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奥运频道-搜狐奥运

世锦赛羽球女单冠军 朱琳一夜成名渴望参加奥运

https://2008.sohu.com 2007年09月03日11:56 体育画报

我来说两句
图为朱琳与教练击掌庆祝。
图为朱琳与教练击掌庆祝。

图为朱琳。
图为朱琳。

  朱琳为了这个世界冠军,等了五年。她说,这就好比一场“超级女生”比赛,但还远没有到一夜成名的时候。

  “ 啪! ” 以世界锦标赛冠军的身份与总教练李永波击掌相庆(右),这个场面朱琳已经等待了5年。2007年8月19日下午,吉隆坡布特拉体育馆,朱琳用自己的右掌完成了这个梦想。

  期待——等待——挫折——失望——坚持——胜利,也许每个世界冠军走过的路都近乎相同。成为世界冠军的第五天,朱琳和我隔着一份牛肉火锅坐着,我想从她那里知道一些不同的故事,她却回答:“其实运动员的生活都差不多,只能说大家的想法不同,每个阶段的滋味也不一样。

  她喜欢吃带甜味的东西,这是她现在尝到的滋味,但往往是苦尽才会甘来。

  五年前的此时,她正顶着烈日狂奔。“每天上来就是一组200×10(10组200米跑),然后再说别的!那时候累到真的想死。”

  那是2002年,朱琳带着上海羽毛球的希望来到国家二队,此前,上海只出过一个羽毛球世界冠军张爱玲,但那已是1978年的事了。由于当时国家队条件有限,朱琳和队友都是在趁着一队主力休息的时候训练的。“经常是从中午12点多顶着大太阳,一直练到晚上6点钟,下来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

  那段日子在朱琳的记忆里仍然清晰:训练完背着拍子回宿舍楼,一队的龚智超、叶钊颖、张宁一路走在前面。进了楼门,人家往楼上走,朱琳却背着拍子往下走,四人一间的地下室——那是朱琳当时的位置。没有电视、没有窗户,连手机信号都没有,她只能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我一定要搬到上面去。”朱琳说。

  更难以忍受的是没有比赛。“每天都是训练,没有比赛,一点都提不起兴趣!”8岁起练羽毛球,一直顺风顺水的朱琳开始了人生中最难熬的等待。

  2003年,她搬出地下室;2004年下半年,她开始有机会去国外参加一些公开赛;2005年,她闯入马来西亚公开赛决赛。

  渐渐地,地下室里的队友都离开了国家队。朱琳也想过放弃,张宁、谢杏芳、周蜜、龚睿那的存在,造成了1981到1983年龄段的女孩都没机会出头,1984年出生的球员就出了朱琳一个,后面就是1986年以后的了。“我总跟自己说再等等,总会有机会的。”

  2006年初开始,朱琳的世界排名一直在张宁、谢杏芳、蒋燕皎之后,按常理,她肯定能参加4月底在日本举行的尤伯杯。但3月的大师赛上,朱琳第二轮输给了德国选手徐怀雯,成为队中第一个出局的选手。“那时21分制刚刚实行,队里非常重视。如果不是因为那次输球,尤伯杯的名单里本该有我。”

  女队主教练唐学华后来告诉朱琳,考虑到她对21分制不太适应,队里决定用卢兰替她。朱琳一听就哭了。“以前也经历过很多的困难,但从来没这次难过。我哭着给我妈打电话,第一次那么哭!如果是自己真的没实力,我认了。但尤伯杯的每个人的水平很接近,就因为我在此前输的那场球,亲手把机会送给了别人,我好不甘心。”

  哭过以后怎么办?她笑着把队友送上出征的大巴,挥手,祝福,然后背上球包回到训练馆。那里空荡荡的,没有二队训练时,朱琳能清楚地听到自己挥拍的声音,她说:“我一定要证明自己!”5月、6月,朱琳拿下印尼、泰国两站公开赛的冠军,她的世界排名超越了蒋燕皎。这次超越,将她送上了多哈亚运会的女团名单,进而是苏迪曼杯大名单。

  但朱琳没想到,随队待在格拉斯哥的日子会那么漫长,整整的13天一场比赛都没打上。

  “每天就是吃饭、训练、看球、睡觉,其实真的很想上场。”

  根据苏迪曼杯规则,只要代表国家队参加一场比赛,就会获得苏杯的积分;没上过场的队员就没有积分,也就不算冠军,不能站领奖台。“其实我也不是想蹭个世界冠军当,但心里面还是憋得慌。”

  直到苏杯庆功宴上,李永波的表态才稍稍让她放了心:“我一定让你拿个世界冠军!”

  此时,1986年出生的蒋燕皎、1987年出生的卢兰、1988年出生的王仪涵的照片都赫然登上了冠军墙,1989年出生的王琳也有了一个大师赛冠军的头衔在身上。

  8月17日,四号场地上的1/4决赛,朱琳和马来西亚头号女单黄妙珠隔网对视。“全场的观众都在疯狂地喊。我知道他们都是在给黄妙珠加油,心里有点虚。”

  不知道怎么的,她感觉球拍有些不听使唤,球顺风是出界,逆风也是界外,这种感觉让她有些抓狂。在拿下第一局后,她很快被对手以21比13扳平。

  “难道她打死谢杏芳,还要灭我?”她不服。四号场地现在成了种子选手“墓地”,陶菲克、李宗伟、谢杏芳都是在这里说再见的。“我就不信我会输!先把球打到界内再说!”朱琳出征前就只想拿金牌,还设想过夺冠道路上会遇上谢杏芳、卢兰,如果不能进四强,那么她的“第一次世锦赛就等于白打了”。虽然第三局后半段出现了发球失误,但朱琳凭着出色的控制能力以21比16胜出。赛后,她累得瘫倒在地。

  随后,半决赛2比0赢卢兰后,她在场地边上目睹了张宁失利。她看到了机会,也感觉到了逼人的压力。

  2006年世锦赛,中国队夺冠的4个单项中3项都是队友会师决赛,而2007年,除了女双,其他3项都是和别人拼。“当时感觉最危险的就是女单!”唐学华说,“王晨这两年状态保持得很好,对我们的战绩很有优势。而两人此前四次交手,朱琳全部告负。”

  决赛前晚,唐学华对朱琳说:“你已经完成任务了,下面尽力去拼就行。”关于技战术,唐学华怕说多了朱琳紧张,只做了简单布置,看了看录像。

  19日决赛第一场,郑波/高崚的混双输给了印尼组合维迪安托/纳西尔,她再次感觉到了压力,但又不想放弃等了5年的机会。

  但等她上场后,一上来就是7比1的梦幻开局!看到对手的球如着魔一样纷纷落在界外,她感觉到王晨比自己更想拿这个冠军。

  狭路相逢勇者胜。她一路搏杀,21比8,20比12,比赛过程简单得让人瞠目结舌。最后一球,她抓住王晨回球质量不高的机会,一拍把球杀在对方半场。王晨无奈垂下了球拍,朱琳举手跳了起来。

  朱琳说,她能感觉到和李永波击掌时,两人的掌心都是汗水。“这样下去(女单近来的成绩不佳),我们女单在2008年夺冠的保险系数就落在了女双后头!张宁和谢杏芳到马来西亚之后的训练一直不是很系统。张宁确实有伤在身。”李永波说。

  从2005年开始,几乎每次国际羽联的公开赛女单决赛,都是张宁和谢杏芳会师,这种情况延续了近两年。现在,终于有一个中生代球员朱琳冒尖了。上海羽毛球女队教练史方静认为,有主见,沉得住气,是朱琳能够最终抓住机会的主要因素,“不像有些国家队选手,长期不能出头就自暴自弃”。

  2006年世界杯上,张宁、谢杏芳连续败给王仪涵;年底亚运会,王晨、叶姵延又把她们挡在了决赛的门外;2007年年初,张宁在全英公开赛半决赛中负于法国选手皮红艳,此后又在印尼赛1/4决赛中输给王晨;而谢杏芳却在印尼赛第二轮惨遭中国台北小将郑韶婕淘汰⋯⋯这些,都可能预示着“张谢时代”即将谢幕,唐学华甚至无法为谢杏芳出局找到一个借口,“这么优秀的运动员。两局的表现和应变能力,不应该是这种状态。”

  朱琳当然明白这种状况,她掰着手指头给我算了一下,“就算我再参加两届奥运会才只有32岁,比张宁姐现在还小一岁呢!”

  但她不希望只凭年龄等待机会的来临。在她看来,北京奥运会就是最后的机会。2005年6月30日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奠基的那天,她曾经站在太阳底下跟自己说:“三年后,我要在这里夺冠!”现在,那个体育馆已经初显模样,她也离那个梦想近了一步。

  她这种状态也是李永波愿意看到的。他也承认,张宁和谢杏芳把持所有冠军对项目发展不利。2000年,孙俊、董炯、罗毅刚和陈刚本来稳坐着中国男单前四把交椅,但在奥运会开赛前的半年里,他们受到了吉新鹏、夏煊泽和陈宏的猛烈冲击,最终,“四大金刚”只有孙俊守住了奥运席位。

  就像李永波所说,奥运名额一要看积分,二要看运动员与国外选手的交手战绩,三要看心态是否平稳和近一段时间的稳定性。在他看来,朱琳离这三条标准并不远,“这个世界冠军不仅给了她实战经验,还让她的比赛心理素质得到了锻炼。她本来就技术全面,未来需要的是更稳定的发挥。”

  朱琳房间的墙上贴着一张表,上面是全年每站比赛的积分,那是她从网上下载打印下来的。每周她都会去国际羽联官方网站查查自己的奥运积分,也就是从2007年5月到2008年4月底之间所有比赛的积分总和。最新的女单世界排名,朱琳是第三。

  和她一样,卢兰、蒋燕皎也在时刻关注着数字的变化。“生活中我们很少提到打球的事,其实大家都想出现在明年奥运会的三人名单中,挺敏感的。”卢兰说。

  “世锦赛只是给我自己增加了一个筹码,只是一个筹码。”在朱琳看来,这次世锦赛就像一次“超女”比赛,后面是更严酷的积分竞争,“赢一次比赛只是一时的,最后的结果怎样,谁晓得。”

  她只晓得,现在要拼命去争。本刊记者 胡金一 图 郑福利

(责任编辑:海盗)

用户: 匿名发表: 匿名发表:

*用搜狗拼音输入法发帖子,体验更流畅的中文输入>>

设为辩论话题 

精彩推荐

奥运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