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奥运频道-搜狐奥运

大连人如何参与奥运 徒步万里路有多少幕后英雄

https://2008.sohu.com 2007年08月08日11:05 北国网-半岛晨报

我来说两句

  1

  为宣传奥运 李新 徒步万里路

  行程2万多公里,途经300多个县市,为了宣传奥运,大连义工李新花费了五年的时间,徒步从大连走到香港,将奥运的精神,沿着海岸线播撒开来。现在,他已经被称为徒步中国沿海宣传奥运的第一人,而现实生活中,李新却说他只是个普通的市民,他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李新的生日是8月8日,与北京奥运开幕式同一天,因此他觉得自己与奥运有种缘分,想要为奥运做一点事情,他不擅长体育,于是选择用徒步的方式到沿海各个城市宣传奥运。

  这一路上,同伴离去没有让他动摇,从大连到北京,再到烟台、上海、深圳,最后抵达香港,沿途每经过一个城市,他都会用条幅收集人们的签名,如今,条幅的总长已经接近1000米,堆满了他家中的十几个柜子,李新说,他打算把条幅积攒到2008米长,把它们连在一起,送到北京,交给奥组委。他们将在8月8日到达北京,和世界一同感受奥运会开幕那激动人心的时刻。C22a见习记者吴萍

  ■奥运梦想:2008年再度徒步从大连走到北京,参加奥运会■奥运口号:徒步北京,相聚奥运

  2

  设计奥运奖牌

  张儒赫

  更像幕后英雄

  当08奥运奖牌“金玉合璧”第一次在首都博物馆亮相,作为奥运奖牌的设计者之一,大连小伙张儒赫心中突然有了一种难言的激动,他坦言觉得自己像个幕后英雄,但是他珍惜这种默默无闻的幸福。

  2006年1月11日,北京奥组委向全世界发布公告书,征集2008年奥运会奖牌设计方案。还在读大四的张儒赫有幸被学校选中,加入中央美术学院的奥运奖牌设计团队。那个时候他既兴奋,又有些紧张,“那是一个比较漫长的项目,因为我们知道自己设计出的奖牌要代表国家,代表奥运精神,不能有任何闪失。”

  今年3月,“金镶玉”的奥运奖牌方案诞生,两周之后,中央美术学院的设计作品入选了前十名,还得到了北京奥组委的青睐。进入实物制作阶段,张儒赫和队友们连续四天没有合眼,修改设计图,并赶到上海的一家工厂制作样品,终于赶在限定日期之前完成了样品。

  当得到中标的通知后,张儒赫和他的队友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已经被记入了奥林匹克的历史,每个人都还在埋头工作,玉环、丝带、奥运标识……每一个部分都必须精细到0.1毫米。张儒赫在团队中主要负责平面设计方面的工作,并对后期所有奖牌的展示图片进行修改,谈起那段日子,张儒赫最大的感触就是工作辛苦,“每天都呆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连续工作,压力很大。但是为了给奥运作贡献,我们整个团队的成员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克服了所有的困难,终于,我们成功了。”

  已经走出校园的张儒赫,目前正在奥运会开闭幕式运营中心工作,主要负责奥运会开闭幕式舞台的平面设计,按照他所希望的,他将在奥运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设计理想,继续充当幕后英雄,继续享受那种默默无闻的幸福。C22b见习记者吴萍

  ■奥运梦想:自己的设计理想在奥运舞台上变为现实。在我的设计中注入奥林匹克精神,与全中国人的奥运梦想共同起飞■奥运口号:奥运精神,千年文明,明年今朝,期待辉煌

  3

  奥运小记者

  李丽颖

  要感受奥运

  奥林匹克的圣火来到北京,是每个炎黄子孙的骄傲,能够在2008年到北京奥运会的现场,亲身感受四年一度的奥运盛会,和众多的体育精英面对面接触,相信每个人都无比期待。来自大连育明高中的高二学生李丽颖,则幸运的获得了这样一次机会,2008,她将作为奥运小记者参观采访团成员参与奥运会,亲身感受北京,感受奥运。

  和很多人一样,在中国申奥成功的那一刻,李丽颖也无比激动,“中国申奥的那天,我们全家都在电视前守候,当说到是北京时,大家都抱在一起,我流下的泪水比谁的都多。” 对奥运的深切向往让她产生了想要亲身参加奥运会的想法。当她在报纸上看到首届中国小记者风采展示大赛的通知,得知参赛选手有机会去北京参加奥运会,她立刻前去报了名。因为她的声音条件比较好,而且精通三门外语,有很强的语言优势,凭借着出色的表现,李丽颖得到了评委的一致认可,很快,她得到组委会的通知,她获得了明年参观和采访奥运会的资格,那一刻,李丽颖的奥运梦想终于实现了!

  在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一年的时候,李丽颖正在全心全意地为自己明年的奥运之旅做着准备,她说自己有个心愿,就是能够将奥运赛场上发生的故事带回大连,让更多的人像她一样,与奥运有一次最亲密的接触。目前她已经在学习基本的采访技巧,等待着用自己的笔,记录那些激动人心的奥运故事,和所有人一起分享感受北京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目前,李丽颖已经奔赴北京,参加一系列的奥运测试赛,开始她感受北京,感受奥运的旅程。C22c 见习记者吴萍

  ■奥运梦想:在北京的赛场上亲身感受奥运■奥运口号:不同的语言,同一个奥运

  4

  为奥运写歌

  柏秀振车丰耘

  谱出《北京·梦》

  39岁的柏秀振和18岁的车丰耘都是普通的大连市民,但是他们却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为奥运写属于自己的歌。因为奥运,两个人在茫茫人海当中相聚,并且携手为奥运创作了一首歌:《北京·梦》。

  谈起《北京·梦》这首歌,柏秀振说,这首歌是为北京申奥成功而写的。申奥成功当日,他的心情澎湃,兴奋得久久不能平复。在那一刻,他萌生了为奥运写一首歌的想法。从那天开始,柏秀振就利用业余时间查找各种资料,了解奥运会历史,翻阅往届奥运会的主题曲,经过长时间的准备,2007年3月,柏秀振终于拿起笔,写成了他为奥运创作的第一首歌词——《北京·梦》。

  金州女孩车丰耘与柏秀振的相遇是个巧合,在认识柏秀振之前,她曾经为奥运写了几首曲子,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歌词。但是有一天,车丰耘在本报上看到了有关柏秀振的报道,一看到文章开头那首《北京·梦》的歌词,旋律就如同流水般从她的心中倾泻而出。在父母的支持下,车丰耘很快就写好了整首曲子,并找到柏秀振,把曲子拿给他看,两人一拍即合,一首歌唱奥运的歌曲就此诞生了。“我已经报名参加北京奥运会的歌曲征集活动,希望我们的歌到时候能够出现在奥运的赛场上。”在说这番话的同时,柏秀振轻轻翻阅着他那叠厚厚的歌词原稿,脸上写满了期待。目前,两个人又开始了奥运歌曲的创作,他们打算在奥运会开幕之前再写出几首歌,为奥运会开幕助威。 见习记者吴萍

(责任编辑:翔翔)

用户: 匿名发表: 匿名发表:

*用搜狗拼音输入法发帖子,体验更流畅的中文输入>>

设为辩论话题 

精彩推荐

奥运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