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奥运频道-搜狐奥运

礼仪之邦如何展示人文奥运? 知名学者指点迷津

https://2008.sohu.com 2007年07月13日17:42 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我来说两句

  ●奥运是否成功在相当程度上,是看主办国是否成功地向世界展示了本国的文化与形象,即看人文奥运的目标是否达到。

  ●人文奥运要真正做到人文,就要恢复我们传统礼乐文化中优秀的东西,让别人看到我们的精神面貌。

如果人文奥运没有给别人留下这些印象,那么我们赚的钱再多、金牌拿得再多,也是得不偿失的。

  ●迎接奥运必须坚持人文理念,但倡导文明礼仪不仅仅是为了人文奥运。借助奥运实现礼仪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民族的长治久安,而不仅仅是为了北京奥运的体面。

  ●所谓要和国际接轨是不存在的,全世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礼仪,西方礼仪也是国际礼仪的一种,我们为什么要学他们的礼仪?

  ●中华礼仪的特点,是彼此把对方作为尊者,而把自己当作卑者;礼的原则是与人为善,处处为对方着想,以此求得社会的和谐。

  ●传统的礼仪是要体现一个人的道德,要把一个抽象的道德具体化,要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

  “世界给我十六天,我给世界五千年”——这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提出的一句口号。作为一座绵延着五千年历史文明的“礼仪之邦”,中国的礼仪有哪些内涵?奥运会时我们怎样充分展现五千年礼仪文明?怎样将传统礼仪文化融入到人文奥运之中,继而提升国人的礼仪层次?

  在近日举行的青岛市第四届社会科学普及周开幕式暨主题报告会上,来自清华大学的彭林教授就这些问题给出了一个学者的答案。

  怎样理解人文奥运?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是北京2008年奥运提出的三大理念。其中,“人文奥运”最能体现主办国历史文化和民族形象。不同国家“人文奥运”的内容也有所不同。2004年雅典奥运开幕式,没有向全世界炫耀希腊的现代化,而是展示了一个原汁原味的古希腊文明,这是他们高明和成功的地方。作为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北京奥运会(北京奥运会新闻,北京奥运会说吧)也将向全世界展现中华文明的人文精神。

  那么,什么是人文奥运呢?有人说,所谓人文奥运,无非就是让老外来看看我们的天坛、故宫、长城等历史文化古迹。这一理解是站不住脚的。

  “人文”一词,源出《周易·贲》卦的彖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人文”一词是与“天文”相对的,是上古为政者最重要的两件大事。农业社会靠天吃饭,只有时刻观察天文、正确把握气候的变化和节气的转换,才能有好的收成。否则,农业歉收,社会的安定就没有了前提。但是,光注意天文是不够的,一个社会的进步,还必须要有精神的发展。人类社会是思想者的世界,而人的思想又非常复杂,如果不能正确的引导,就会出问题,经济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必须关注人文。这里“人文”一词的含义,古人有很明确的解释,就是“文德之教”,具体来说,就是用礼乐之道教育民众,不断提升他们的境界,用道德来引领社会的发展。这种教育不是空洞、苍白地说教,而是寓于民众喜闻乐见的礼和乐当中,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之中被道德所“化”。“教化”一词就是这个意思。

  还有一个与“人文”关系密切的词,叫做“观光”。很多人认为,“观光”不就是旅游吗?这种理解其实不对。“观光”一词出于《周易·观》卦里的“观国之光”这句话。所谓“国之光”,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人的精神面貌、道德气象,就是国家的人文之光。古代中国是特别重视人文教育的国度,所以每逢外出,总是把参观和学习对方民众的好风气放在主要位置。古书里常常有“到上国观光”、“到大国观光”之类的话,说的都不是游山玩水。

  所以,“人文奥运”不单是指让外宾看看我们的长城、天坛、颐和园、故宫等五千年文明,还包含了向世界呈现中国人精神素质和文明风貌等丰富的内容。

  人文奥运,我们究竟要什么

  奥运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现在大家谈得最多的还是商机:有多少客人来了,一个客人花多少钱,我们能挣多少钱。也有的在算我们能拿多少金牌。但我认为,奥运是否成功,在相当的程度上,是看主办国是否成功地向世界展示了本国的文化与形象,即看人文奥运的目标是否达到。

  2008年奥运会要实现绿色奥运和科技奥运的目标并不难,但要实现人文奥运的目标却还有一定难度。举个例子:现在生活富裕了,不少人喜欢出国,但出国游让国外人对中国人产生了一些不好印象。一次我随团去法国参观巴黎圣母院。在飞机上坐在第一排的一个人,用很大的嗓门喊最后一排的朋友坐过去,声音大的将很多正在午休的人都给吵醒了。到了目的地之后,他们依然互相大声叫喊,到最后,管理人员出来说,“请你们出去”。咱们中国人很不解地问“凭什么?”人家回答说“你们不具备欣赏如此高雅艺术品的素养,我不要你们钱还不行吗?请你出去。”这个例子说明,目前我们的经济发展与人的素质教育没有同步发展,还存在着一定落差。

  中华文明饱经5000年沧桑,外忧内患,但依然顽强地生存到现在,这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个奇迹。因此,北京奥运最重要的就是要向全世界展现中华民族的文明。人文奥运要真正做到人文,就要恢复我们传统礼乐文化中优秀的东西,让别人看到我们的精神面貌。如果人文奥运没有给别人留下这些印象,那么我们赚的钱再多、金牌拿得再多,也是得不偿失的。

  文明礼仪不仅仅是为了人文奥运

  礼仪是文明民族的标志,任何进入文明时代的民族都有自己的礼仪。只有野蛮人没有也不懂得礼仪。中华素称礼仪之邦,礼乐思想尤其丰厚,这是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2008年北京奥运直接引发了一场礼仪热。为办好北京奥运,进行全民的礼仪教育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如果我们不办北京奥运,那还要不要举行全民的礼仪教育?可以肯定的是,迎接奥运必须坚持人文理念,但倡导文明礼仪不仅仅是为了人文奥运。

  如果我们过于功利地看待礼仪教育与北京奥运的关系,那么奥运一结束,礼仪的约束就宣告解除,一切恢复到奥运以前的老样子。就好像“非典”,那时大家怕被传染,每天洗手,也不随地吐痰。可是一旦“非典”的风险消失了,一切都照旧。为了抗击“非典”,我们付出了巨大代价,可是随地吐痰的陋习都没有完全改掉。因此,在我看来,借助奥运实现礼仪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民族的长治久安,而不仅仅是为了北京奥运的体面。

  民族发展需要人文和道德的引领。北京奥运是我们大幅提升国民素质的一个最佳机会。青岛也要抓住这个机遇,用传统礼仪来提升大众的道德水准,把一件本来早该做的事做好。借机把青岛人民的道德水准和礼仪层次往上提升,将来青岛的发展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入乡随俗是礼仪的一个通行准则

  现在社会上有一个趋势,就是把学西方礼仪当成时髦,比如教你如何打领结、如何吃西餐甚至如何微笑等。其实,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家都在学习中国礼仪。很多韩国人、日本人来中国,我们却用西方礼仪接待他们,这不是很滑稽吗?

  所谓要和国际接轨是不存在的,全世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礼仪,西方礼仪也是国际礼仪的一种,我们为什么要学他们的礼仪?我们到外国去,也要入乡随俗,因为这是礼仪的一个通行准则,他们拿刀拿叉,我们也拿,尽管吃起来很费劲,我们也要尊重他们;反过来,人家来中国了,他们也要尊重我们,我们拿筷子,他们也要拿筷子。因为外国人来中国,恰恰希望体验咱们中国的文化。

  有人讲,现在都国际化了还要搞这些东西。我认为,无论这个世界国际化程度多高,一些代表文化传统、文化积淀的东西总是值得人们铭记的。例如雅典奥运圣火,完全展示的古希腊艺术,少女穿着古希腊的服装,都是古希腊的礼仪,这表示民族还是有根的。因此,我们中国举办奥运会,一定要体现出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和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相联系的,要向世界证明我们的民族文明是一个活动着的、流动着的生命体。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文化没有底色是很可悲的。坚持文化的多元性,可以促进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互补,使民族更加繁荣。设想一下,如果人家来青岛,发现所有人都西装革履,外国人可能就会产生一种不知身在何处的感觉。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什么?这在学术界见仁见智。我认同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的观点,即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礼。

  在历史上,最早实行礼治的是文王。《史记》记载,商朝末年,纣王暴虐无道,天下怨愤。周文王用道德来收揽人心,威信很高,诸侯之间发生争端,都会找文王做裁判。当时,虞、芮两国为了一块田地长期纷争,于是去找文王评理。可是,他们走进周的地界,发现“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于是,便感觉非常惭愧:我们所争执不休的私利,正是周人感到可耻的东西,去找文王评理,岂不是自取其辱?于是,他们转身回国,通过互相谦让解决了争端。文王没有出面,就把虞、芮之争解决了,两国的风气也得到了改善,这就是礼乐教化的力量,成为后世追慕的典范。

  礼是对人性合理的制约。西方文化是以神为中心的宗教文化,认为人的灵魂要靠上帝来管理。中国文化不然,它是以人为中心,认为人的灵魂是要靠自己来管理。这是东西方文化的重要区别之一。《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命之谓性”,是说人的喜怒哀乐之情,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四海之内其性一也”,尊重人性,具有普世的意义。“率性之谓道”,是指沿着尊重人性的理路来治理老百姓,充分考虑到民众的喜怒哀乐之情,这就是治国之道了。可是,人性有天然的弱点,如果过分张扬肆意放纵人性,那么人性与兽性就没有区别了。因此,需要通过教育来引导民众,让他们懂得修正自己的情感,这就是“修道之谓教”。朱熹在《四书集注》里说修道的“教”,就是指礼乐教化。所以,中国人的礼,非常强调内在的德性,把它当做学习礼的起点。

  中华礼仪强调尊卑更崇尚平等

  中国人认为人生下来就是善的。孟子说,人生下来就是“仁义礼智”四端。但人在社会上生活久了,人的善端就会被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给蒙蔽和破坏掉了。所以才有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句。就是说人一出生,光明德行就已经在你心里了,可是灰尘把它遮住了,所以要“明德”。

  有人说,中华礼仪讲尊卑,不如西方的礼仪讲平等。这种说法非常肤浅。中华礼仪的特点,是彼此把对方作为尊者,而把自己当作卑者。由于人人如此,所以实际上是对等的,人人都是尊者。尊卑是相对的,父亲与儿子在一起,父尊子卑,因为父亲岁数大,社会经验丰富,对儿子有养育之恩,当然要尊敬。但这种关系不是不变的,儿子会变成父亲,那时也就成了尊者,受到子女的尊敬,公平得很。平辈之间交往的原则,是以对方为尊,实际上是彼此为尊。我敬你一尺,你也会敬我一丈。实际上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平等。所以,礼是以对方的存在并且心存敬意作为前提的。礼的原则是与人为善,处处为对方着想,以此求得社会的和谐。

  除此之外,中华礼仪还特别强调人格的平等。《礼记·曲礼》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礼是讲自我谦卑的,主张与人交往要低调、放下身段,而把对方放在尊敬的地位来对待,这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基本前提。如今许多人,不愿意尊重他人,却处处要求他人尊重自己,这种心态怎么能得到真正的尊重,怎么能有人际的和谐?

  我们常说的“修养”,就是修身养性,就是要通过践行“礼”——按照道德要求制订的一系列的行为规范,才能完成的。传统的礼仪,是要体现一个人的道德,要把一个抽象的道德具体化,要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道德是抽象的,但不是虚无的。古代把“道德”切成“仁”、“义”、“礼”、“孝”、“忠”等很多块,这些“德”都可以通过“礼”来体现,一个个礼节,就是一个个道德的元素。“礼”的全部,就是道德的完整展示:孝亲睦邻、敬业乐群、尊师敬长、礼贤下士、温良谦恭、平和中正等的君子风范,人人都可以通过践行一个个礼节来学习,不断清除自身的动物野性,砥砺人之所以为人的高尚品性。

  我们“人文奥运”的目标,如果不能在大众层面推行礼乐文化的教育,那么它就只能是一个广泛流传的口号而已,无补于我们的社会。

  礼仪的核心是“敬”

  礼仪的核心是什么?是“敬”。我在教学中就发现学生中有很多“失礼”的地方,比如上课吃口香糖,半躺在凳子上,迟到的女同学穿高跟鞋,声音很响地往里面走,走到那一排之后,还要所有的人站起来,她再往中间走,这个课怎么上?还有一个怪现象,就是讲课、报告的前排座位往往是空的,越往后越满,靠门的地方人特别多,这些行为其实就是“不敬”和“失礼”。

  “敬”是表达“礼”的一种方式,眼神、握手以及微笑等都是表达“敬”的方式。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有的人很善于用眼神和人交流,而且你看到他的眼神就觉得可以看到他的灵魂。所以我们要善于用眼神和人家交流。举了例子,现在大学生就业很难。有的人找了几十个单位都没人肯要,还有的是找一个单位就成一个单位?什么秘诀?台湾一家电视台就此做了调查。面对“条件相符的两个人,凭十分钟面试你就做出取舍?”这个问题时,有多家用人单位的面试官做了同样的回答,即我就看他们的眼神,心术不正的人,眼神是浑浊的;坦荡的人,眼神是清亮的。这个例子说明了眼神的重要性。

  还要善于用握手来表达礼仪和情感。一次我参加一项赛事的颁奖典礼,作为赞助方的某公司经理上台给运动员发奖。结果总经理递给运动员奖品时,连看都不看人家一眼,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还有的经理跟运动员握手时,眼睛看着那边,不知道是在和谁握手,这种行为可能不是故意的,但却给人带来了很不好的印象。握手也是一种精神的交流,特别是跟外国人握手,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握手和眼神完全可以告诉他你是否欢迎他。

  另外还要学会礼让。一个人是否有德行,就看他是否会关怀别人,跟别人打交道时,是否以他人的存在为前提,是否时刻想到如何尊重人家,如何方便人家。希望每位市民都具备这种谦让意识,虽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希望在2008年奥帆赛举办时,我们每个青岛人在衣着上得体,在语言上要尊重别人,在微笑上更亲切一些,让我们在细节上“制胜”,展示出青岛“人文奥运”的风采。

  (本报记者周建亮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人物简介:

  彭林,1949年10月生于江苏无锡市。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经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学研究院兼职教授等。

  彭林教授常年从事中国古代史与学术文化的研究,尤其注重对古代礼仪以及《周礼》、《易礼》、《礼记》等礼学经典的研究,在历史学、古文字学领域取得了很高的学术造诣。

(责任编辑:小剑)

用户: 匿名发表: 匿名发表:

*用搜狗拼音输入法发帖子,体验更流畅的中文输入>>

设为辩论话题 

精彩推荐

奥运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