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奥运频道-搜狐奥运

国际马术赛成功举办 香港证明“我们做得到”

https://2008.sohu.com 2007年08月29日10:55 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2005年7月,国际奥委会决定把北京奥运会马术项目的比赛地移至香港,而这时留给香港的筹备时间只有3年了。奥运大家庭、国际马术界都传出了一些质疑声:这么短的时间,香港能建造出达到奥运会标准的马术赛场吗?炎热多雨的夏季,参赛马匹能够适应香港的气候吗?虽说香港有赛马的传统,但市民对于马术项目仍很陌生,赛时能否营造热烈的奥运氛围?

  今年8月在香港举行的国际马术三项赛显然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历时三天的赛事虽然只是国际二星级赛事,但是来自马术强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的不少好手前来参赛,其中包括雅典奥运会金牌得主和2006年世界马术大赛的金牌得主。比赛的顺利进行,证明了香港有能力当好奥运会马术比赛的东道主。

  参赛选手“专业的场地,专业的服务”8月13日午夜,“好运北京—香港回归十周年杯”国际马术三项赛落下帷幕。经过三天的征战,来自德国的奥斯托尔特与他的爱驹“战后”获得冠军。赛后这位德国小伙子说:“这里有专业的场地,专业的服务。和在欧洲参赛相比,除了要坐飞机过来,有时差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这种评价并不是冠军获胜后对赛事主办方的溢美之词。就在赛前,各参赛队陆续抵港,经过适应性训练后他们也都表示满意。澳大利亚队说,虽然这里天气变化快,总是下雨,但场地条件相当理想。英国奥运代表队领队也表示,这里虽然场地空间比较局促,但马场设施是世界水平的,特别是马厩条件很好,对马匹和选手的照顾也很出色,与雅典奥运会不相上下。

  各国选手对香港赛场的赞誉是有说服力的。对于奥运会举办城市,马术项目的筹备历来是一个挑战。香港的优势在于赛马历史悠久,具有良好的马匹检疫制度,而且在马匹的进出口方面经验丰富,其马匹化验和医治水平在亚洲首屈一指。但组织马术比赛对于香港仍是陌生的,而且只有三年的准备时间,非常紧迫。

  “我们曾经准备了5套场地方案。”香港赛马会公司发展事务执行总监麦建华说。“好运北京”马术比赛使用的场地是最佳方案,总投资是8亿港元,包括一个两万人的主场地,一条长约6公里的越野障碍赛赛道,一个有空调的大型训练场馆,还有一个有200个马厩的马厩区,以及马诊所和大大小小的13个训练场地。我们利用现有的沙田马场、香港体育学院及其周边的设施来举行场地障碍赛和盛装舞步赛,用马会双鱼河乡村会所及其旁边的高尔夫球场举行三项赛的越野赛部分。这个节省成本的好创意得到特区政府、北京奥组委和国际马联认可。它既考虑到了成本和效率,又兼顾了赛后利用。

  这套场地方案最绝妙的设计在于利用高尔夫球场建造的越野障碍赛场。“怎么在高尔夫球场中建一条6公里的赛道,又不让球场在近3年的时间闭门谢客?”麦建华兴奋地向记者描绘他们的创意,“高尔夫开球后,球要飞行一百多米,所以我们让赛道从起球点和落球点之间过,这样球场与赛道互不影响。高尔夫球场只要按照安保要求在马术开赛前一个月封闭就可以了。”麦建华说,国际奥委会对此评价很高,这个创新将为今后的奥运会举办城市建造马术赛场留下一个很好的样板。

  为了表彰香港赛马会对奥运马术比赛所提供的场地设施和后勤服务,今年7月,北京奥组委授予香港赛马会“奥运会马术比赛重要贡献机构”荣誉。

  马夫“非常舒适,我能住在马厩里吗?”开赛前国外一个参赛队的马夫提出“请求”:“奥运会期间我能住在马厩里吗?这里比家里条件还好,非常舒适。”虽然是个玩笑,但“马比人的食宿条件还好”不是虚传。奥运会马术公司总裁林焕光说,让骑手和马匹能够适应闷热多雨的气候,比赛正常进行,是这次赛事关注的重点。

  从马一下飞机开始,一流的接待服务工作就开始了。香港机场设有专门的马匹进出口和检疫通道,接待团队安排马匹很快登上空调运马车,从机场到沙田赛场全程只需30分钟。澳大利亚队说,马这么快就被安顿到马厩,有助于马适应当地环境。因为香港每年要举行国际赛马大会,香港赛马会的运输小组对这套流程轻车熟路。

  为了应对炎热,新建的马厩安装了空调、电扇和通风窗,保证马享受到适宜的温度、舒适的微风和流通的新鲜空气。紧邻赛场设有降温站。马在运动之后,要进入降温站,十多台“风扇”一同向马匹喷洒冰凉的水雾,10分钟后,驻场医生量体温,马匹体温降到正常标准后才能回马厩休息。除了体温,每一匹马的体重、心率、饮水量等指标都在监控之中。组织者在赛程安排上也讲究“早出晚归”,比赛都在相对凉爽的上午和晚上进行。

  为了应对雨水,不论是沙地还是草地,赛场排水系统都做了特别设计。多哈亚运会马术比赛中,由于场地积水导致韩国选手意外身亡。这个事件让组织者特别重视场地排水问题。盛装舞步和场地障碍的沙地赛场,除了沙子还包括4种纤维,保证了良好的透水性和弹性,每小时100毫米的雨量也不会积水,刮大风时不会扬沙。越野赛的草地也同样具备良好的排水性。赛后,选手纷纷表示,“下雨比赛也没有感觉到场地有水,马匹脚下不打滑。”

  赛事医疗组负责人李恪诚介绍,在马场旁边就是马诊所,受伤的马可以在第一时间接受诊断。如果伤势严重,24小时待命的马用救护车最快只用5分钟就能将伤马送到专用的马医院。马医院设有手术室、麻醉室及复醒室,X光机、超声波扫描仪等设备一应俱全。医护团队都是具备马匹运动医学的专业人员。如果需要手术,马医院有条件通过互联网,让本地马医生和代表队国内的队医会诊。有了这样的医疗保障体系,一旦马匹受伤,将得到世界高水平的及时救治。“遗憾”的是,这次比赛只有来自爱尔兰的一匹马赛前退出了比赛,而没有出动任何医疗急救服务。

  国际马术三项赛这几天基本上都浸泡在雨水中,可是三天的比赛没有发生一起事故,得益于组织者在赛前对赛场设施的每一个细节都做了周到的安排。

  香港打造国际化马类运动中心来到马术赛场,人们会感到香港不只是高楼大厦,也有风景优美的自然环境。通过奥运马术比赛,香港展现出“人文”和“绿色”的一面。

  在场馆中,绿色奥运的细节随处可见。每年3月香港都会有白鹭到水草丰美的赛场附近进行繁育。为了保护它们,沙田马场在候鸟繁育期停工。越野赛道施工尽量配合原有地势和风貌,并加种树木美化环境。香港赛马会传讯经理李德能说:“整个工程规划第一个考虑,就是尽可能遵照原来的环境,我们在动工之前请了顾问公司检查记录每一棵树的位置,能不动的不动,必须要动的,再种到这个范围内其他地方。”新建的马厩所用木材均为循环利用,地垫是废旧轮胎制成的,空调系统节能30%,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奥运会后一笔丰厚的人文遗产也将留下。彭福公园里建造的训练场地将保留下来,建成一个马术主题公园。场地中的沙子会运到公众马术学校,改善学校条件。现在香港本地参加马术运动的人数约为3000人,已比去年增加了一倍,越来越多的人为马术运动所吸引。这次赛事马术高手的到来也吸引了很多观众,观众上座率达到80%。赛事推动了香港马术运动发展,为香港积累了筹办大型国际体育项目的宝贵经验。

  1997年香港回归后“马照跑”一度成为香港的写照。麦建华认为,“马文化”在香港有了很深的积淀。通过奥运会,和马运动相关的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管理经验也得到提升,奥运会后香港将致力于打造国际化马类运动中心。

  记者手记

  香港效率

  似乎是为了考验一下香港,“好运北京—香港回归十周年杯”国际马术三项赛开赛前一天,热带风暴“帕布”不期而至。

  8月10日14时50分,香港气象台发出了台风警报,包括港交所在内的大部分商业活动停止了运作,所有学校停课,多个政府部门停止办公,香港的市内交通也因此在短时间内受到影响。原定于第二天早上6时30分开始的比赛将怎样安排?

  15时,奥运马术公司召开紧急会议,与国际赛马联合会、气象专家共同商议对策。不仅是记者,所有工作人员都在等待消息。赛场原本准备就绪的各种比赛设施如障碍栏杆、裁判席和装饰花草盆景都迅速拆卸撤回室内。

  17时30分,传出消息,不取消比赛,但比赛推迟到8时开赛。

  8月11日7时,记者赶到沙田马场,赛场重又装饰一新。虽然雨时断时续,但盛装舞步的比赛准时开始。

  当然,这次赛事组织并非完美无缺。仅以媒体服务为例,因为距离奥运会还有一年时间,所以媒体工作间等临时设施尚未搭建,一间不大的教室当作媒体工作间,各路记者略显拥挤。为媒体服务的正式工作人员只有3位。对待批评意见,组委会态度诚恳,奥马公司的总裁林焕光说:“配套设施还有不足的地方,安全、交通运输、观众服务、媒体服务方面都有欠缺。这次是一个演练,规模比较小,就是要收集各方面的情况和数据,相信到奥运会时会有改善,达到奥运标准。”

  在与不利天气“周旋”中,记者感受了香港人的工作效率和随机应变的能力,相信到2008年8月,香港会做好充分的准备。(记者罗乔欣)

(责任编辑:高伟)

用户: 匿名发表: 匿名发表:

*用搜狗拼音输入法发帖子,体验更流畅的中文输入>>

设为辩论话题 

精彩推荐

奥运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