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奥运频道-搜狐奥运

陈静漂泊之后重返国家队 国乒主帅成其"月下老"

https://2008.sohu.com 2007年05月31日12:31 大连晚报

我来说两句

  曾经有这样一个传闻: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之前,教练组发给国手们一份名单,要求大家无记名从中挑选三名老将出战,时年20岁的陈静却在上面写道:“为什么不用年轻队员。”就这样,获得那届比赛女单冠军的陈静,背上了挤下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何智丽的“黑锅”。

而另一个传闻还是和那次比赛有关,那就是有传闻说,陈静战胜的是“内定冠军”李惠芬,这也为她提早离开国家队埋下了定时炸弹。两年后的北京亚运会上,陈静被排除在国家队的名单之外,年仅22岁的她决定远走他乡,先是前往日本,再是飞赴美国,而后又来到了台湾。如今,这位当年乒乓球海外军团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却以心理学科研小组负责人的身份,重新回到了中国乒乓球队。

  阴差阳错选择乒球

  1975年,七岁的陈静进入小学体育老师的视线当中。“我记得,那时老师要挑选一些苗子,十个人中有九个是右手握拍,而我只不过是因为左手也比较灵活,就被训练为左手球员。可是到现在,我吃饭用右手,打网球用右手,打高尔夫球也是用右手,我的大部分生活都是用右手,只有乒乓球用左手。”现在说起这件事的时候,陈静仍然觉得很无辜。

  但正是这个阴差阳错的左手,使陈静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人生道路。除了天分和刻苦,陈静也显露出了独特的气质。当时的湖北女队教练、早年的女乒国手冯梦雅说:“她气质与众不同,别的小孩打球都比较注意教练员的脸色,但她看都不看”。可是陈静却觉得自己比较随性,“那时候很多人说我性格倔强,教练觉得我和别人不一样,我到现在也不觉得,拿了奥运冠军以后,也一点激动不起来,我想,怎么这样就拿了世界冠军?也没有什么呀。”

  关于先前的那则让球传闻,有一种说法是,当时奥运会成绩已经与全运会成绩挂钩,陈静为此不愿意让球。近二十年之后,当事人还是对此讳莫如深,陈静在接受南方一家媒体采访时表示:“那些都已经成为历史了,我不愿意再提起,过去了就过去了。为什么老抓着不放?”

  体育使者阅历丰富

  因为独特的个性,陈静的人生大体被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单纯而充满竞争的专业运动员的世界,这个世界中她以自己的倔强和勇敢攀上了世界之巅。而另一部分则是充满艰辛和困惑的“社会大学”,她也凭着自己的执着跨越了重重阻隔。

  从国家队退下来之后,陈静在日本进行了短期逗留,并在1992年到美国名校普林斯顿大学学习并担任学校乒乓球队的教练。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后,她又进入台北体育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在台湾的十年间,陈静在银行做过职员,站过班,闲时还要去练球;曾经一边读书一边当教练;也组织过比赛,穿梭两岸做一个尽责的体育使者;还做过生意,甚至还差点进入娱乐圈,“我觉得自己不是这块料,如果你不行,勉强是没有意义的。”更让人惊叹的是陈静超长的运动生涯,她一共代表中国台北队五次参加世乒赛,两次参加奥运会,共获得奥运会单打银牌、铜牌各一枚,世乒赛女团、女单银牌各一枚。

  “我做事有时候一根筋,做一件事情其实蛮执着,就一股脑地做下去,读书很多人觉得挺困难,我感觉很容易,而且什么都不想,稀里糊涂就读下来了。”当2003年,陈静进入华南师范大学攻读运动心理学博士的时候,已经没有什么人感到意外了。

  报效祖国心潮澎湃

  一个偶然的机会,陈静碰到了国家乒乓男队的主帅刘国梁,两人聊起各自的生活,刘国梁当即提出,让陈静带领一个心理科研小组,在2008年之前为国家乒乓球男队调节运动员心理。2006年10月,一纸函件从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发到华南师范大学。在得到了学校的支持后,陈静回到了阔别16年的乒乓球国家队。

  “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会回到国家队,但时代变得很快。”陈静说道。作为曾经的顶尖运动员,陈静经历过成功,也遭遇过失败,而这些经历是一般院校学者所不曾拥有的。事实证明,陈静的自身经历加上专业理论的辅佐,对舒缓队员的心理压力能够起到不错的效果。

  不过,能够再次为国家队作贡献,却让陈静欣喜不已。“说心里话,我还是有一种心潮澎湃的感觉。无论是以哪种形式为国家队工作都是特别的幸福。而且,这次有机会为中国乒乓球队备战08奥运会工作,更是一件快乐而有意义的事情。”

(责任编辑:阳立铭 )

用户: 匿名发表: 匿名发表:

*用搜狗拼音输入法发帖子,体验更流畅的中文输入>>

设为辩论话题 

精彩推荐

奥运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