楼梦》的青春和枯萎。

  之后是《九歌》,这部舞蹈来源于林怀民从电视里看到柏林墙倒塌的整个过程,他试图用机械化的表达方式传递人类的疼痛。一个人踩在两个人的肩膀上,完成整整12分钟的舞蹈,没有一分钟落到地面。《水月》则凝注了林怀民对东方文明空灵幽邃的所有思考:简单冷静的黑白舞台设计、银亮的镜子,影射生命的虚幻与稍纵即逝。在巴赫舒缓的大提琴组曲中,18位舞者渐次登场,渐次隐退。在《家族合唱》中,每位舞者都在洗脸、洗头发、洗身体,擦汗、擦水。简单的动作诠释着时代的压力。

  一场演出看下来,没有细节的纠缠,有的只是在繁华炫目的变幻中感受行云流水。就是这样的演出,让台下的观众起立欢呼。林怀民创作的起点,是古典中国。庄子的《梦蝶》是他第一部作品的灵感来源,“这才是舞蹈,中国舞蹈”。

  出租司机为他加油 敦煌画师让他感动

  上世纪70年代,还是一个认为“男孩子跳舞不正常、女孩子跳舞不正经”的保守年代,但林怀民大胆地脱下衣服露出肌肤,大声道:“我有一个梦——我要创立一个中国人的现代舞团。”1973年春天,这个现代舞团成立,以“云门”命名。

  刚刚成立时,云门舞者们的愿望很简单,就是到偏远地区去跳给基层的老百姓看。那个时候他们常常饿着肚子跳,根本没有想到会有今天的成就。云门的第一次演出在台北,两场,卖出3000多张票,全场爆满。当时台湾经济还没有腾飞,出身于贫寒人家的舞者们,梦想就是得到老百姓的热爱,“我们拥有的只有我们的梦想以及我们的身体——这就是云门的开始”。林怀民喜欢坐地铁,因为跟老百姓有很多互动交流。半夜11点半,从地铁车站出来的感觉常常是“好冷好冷,找不到车子”,但林怀民不言放弃,“这种在生活第一线上的感觉,对我来说很重要”。

  “云门舞集”掌门人林怀民

  作为一个自负盈亏的民间团体,云门如何能“活”到今天?这是许多人常问林怀民的问题,也是他常常自问的问题。林怀民说,他的坚持源于一个意外相逢的出租车司机,“那时我很累很累,几乎坚持不下去了,考虑着如何放弃”。一天,一位出租车司机认出了他,握着双拳冲他高喊:“林怀民,坚持!”后来的所有,都开始于这瞬间的感动。

  1988年,林怀民访问大陆,在敦煌遇到一位老先生。老人在莫高窟里阴暗的地方,点了一盏小小的灯,潜心临摹敦煌壁画。后来他才知道,在大陆有很多像老先生这样的人,20世纪50年代——他们很年轻的时候就来到沙漠,整理、保护、学习、研究敦煌文物。他们用一辈子的时间做一种寂寞的工作,“以他们的功力完全有可能成为大画家,但他们白发苍苍时也没有改变最初的决定”,这种情境让林怀民感动。每当他内心浮躁的时候,他就想起这些老画师。

  从台北的戏剧院,各县市文化中心、体育馆,到小乡镇学校礼堂,云门在台湾定期与观众见面。近年来,云门每年在台湾各城市举行4次户外演出,平均每场观众高达6万。多个作品因受欢迎,一再搬演,成为台湾社会两三代人的共同记忆。

  云门也是国际重要艺术节的常客。纽约、伦敦、柏林、东京、香港、墨尔本、莫斯科、圣保罗,都是云门经常赴演的城市。舞团在欧美亚等各洲两百多个舞台上,演出超过1500场,独特的创意、精湛的舞技、中国的味道,深受世界各地观众与舞评家的激赏。

  京剧太极加书法 渴望奥运来亮相

  5岁的时候,林怀民看过一部电影《红菱艳》,讲述英国的芭蕾舞,那时他就有了跳舞的想法,这部电影是对他舞蹈的启蒙。年轻时,林怀民曾想做小说家,14岁开始发表小说,22岁出版《蝉》,是台湾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深受瞩目的作家。26岁那年他却谨慎地改变了人生的方向,“文字已在记忆中清洗干净”,剩下的是自由的呼吸,“舞蹈是什么?呼吸。”对于林怀民来讲,舞蹈是一个“人”的事情,有血脉的肉体的事情,是一种生命的状态。

  林怀民不是舞蹈科班出身,这样“就有一个好处,我的身体里面是空的,每当我想找一个适当的语言来表达我的观点的时候,我都要找动作,而不是找材料”。这样,在云门3岁的时候,有了《白蛇传》;在云门6岁的时候,有了讲述台湾族群移民史的《薪传》。1993年,他带着《薪传》来到北京保利剧院,还没有演完,观众就不由自主地站起来,尖叫、欢呼,舞蹈让人们血脉相通。

  34年弹指而过,林怀民将自己的舞蹈生涯比作“进入一个丛林的冒险和摸索”。34年有高有低,有深有浅,但是,跌倒了以后的林怀民将会更强壮。如今,云门有25位舞者。他们的舞蹈元素来自现代舞、芭蕾、京剧动作、太极导引、静坐、美术、书法甚至冥思玄想。

  “林怀民的云门舞集是一种文化现象。”台湾作家龙应台评价。“若要开列一份被当今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东方艺术家的名单,我想,在最前面的几个名字中,一定有林怀民。”散文大家余秋雨称赞道。2003年,台北市政府将云门30周年特别公演的首演日——8月21日,定为“云门日”,并将云门办公室所在地定名为“云门巷”,以“肯定并感谢云门舞集30年来为台北带来的感动与光荣”。

  在北京奥运会(北京奥运会新闻,北京奥运会说吧)可能邀请“云门舞集”参加开幕式的消息传出来后,5月17日,林怀民回应,双方正在谈。对于参与奥运会开幕式,林怀民满怀信心,他说:“北京完全是一个新的城市,但我相信,在整个奥运氛围里头,有政府大力支持才能做到人才济济。”今年7月11—12日、14—15日,在阔别14年后,林怀民将带着他的云门舞集再次来到北京。陶醉在热情似火夏日里的林怀民畅想着这个日子,也期待着这个日子。

(责任编辑:史卉)

用户: 匿名发表: 匿名发表:

*用搜狗拼音输入法发帖子,体验更流畅的中文输入>>

设为辩论话题 

精彩推荐

奥运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