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奥运频道-搜狐奥运

南京国术馆曾扬威奥运 柏林奥运武术表演成亮点

https://2008.sohu.com 2007年06月19日09:08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我来说两句

  【南京日报报道】在刚刚结束的全国武术套路精英赛中,江苏国手沈光美夺得了女子剑术金牌,标志着沉寂了十多年的江苏武术开始全面复苏。而记者昨天了解到,其实早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出自南京“中央国术馆”的9名武术运动员就曾在奥运赛场引起轰动。

曾参与编纂《江苏体育志》的体育文史专家吴宁兴告诉记者:“当时9名武术运动员都是出自南京的‘中央国术馆’,旧址就在今天逸仙桥附近的头条巷。”

  柏林奥运

  武术表演成亮点

  据《江苏体育志》记载,1936年前往柏林参加奥运会的我国武术运动员共9名,其中男选手6名,女选手3名,6名男选手是张文广、温敬铭、郑怀贤、金石生、张尔鼎、寇运兴,3名女选手是翟连元、傅淑云、刘玉华。吴宁兴告诉记者,1936年柏林奥运会中国派出100余人的代表团,其中包括足球、篮球、田径等诸多体育项目的运动员,但比赛时无一人取得理想成绩,除了撑杆跳进入复赛外,在其他项目中都是首轮即遭淘汰。比赛成绩不理想,但来自南京“中央国术馆”的9名武术运动员,壮大了中国代表团的声威,他们的表演得到一致喝彩,他们是中国在那届奥运会上展现给世界的最亮点。

  南京老人魏廉曾是“中央国术馆”的第14期学员。当1936年柏林奥运会召开时,魏廉还是个12岁的小孩。如今已是一头白发的他回忆起旧事,仍是精神抖擞。他说:“1936年,我就已经知道

  南京‘中央国术馆’,也知道他们有人去了奥运会,但是对国术馆学员在奥运会上的表现,还是等我成为国术馆第14期学员后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们一些老师跟我说,当时他们9个学员去柏林奥运会,进行武术表演,场场引起轰动。他们一路走过柏林、汉堡、法兰克福,他们在表演的同时还配有《满江红》的伴奏,这些都增强了表演效果。奥运会结束后,他们在欧洲还受到广泛邀请,到许多国家进行了表演。”魏廉说。

  沧桑变幻

  国术馆命运坎坷

  从逸仙桥畔头条巷巷口开始的一片居民区,就是原先“中央国术馆”的校址。据了解,原来校园里有一片练功的大操场,西面隔条小路就是食堂和宿舍,雨雪天习武的室内练功房——精武馆就在河边。长时间从事民国史学研究的民间学者王炳毅告诉记者,“中央国术馆”建立于1928年,当时国术馆为消除武术界的门户之见,取消了武馆里的门派,而代之以教务处。教务处编写了大量武术教材,这些为武术在国内的普及和扩大影响起了很大的作用。

  然而,“中央国术馆”的命运却异常坎坷。魏廉掰着手指对记者说:“1937年,战争将‘中央国术馆’夷为平地,随后国术馆先后搬到武汉、长沙、贵阳和重庆等地,等我进去学习时,国术馆已搬到了天津,学校也更名为国术体育师范专科学校,原因是学校在教授武术的同时,也引进了体操等学科。同时为了让武术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学校开始招收师范生。”新中国成立后,这所学校被整合进当时的河北师范学院。

  在采访过程中,魏廉还讲述了他的一个遗憾:“1948年时,我临近毕业,学校亦曾打算派学员去伦敦奥运会表演武术,但因为没有经费,此事只能作罢。” 南京日报记者 朱永超

(责任编辑:海盗)

用户: 匿名发表: 匿名发表:

*用搜狗拼音输入法发帖子,体验更流畅的中文输入>>

设为辩论话题 

精彩推荐

奥运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