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奥运频道-搜狐奥运

奥林匹克中的民族情结 1932年刘长春"单刀赴会"

https://2008.sohu.com 2007年11月03日00:58 沈阳日报

我来说两句
  情结可以界定为由于人们因依恋、钟爱某物、某事而产生的一种难以解脱的执著、向往的情感,是长久积聚在心灵深处的难以解开的情感纽结。民族情结主要是指出于对本民族的眷恋和执著而产生的喜悦、自豪或矛盾、冲突的情感。
对于中国人和海外华人、华侨来说,民族情结主要表现为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感,尤其是在国际视野中,当与其他民族、国家进行综合比较时,比如奥运会上,人们的民族情感就会无意识地或者本能地流露出对本民族成就的自豪和对其挫败的悲哀,以及对本民族前程伟大辉煌的希望。

  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顾拜旦是一个理性的国际主义者,拥有和平国际主义理想。他相信通过奥运会选手不断地相遇赛场,进行跨国间的交流,才能逐渐地改善民族间的关系,增进彼此友谊,化解冲突和矛盾,实现真正的人类和解。

  但现实是,奥运会的若干机制本身决定了它具有助长民族自豪感的作用。它按照国家和地区区分运动员,使民族性标志渗透到奥运会的每一个方面。奥运村里飘扬着各自国家的国旗,每个运动员必须在胸前佩带所代表国家的标志,所有获奖者都按国家和地区进行排列,以国家为单位统计奖牌的方法,夺得金牌让运动员成为民族英雄……虽然国家体育地位和国家政治地位并不存在决定性的关系,但是人们更愿意通过奥运会提高民族声望,补偿民族在其他方面的弱势,运动员的成功与国家的声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1908年,张伯苓在《天津青年》发表文章提出了三个问题:中国何时才能派一位选手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举办奥运会?1932年,刘长春“单刀赴会”参加了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1936年与1948年中国先后派出141人和53人的体育代表团参加了柏林与伦敦奥运会;2008年,中国将举办奥运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期盼。

  百年间,中国运动员顽强拼搏的精神改变了世界看中国人的“态度”,他们是中国体育走向全球的标志性人物,他们身上具有可贵的民族精神,他们不仅为中国赢得了声誉,而且为整个中华民族赢得了尊重。与此同时,回荡在奥运赛场上的这份民族情结也在所有中华儿女之间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军团取得了辉煌的战绩,成为中国摆脱贫困落后,迈向现代社会的重要象征。但盲目乐观,对形势估计不足让中国体育遭遇了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兵败结局,这场失败也给我们民族的心理带来了冲击与锻炼。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此间的两届奥运会上都取得了第四的名次,令所有炎黄子孙倍感骄傲和自豪,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世界体育强国的地位。2000年奥运会,中国军团首次进入金牌榜前三甲,取得历史性突破,2004年雅典奥运会更是出乎意料地取得了奥运会金牌榜的第二位,令无数中华儿女群情激昂。中国正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气度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前进的巨大步伐。

  民族情结,是受激情支配的心理状态,既有对民族的理性认知,也蕴涵着巨大的非理性情感的表达。如果把民族情结作为一种责任,培育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那么中国就会有温和而不极端、理性而不狂热、开放而不狭隘的民族情结。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中国来说,其意义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竞赛,更多是以体育竞赛为载体的多重功能的集中体现。

(责任编辑:迎迎)

【相关新闻】

用户: 匿名发表: 匿名发表:

*用搜狗拼音输入法发帖子,体验更流畅的中文输入>>

设为辩论话题 

精彩推荐

奥运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