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奥运频道-搜狐奥运

中国筹办奥运六年 铸就奥运精神

https://2008.sohu.com 2007年10月06日03:17 新华社

我来说两句
  一项项与国际接轨的政策相继出台,一座座场馆拔地而起又陆续竣工,一件件组织工作逐一落实,一处处服务奥运并使市民永久受益的城市基础设施陆续完成……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2008年北京奥运会经过6年多的筹办,正按照“有特色、高水平”的要求顺利推进,各阶段任务在如期完成。


  北京奥组委负责人介绍,6年来,奥运会筹办逐步形成和积累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可以将其归结成“奥运精神”: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奥运精神”体现在筹办工作的方方面面,时时处处。

  为国争光——爱国无长幼

  10月3日,作为城市志愿者,奥运冠军高敏在北京西城德胜门附近的一处城市志愿服务网点,向过往的行人讲解奥运知识。同一时间,体操名将莫慧兰也在圆明园为游客讲解奥运知识。

  她们同奥运志愿者一样,要为奥运服务,为国争光。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招募工作启动后,短短一个月,报名人数就突破20万。至今,赛会志愿者报名人数已突破了67万,城市志愿者报名人数突破50万。

  86岁的孙芳垂老人精通英语,是全国知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至今还坚持工作,并经常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他希望发挥自身语言优势,做一名奥运会语言服务志愿者。79岁的杜大年老人年轻时在美国工作过,现报名担当奥运会城市志愿者。

  很多人都明白,办好奥运会,对于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奋斗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意义重大,使命光荣。为此,从奥运工程建设者到各行各业劳动者,从领导干部到广大群众,都把为祖国争光、为奥运添彩当成自觉要求,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投入到筹办工作中。

  申奥成功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海外华侨华人参与筹建奥运场馆的积极性,他们纷纷要求能为中华民族第一次举办的奥运会贡献一份力量。为尊重、顺应和满足海外同胞参与北京奥运场馆建设的美好心情和强烈愿望,北京市政府指定国家游泳中心为捐资建设的奥运场馆,并为此成立了专门机构,制定了公开、严格的管理办法,保证捐建工作顺利完成。

  捐建奥运场馆获得热烈响应,迄今捐款已超过9亿元人民币,捐款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捐款者中有八旬老人,有学语孩童。浓浓爱国之情,为成功举办奥运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视觉设计总监、旅美视觉景观大师蔡国强说:“能够亲自参与到这项展示中华文明灿烂历史的伟大工程中,是全世界任何一位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每一名华人艺术家的自豪。”

  2004年,在日本建筑监理行业名气不小的乔锋得知他的专业可以用在国家体育场工程后,非常兴奋,满怀用自己专业经验为祖国建设作贡献的拳拳报国之心,放弃优厚待遇,说服妻子,举家回国,参与到国家体育场的建设监理工作中。别人形容他是“拿十分之一的收入,尽十倍的努力。”乔锋则说:“回来,就是为了报效祖国。”

  国庆之夜,记者赶赴奥运会开闭幕式运营中心采访,目睹一批主创人员在加班工作。张艺谋说,这些人具有强烈的使命感,相信能向世界奉献一台浓缩中华文化精华的作品。

  在“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中,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围绕“为祖国增光、为奥运添彩”主题,以“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为境界,用点滴行为,展示自己的爱国热情。

  艰苦奋斗——奉献无高低

  取得奥运会举办权不容易,办好更不容易,需要艰苦的努力、无私的奉献。建设者为建成一流场馆而挥汗如雨,志愿者为献上一流服务而踊跃争先,组织者为周密安排赛事和保障而殚精竭虑……

  北京奥运会奖牌“金镶玉”的诞生,凝结着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团队的无私奉献。设计师王沂蓬和他的团队在做奖牌抗摔试验时,前后经历4次波折,为如期解决奖牌中玉易碎问题,共拿出18个方案。这期间,他们多数人连续半个月没睡过一个好觉。

  奥运赛事服务历来被称为“The face ofthegame”(运动会形象)。8月下旬,“好运北京”世界青年摔跤锦标赛在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举办。在一群身穿橘黄色汗衫的志愿者中,有一个由21名奥运志愿驾驶者组成的团队,年龄最大的50岁,最年轻的26岁,最高学历是博士,最低学历是中专。

  他们为国际官员提供专车服务。从8月16日开始机场接机到27日送外宾登上飞机离开中国,他们通过专业、真诚的服务,为本次锦标赛呈现了完美的“face”。

  赛前培训有一项内容是熟悉路线,几人一组,沿指定路线把比赛场馆、宾馆、机场、训练场馆间的路程走一遍。志愿者马建华头一天晚上10点刚从欧洲返回北京,顾不得倒时差,第二天清早就与大家一起熟悉路线。有两位志愿者,平时很少在北四环一带开车,为确保赛时不走错路,下班后又驾车将规定路线走一遍。

  比赛的几天中,志愿驾驶者早出晚归,任劳任怨。早班的志愿者凌晨5点多就得起床,晚班有时要凌晨1点才到家,有时该交班了有人用车就得连班干,有时刚吃一两口饭调度却通知官员要动身,有时一天跑几个地方,一口水都喝不上,有人开玩笑称他们是新“骆驼祥子”。但志愿者范星文的结论是:再累也愿意干。

  今年59岁的皮尤新是中信国家体育场项目部总经理,自2004年进入工地,就和施工人员摸爬滚打,顶寒风,冒酷暑,披星戴月,日夜奋战。依职务和年龄,他完全可以回到京城大厦30层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办公,他却选择了吃住在工地,在一个个行家眼里难啃的骨头项目上“拼命”。他不断告诫自己:这是“国”字号项目,哪里最艰苦、最困难,就该在哪里出现。

  今年除夕,记者来到棒球场工地,了解到这个工地的建设者300多人都没有回家。负责这里市政工程的北京住总正通公司工人们吃完饺子后,又工作到天明。

  这样的建设者在奥运建设工地何止千人万人,奥运会的梦想必将在他们的奉献中实现。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discover)

用户: 匿名发表: 匿名发表:

*用搜狗拼音输入法发帖子,体验更流畅的中文输入>>

设为辩论话题 

精彩推荐

奥运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