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奥运频道-搜狐奥运

北京1+1视障人声音工作室 报道北京奥运会故事

https://2008.sohu.com 2007年09月18日14:53 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新华社记者朱峰 马向菲 王镜宇

  “2008年奥运会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件大事。正值奥运会倒计时1周年之际,奥运会、残奥会的志愿者最后的筛选名单也将出炉;那么,为残奥会服务的志愿者将具备怎样的素质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今天的节目。


  当清脆的声音随着电波传出,你很难想象,这样一档广播节目是由一群视障人士独立制作并播音的。他们来自中国一个民间非营利组织——北京1+1视障人声音工作室。

  这个工作室是由两名残障人解岩、傅高山于2006年3月发起并注册成立的,由几位残障人自行管理,并由多名残障人和健全人共同参与工作。

  解岩告诉记者,他曾在IT界工作,2001年患骨癌后成为双拐辅行的残障人士。“一个偶然机会,我认识了现在的同伴傅高山。他是双眼视力只有0.1的视障者,从小在普通人学校中成长,计算机水平很高。我们俩一拍即合,便琢磨着成立这么一个机构”。

  据介绍,北京1+1视障人声音工作室的宗旨是依托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促进困难群体特别是残障人士在职业技能、信息补偿和社会发展方面的交流与实践,为各类民间组织提供服务和宣传平台。

  “盲人群体因为不能看到这个世界,一般都把听广播当作业余爱好。可现在真正适合这一人群的广播节目比较少,大众对此也不太了解。我们就想到成立一个声音工作室,制作广播节目,既给盲人听,也给普通听众听,”傅高山对记者说。

  目前这个工作室有11名成员,多数成员都是视障人士。他们都有大专以上学历,形成了从采访、编制到播出全部由视障者完成的广播节目制作团队。有些高校老师和电台播音员定期来给他们培训上课,他们制作的节目也在全国部分省市的电台播出。

  记者在工作室内看到,播音设备、话筒、调频设施、电脑等一应俱全,基本上类似于一个小的广播电台。视障人士利用语音导航软件等可以熟练操作电脑;在反复探索练习后,他们也可以熟练操作播音设备等,与普通人几无差别。

  不过,这个工作室的采访经历也并非一帆风顺。“主要还是身份问题。严格意义上讲,我们不能取得记者资格,也不能获得采访证件。这次采访残奥会倒计时一周年活动,还是找北京市残联疏通,获特批才进入现场的,”解岩说。

  而视障人士的特殊身份也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不少麻烦。傅高山回忆工作室第一次街头采访时就嘘唏不已,当时很多路人突然遇到一个盲人提出采访要求,唯恐避之不及,纷纷躲开。“现在好多了,我们在实践中慢慢也懂了些采访技巧,先打消对方的疑虑。”

  工作室的播音员青风是一位全盲人士,刚报道了北京残奥会倒计时一周年活动。“我们进入活动现场进行采访和录音,制作了一个专题节目,分四部分,一是残奥会的历史回顾,二是北京残奥会比赛场馆介绍,三是无障碍设施和志愿者介绍,四是现场连线报道,”青风很专业地向记者介绍了自己的采访经历。

  据解岩介绍,这个工作室近期的工作重点就是报道北京奥运会,为此大家已经多次开会协商,想选题、列提纲,制作了一份比较完善的报道计划。前一段时间已经制作了几期节目,介绍奥运会五环的由来、北京的无障碍设施等。

  “北京举办奥运会对我们这些残障人士也是一个机会,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向世界展示我们的风采和能力,”解岩说。

(责任编辑:王春燕)

用户: 匿名发表: 匿名发表:

*用搜狗拼音输入法发帖子,体验更流畅的中文输入>>

设为辩论话题 

精彩推荐

奥运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