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一个近乎神圣的名字!
从今天起,我穿上红彤彤的志愿者T恤,成为中国4万名特奥志愿者之一。事实上,特奥会期间从世界各地莅临上海的不止1万名运动员以及2万名他们的家庭成员和陪同,另外还包括数千名VIP贵宾,他们是商业领袖、政府高官、大学教授,还有赞助人等等,我负责接待的就是这些VIP贵宾中的一位。
从7月份接到组委会的志愿者邀请信,到接受一位“老外”官员的面试,到参加一场几十人的小组讨论,再到最后通过审查,前后历时2个月,终于有幸成为这个项目组批准的130名志愿者之一。
今天下午,来到位于波特曼大酒店的VIP服务项目组,一位官员告诉我,我的贵宾将于明天下午抵沪。
由于今天晚上的特奥会开幕式,项目组人人都忙碌不堪。从下午2点钟开始,上海商城正门口一辆接一辆大巴士有序开往上海体育场。设在波特曼门口的志愿者岗亭前,不断有外籍人士过来询问发车点在哪里,我接待了2位来自拉丁美洲的贵宾,将他们带往大巴发车点。在那里,负责车上志愿者服务工作的郭小姐已经站了将近一个下午,她告诉我,今天下午从2点到4点一共要发35辆大巴,每辆车上配一位志愿者,会在车上向贵宾们介绍交通、开幕式以及酒会的信息。
大众公司的调度员,穿着印有“特奥”字样的T恤衫,站在正门口,平均每小时要调派50至60辆出租车,他说由于酒店里住了许多特奥官员,所以今天很多来要车的人都跟特奥有关。
在酒店的走廊上,我巧遇一位来自北京的特邀嘉宾,“红丹丹教育文化交流中心”的主任郑晓洁,这次她带了8位视障人士,作为特奥会首次起用的盲人记者来参加特奥会,这8位视障人士还将尝试讲解特奥会开幕式和各项比赛,为明年的北京奥运会做准备。
这真是一个节奏紧凑的下午,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志愿者们,都在为一场盛大而隆重的开幕式而忙碌着,为了帮助智障人士、残障人士们从接受者成为真正的社会参与者,他们都在奉献着……
(作者为本报记者张艳)
(责任编辑:汪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