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奥运频道-搜狐奥运

孙海平细数与刘翔的师徒情谊 挖掘潜力备战奥运

https://2008.sohu.com 2007年10月16日21:29 搜狐体育

我来说两句

    搜狐体育讯 从2007年1月1日起,CCTV-5的全新栏目《我的奥林匹克》和观众见面。《我的奥林匹克》每集讲述一个体育人和奥林匹克的故事,有运动员,也有幕后的体育人,10月15日为您讲述的是孙海平与刘翔的故事。

  2007年9月28日,上海黄金联赛。刘翔以13秒21获得第三。从世锦赛的冠军到上海黄金联赛的季军,孙海平谈论起徒弟的表现,一脸平静:“获得第三也是正常的表现。因为跟高手比赛,就看谁到最后控制得好,发挥得好。”

  名列第一的,是比徒弟小三岁的罗伯斯。而就在两年前,这个古巴小子的最好成绩不过是13秒46。“短短的两年时间,我们所面对的处境越来越难。古巴的罗伯斯,他也是13秒,对我们也是很大的压力。”孙海平如此评价两年之内的变化。

  孙海平1999年接受刘翔,当时刘翔只有16岁。5年后徒弟以12秒91的成绩成为奥运会冠军。回忆起2004年那激动人心的一刻,孙海平无限地感叹:“其中有个细节我不知道你们注意到了没有:刘翔的手背,有些部分是黑的有些部分是白——我们在雅典之前的训练非常艰苦,整个夏天我们都在大太阳底下晒。”

  一举成名的刘翔在师傅面前更像个顽皮的孩子:很多时候,在师傅接受电视媒体采访时,他会悄悄地躲在师傅的背后,冲着前面的镜头扮鬼脸。师傅二人私底下的生活无疑是轻松和谐的,但是在训练场上,刘翔在师傅面前却不敢有半点放松。训练中,师傅二人还是习惯用上海方言交流。“注意别打栏……加速……”这样的语言时常回荡在田径场上。

  上海,孙海平和刘翔共同的家乡。在这里,孙海平从一名普通的田径运动员成长为今天的金牌教练。在刘翔出现以前,他并不为人所知。1983年,当刘翔出生的时候,孙海平也还只是上海体育学院田径教研室的一名普通教师。而到今天,他已经靠他独特的训练方法创造了中国田径在110米栏上的局部优势——史冬鹏、邢衍安,这些越来越频繁出现在国际赛场上的中国选手,都是孙海平的弟子。

  “从我们中国人的特点来讲——我们中国人比较聪明。栏架这么一放,有跨栏技术和体能混合在一起,因此我们就有一定的优势,能超过别人。”30年的执教经验,使得孙海平对跨栏项目有自己的认识,他认为,13秒转瞬即逝,要在这一瞬间跨越10个1米多高的栏架达到终点,秘诀并不是全力以赴,而是控制。孙海平说:“全力以赴和控制就是两个概念。一个就是玩命在跑,跑到多少就是多少;另一个就是控制节奏这么来跑。”孙海平的控制简单点说就是栏间节奏和身体的平衡感,对于运动员身体状态的要求非常高。

  为了避免高强度的训练所带来的伤病,孙海平总是会用这样的方式来保护徒弟:让刘翔像芭蕾舞演员那样身体朝前双手扶住栏杆,单腿支撑,后面一人使劲拽住刘翔的另一条腿,受到阻力的腿必须向后有节奏地踢腿画圈。能够创造出如此具有中国特色的训练方法,孙海平显然经过了精心分析: “我们特别注重肌肉的拉伸联系,在这方面我们做得比较多。每节课根据课的不同,我们有不同的准备来帮他拉升肌肉,包括各个关节的活动,充分活动开以避免受伤的几率。”师傅的用心良苦成就了徒弟的技术进步。

  不过,在2008年奥运会日益临近的时候,罗伯斯的异军突起,让人们不得不担心:刘翔还能更快些吗?

  孙海平对徒弟的未来充满了信心:“我们最近一直在帮刘翔作技术方面和体能方面的分析。从我教练的角度来讲,应该说刘翔还是有一定的潜力。”

  快些……还要更快些……

  在这些被精确到0.01秒的日子里,年轻的徒弟时时刻刻都面临这巨大的压力。刘翔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望着蓝天,回想以前那些轻松无虑的生活:“就希望变回到以前,04年以前。”每每听见这样的话,师傅的心里就会流露出一丝酸苦。在这样的时候,他所要做的,就是尽全力给徒弟解压。

  “大家对他的期望值很高,希望他能赢。但运动员也是个人,他总有好的时候也有差的时候。”师傅总是用常人少有的冷静 来面对徒弟的成功与失败。但师傅心里有一个愿望:“在即将到来的2008年,在备战奥运会的时候,全力以赴把他的潜力挖出来,完成北京奥运会的任务……”(内容来源:CCTV《我的奥林匹克》搜狐体育 何烃烃整理)

  首播:中央一套 每周一至周五晚21:42--21:52

  重播:中央五套 每周一到周五晚22:05--22:15

  

(责任编辑:小婧子)

用户: 匿名发表: 匿名发表:

*用搜狗拼音输入法发帖子,体验更流畅的中文输入>>

设为辩论话题 

精彩推荐

奥运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