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奥运频道-搜狐奥运

奥运会开闭幕式运营中心:祖国利益高于一切

https://2008.sohu.com 2007年10月31日10:19 京报网

我来说两句

  京报网讯在党中央、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的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北京奥组委开闭幕式运营中心党委坚持以“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精神统一团队思想、凝聚各方力量,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为开闭幕式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政治保障。

  北京奥运会是奥运历史上第一次由举办城市组委会自己运作开闭幕式,而且奥运会和残奥会开闭幕式的4台仪式将由一个运营团队创意并制作完成。

  在世人的期待中,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运营中心建立起来了。从2006年4月16日,北京奥组委正式确定了以张艺谋为总导演,张继钢、陈维亚为副总导演的主创团队,到今天全运营中心编导、制作、管理三大团队300多人奋战在一起;从一张白纸的开闭幕式方案,到4台仪式的创意方案基本上完成并通过,这前后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为什么大家能够凝聚在一起?

  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

  靠什么大家能够齐心协力?

  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台开闭幕式,中国人自己干

  众所周知,开闭幕式历来是奥运会最大的亮点之一,也是衡量一届奥运会举办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能否向世人呈献出高水平的开闭幕式?开闭幕式中能否充分体现出中国特色呢?

  这一悬念让全世界对北京奥运会更加翘首以待。这一问题也同样考验着北京奥组委。

  2005年,北京奥组委向全球征集开闭幕式方案。2006年初,奥组委开始探讨开闭幕式运营模式。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运营中心党委负责人介绍,当时有两种方案可以选择:一种是全部外包,另一种就是自己干。考察以往世界大型体育盛会的开闭幕式,一般都采用外包的方式,如2006年的多哈亚运会、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但外包出去成本十分高昂。

  如果自己干呢?国际奥委会以及往届奥运会组委会、开闭幕式运营团队在和北京奥组委交流探讨时认为,自己干的模式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但他们做不到,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将大量专业人才集中在一起?距离2008年8月8日还有两年多时间,仅仅是和艺术家一个一个商谈并签订合同就已经来不及了,而且这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因此以往的大型运动会开闭幕式都很难“自己干”。

  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北京奥组委最终决定,充分发挥我们举国体制优势和思想政治优势,我们要自己干,要趟出一条自己的路。

  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运营中心建立之初,国际奥委会曾经表示担心:开闭幕式的运作是否专业?但现在这一疑虑已经打消,仅用了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运营中心就提交了奥运会开闭幕式创意方案,并通过了国际奥委会的批准。目前,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的运营已经由创意阶段转向制作阶段,4台仪式的制作工作正在全面铺开。

  回顾前一阶段的工作,开闭幕式运营中心党委的深切体会是,在组织大型活动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领导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仅是加强团队建设的迫切需要,更是完成各项工作的有力保障。

  首先是党员,其次才是艺术家

  在开闭幕式运营中心,最具视觉冲击力的莫过于墙壁上在五环颜色映衬下的8个大字“祖国利益高于一切”。这是党委在运营中心成立之初就郑重提出的开闭幕式运营团队的核心精神。

  在祖国利益的召唤下,各路精英汇聚在一起,无私奉献、埋头苦干、报效祖国。2006年7月20日,上百名编导正式接受了聘书,灯光、音乐、舞美、服装、化妆、道具、特效……14个工种的顶尖人才携起手来,全身心投入开闭幕式工作。

  “我首先是党员,其次才是艺术家!”这句话已经成为开闭幕式编导团队的心声。在艰苦的创意过程中,这句话始终鞭策和激励着大家。

  北京开闭幕式创意方案最大的难度在于,如何突破以往运动会开闭幕式大型团体操表演的模式,并挑战传统歌舞表演的艺术形式和套路。创新的过程让艺术家们绞尽脑汁。

  三位总导演以身作则,为了“两个奥运同样精彩”,奥运会开闭幕式仪式和残奥会开闭幕式仪式团队连轴转。他们经常是晚上八九点钟和一个编导团队开完会,又来到另一个团队开始工作,一直忙到凌晨……连续作战,让很多编导头发一把一把地掉,身体从基本健康,到亚健康,到多项指标不合格。

  连云港歌剧院院长王亮曾感言:“我愿意透支十年八年的精力,投入到筹办奥运会开闭幕式的这两年里。”

  只为奉献,不图回报,这在开闭幕式运营中心不是一句空话。按照国际惯例,在大型仪式投入的资金中,制作、管理和人员报酬各占三分之一。而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资金大部分都投入到制作中了。

  今年4月26日,国际残奥委会听取2008年残奥会开幕式方案。汇报的过程中,在座的很多人都激动得流泪了。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克雷文说:“我被深深感动了。”

  全身心投入开闭幕式工作,让很多人顾不上吃饭休息,顾不上年幼生病的孩子,顾不上卧床不起的老人……但当大家遇到困难时总会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慰问。舞美总设计陈岩,父亲病危住院,但他没耽误一天工作,党支部发现后,主动帮助照顾病人;彝族编导念云华,为了工作,婚期一再被推迟,党支部看在眼里,买了新婚贺卡并让总导演签名,寄回家乡祝福新人。编导胡巨英半开玩笑地说:“有了党组织,我们这些‘散装’的人,才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我们的团队才更加团结、更有战斗力。”

  残奥会倒计时400天,残奥会团队党支部组织纪念活动,团队成员每人用红纸剪了一颗心,贴在白板上组成数字“400”,表示“我们对残奥会一心一意”。许多党外人士也应邀参加了活动,负责特效设计的海外华人蔡国强感动地说:“正是通过这些活动,我了解了党员是如何无私奉献,了解了共产党是如何凝聚人心的。”

  创新技术制作,完美实现导演创意

  一切好的创意都需要制作实现。从某种角度讲,开闭幕式的科技含量决定了开闭幕式的精彩程度,创意方案的突破依赖于制作技术的突破。

  “导演的创意和灵感有时就是一种想象、一种感觉,如何用技术在真实场景中完美实现?”这成为摆在开闭幕式技术制作人员面前的最大难题。负责大屏幕显示工作的常春泉,设计、施工重担一人挑。为了提高效率,这位有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就住在办公室,白天自己找材料做设计,晚上和导演探讨创意方案。为了找一种特殊材料他花上两三个月,为了一个突发奇想他要试验很多次。他经常提醒自己,不要因为自己在专业技术领域是“井底之蛙”,让本可以实现的创意没能实现。“为了让我们的开闭幕式达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效果。在技术上我要竭尽全力。”

  “开闭幕式要确保万无一失。”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开闭幕式制作团队聘请了一批老技术专家,严格把关各个技术环节。今年72岁的梁祖洲退休后被返聘到运营中心工作。参与开闭幕式工作后他常常休息不好,因为一旦晚上接到导演的电话,他就陷入思考而彻夜难眠。但他说:“年轻人比我们要辛苦多了。年轻人头脑灵活而且动作快,他们承担重任,老同志实践经验丰富,协助改进工艺,大家取长补短。”8月1日那天,梁祖洲惊喜地参加了开闭幕式运营中心党委组织的庆祝活动,他乐呵呵地说:“我这老军人的感觉又回来了!”

  场地工作室主任王德林,带领几个同事长期驻守在排练场打前站。他们吃住在排练场,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工作中他协调监督各方人员一边修改方案一边搭建排练场。随着开闭幕式制作阶段各项工作的全面铺开,他们还要安排好陆续进场的演员的排练。国际奥委会官员参观了排练场后感叹道:“这是我们见过的最专业的排练场!”

  正是在党组织和党员的带领下,大量的技术制作和管理保障人员,为了祖国利益和国家荣誉,不讲条件,不计报酬,在幕后默默工作着。正是因为他们的无私奉献和大胆创新,开闭幕式的完美展现有了坚实的基础,艺术家的激情得以源源不断地迸发,艺术创意的火花才会燃烧得更加绚烂。

(责任编辑:高鸿程)

用户: 匿名发表: 匿名发表:

*用搜狗拼音输入法发帖子,体验更流畅的中文输入>>

设为辩论话题 

精彩推荐

奥运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