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奥运频道-搜狐奥运

北京申奥一票之谜 吴经国:民族利益高于一切

https://2008.sohu.com 2007年07月13日08:14 长江商报

我来说两句
  人物简介

  吴经国,祖籍苏州,1946年生于重庆,曾就读于台湾东海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建筑学院、利物浦大学。1988年任国际奥委会委员,并担任台北奥委会副主席。他亲眼见证了中国申办奥运会从两票惜败到梦圆莫斯科的整个过程。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吴先生怀着强烈的民族情感,排除“台独”势力的干扰,两次投下赞成票,为北京申奥成功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民族利益高于一切

  自北京提出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决定后,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及秘书长魏纪中、副秘书长屠铭德在1993年来到台北,希望获得我的全力支持。那天何振梁来到我的办公室,岛内媒体蜂拥而至,希望知道我是否会支持北京。我向媒体的公开回答是:“我这一票的考量有两大因素,第一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第二是为了奥林匹克发展的利益。”环顾当时岛内政治环境的敏感、复杂,如果直接道出我所支持的对象,实非明智之举,而客观地提出我投出这一票的前提条件,自认不失为处理这个棘手问题的好办法。

  但私底下,我与何振梁曾就整个申办城市的票选与竞争态势做了相当完整的沟通和说明,并建议我们两人应作不同的分工,共同努力让北京顺利获得2000年奥运会的主办权。

  另一方面,台湾岛内却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来看待这件事。我虽然已经意识到当局对此事的态度,但我坚持谨守1988年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时的誓词,即“不接受任何政治、宗教、种族与商业利益给予的压力”,我这一票必须本着良知,以自己最忠实的想法作最好的判断。

  台湾当局也在9月初作出公开声明:“北京申办奥运会,台当局立场认为其所具备的条件并不成熟,可是投票是由国际奥委会委员吴经国个人决定,当局会尊重他的权利与决定。”

  双亲嘱咐“一票之谜”

  1993年9月17日,我前往2000年奥运会主办城市的决战地摩纳哥蒙特卡罗,出席该年的国际奥委会年会。在出发前,父母亲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这次投票,你一定要记得你是中国人。”他们并未明说要我支持北京,但他们眼中的期待,我了然于胸。

  9月23日,决战的日子终于到来。最后北京43票比45票,以两票的细微差距败给悉尼。

  结果出来后,我手上的“一票之谜”成为媒体炒作的话题。其实,当年在票选结束后,为了给历史留下见证,我特别将选票上所写的“BElJING”字样记录下来,留待日后有一天关心我这张选票流向的历史学者能有机会检视这张选票,届时即可依据这张手写的字样得到证明。

  另外,选后一个月,收到何振梁主席的谢函,除对于我的支持表示谢意外,更谢谢我为北京拉了不少票。

  1999年盐湖城冬奥会贿赂丑闻发生后,澳大利亚的悉尼立即遭到是否在1993年的票选中有不当做法的质疑。当时澳洲奥委会主席柯慈当场向媒体坦承,在1993年9月22日蒙特卡罗票选2000年奥运会主办城市的投票前夕,他曾以7万美金收买了非洲两个国家的委员;而他们原本是北京认为的两张“铁票”。这关键两票的流失让北京失去了那次奥运会主办权。柯慈的自白,终于为我的“一票之谜”作了更为明确的说明。

  见证历史喜极而泣

  2001年7月13日,决定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的时刻终于到来。以往投票都是采取手写方式,这一次改为电子投票的新方式,投票前发给每位委员一枚状似手机的电子投票机。北京在此次票选中编号第四,我在投票机上按下第四号,再按输送,完成投票。

  第一轮只花了两分钟就结束了投票,结果大阪被淘汰。第二轮投票开始,两分钟后结果出炉。我屏息以待历史性的一刻到来——北京在第二轮中以56票过半数夺下奥运会主办权。

  只见萨马兰奇接到信封,撕开封口,拿出纸条念:“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为北京。”全场顿时欢声雷动,北京代表团成员从座位上跳起来,高兴地拥抱在一起。我也从座位上跳起冲向何振梁,我们情不自禁地相互拥抱,喜极而泣。他拍着我的背说:“经国,你做了件大好事。”我答道:“何先生,我俩共同为中国人做了件大好事。”我俩真情的流露感动了在场许多委员。我相信,这一刻我和何振梁一起写下了历史的一页,并将永远留在历史上成为见证。

  我不讳言自己在整个申办过程中,是站在中华民族一分子的立场上全力投入的,除了在国际上积极为北京拉票外,也提供了很多建议。我希望以中华民族一分子的身份向全世界说明,海峡两岸中国人和两岸国际奥委会委员,在北京申奥这件事上,合作无间,成功地打了一场申奥的胜仗。

  摘编自《新闻午报》吴经国/文

(责任编辑:杨诚)

用户: 匿名发表: 匿名发表:

*用搜狗拼音输入法发帖子,体验更流畅的中文输入>>

设为辩论话题 

精彩推荐

奥运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