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奥运-搜狐网站
奥运频道-2008北京奥运会 > 奥运新闻 > 奥运城市 > 奥运城市北京

首都机场T3航站楼:状若游龙的新时代地标性建筑

状若游龙

  当你乘坐的飞机要在首都机场T3航站楼降落的时候,请你深呼吸,往下看,你会看到一条红色的游龙。这就是T3,宛如一条巨龙昂首卧于首都北京的东北方向,红色龙身若隐若现,整体充满着动感。

  “龙”是中国的图腾,吉祥的象征。“这是一个以东方巨龙为创意的建筑格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志毅很自豪地向记者介绍。T3的设计者诺曼·福斯特(NormanFoster)聪明地借用了“龙”这一传统的中国形象。
他运用空气动力学原理,模拟出机翼划过时空气的流动曲线,形成双曲穹拱形屋顶,渲染以中国传统红色,整个建筑形象就如一条巨龙。整个3号航站楼工程可以看成为“龙吐碧珠”、“龙身”、“龙脊”、“龙鳞”、“龙须”五大部分。

  “龙吐碧珠”,指的是旅客进出的“集散地”即交通中心GTC,俗称停车楼。这一次扩建的停车楼面积为34万平方米,拥有7000个停车位。

  “龙身”是工程主体,包括T3C主楼、T3D国际候机指廊和T3E国际候机指廊。其中C、D、E三个功能区,C区用于国内国际乘机手续办理、国内出发及国内国际行李提取,D区暂用于奥运及残奥会期间包机保障,E区用于国际出发和到达。T3C(国内区)和T3E(国际区)呈“人”字形对称,在南北方向上遥相呼应,中间由红色钢结构的T3D航站楼相连接。“龙身”建筑面积42.8万平方米,南北长2900米,宽790米,建筑高度45米。

  “龙脊”是主楼双曲穹拱形屋顶,这也是整个3号航站楼工程中最为壮观的地方。这里的钢网架由红、橙、黄等12种色彩起伏渐变而成,如同彩云托起的腾飞巨龙。

  “龙鳞”是指航站楼天花板上的155个三角形的采光天窗,从远处看,犹如巨龙身上的鳞片,它们能让阳光洒向大厅的每个角落。这种可以自然采光的“龙鳞”天窗,在国内机场是首次使用。

  “龙须”意味着四通八达的交通网——首都机场扩建工程中同步配套投资建设的进场交通工程,包括三条高速公路(机场北线、机场南线、机场二高速)、一条轻轨和一条地方路改造。

  “它比我原来所设计的任何一件作品都要大”

  “这个建筑足够大,大到超出常规概念。”T3中方设计总负责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邵韦平这样对记者说。

  “它比我原来所设计的任何一件作品都要大,因为中国的什么都大,而且发展的速度很快。英国希思罗机场发展到现在这样的规模用了50年的时间,但北京新国际机场发展到同等规模只需不到五年。中国整个社会正在用十足的能量发生着变化。”诺曼·福斯特说。诺曼·福斯特是当今国际上最杰出的建筑设计师之一,被誉为“高技派”的代表人物。

  “在国外,设计师一辈子都遇不到这么宏大的项目,我在民航机场建设总公司呆了一辈子,在该退休的年纪能加入到这个项目,真的很自豪。”朱静远说,“如果我们把T3建小了,那就是一种犯罪。”

  这位已经64岁的设计师一直担任民航机场建设总公司建筑院院长,她表示:“机场的大小和定位有关。首都机场将成为枢纽机场,它每年六七百万客流的增长是很多其他机场二三十年的增长量。建小了,就意味着很快就不能满足运量,分期的成本更高。”

  T3有多大?98.6万平方米,南北长2900米,宽790米,高45米,可以起降目前世界上最大的A380客机。诺曼·福斯特用英国希思罗机场来描述这一概念,“想象一下,将希思罗机场的1、2、3、4、5航站楼聚集起来放在一个屋顶下,然后将面积再增加17%。北京机场新航站楼将非常非常大,甚至在一定的视线角度下,你站在这个建筑的一头,看不到建筑的另一头”。

  另一组数字是:1、2号航站楼的设计旅客容量是年3500万人次,面积41.6万平方米。比较之下,新3号航站楼的设计容量为年4500万人次到5000万人次,面积近100万平方米,这一比例关系显著膨胀。在中国,民航每起降3架飞机,就有1架起降在首都机场;每100名空港旅客中,有超过25名进出的是首都机场。

  地标建筑

  首都机场最早建成于1958年3月1日,当时的航站楼建筑面积10138平方米,高峰时每小时可接待旅客230人。改革开放后,民航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991年,旅客吞吐量达到869.97万人次,超过航站楼的设计能力,首都机场决定再建T2航站楼。航站楼主体33.6万平方米,设计能力是在2005年吞吐量达到3500万人次,高峰小时旅客吞吐量可达1.2万人次。2000年以后,首都机场建设国际航空枢纽的理念越发明晰,再加上北京奥运会可预见的客流高峰,新航站楼T3应运而生。

  T3是国际一流的,但是“很中国”。由交通中心上行,一道挑檐形成的红色弧线缓缓升起,这是给人的最直观感受。诺曼·福斯特告诉记者:“机场要为旅客集散功能提供解决方案,还要让人们一看就知道,这里是北京。”他认为,这一设计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内涵,而不是从某个地方飞来的东西。为此,福斯特给这一设计取了一个中国意味的名字——“人民的宫殿”。他表示,T3将成为中国过去20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象征。

  强调与中国文化的紧密联系是诺曼·福斯特在投标中特意打出的一张牌。如果从T3的国内候机厅走到国际候机厅,你会发现屋顶网架的颜色从大红变到金黄,经过16种色彩起伏渐变。由南向北穿行于候机楼中,这种红到金黄的色彩渐变理念被扩大,从钢架到柜台再到座椅。

  “你看那些红色代表着热情、奔放和喜庆,而金黄色则是紫禁城的主色调,代表着尊严和富贵。”邵韦平认为,当人们看到如此大胆的色彩运用时,便会联想起紫禁城的红墙金瓦,联想起中国民间的春联和灯笼。而这样个性化的色彩,将使得3号航站楼区别于所有中性色调的各国机场,而以一种更加自信和热情的方式告诉人们:欢迎来到北京。

  T3是座功能性的建筑,但其意义绝不仅限于一座航站楼那么简单,借助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契机,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体航站楼,它与国家大剧院和央视新大楼以及国家体育场(鸟巢)一起,成为中国新时代的地标性建筑。(记者:方烨张莫)

  首批转场后航班分布图。

  从今天零时起,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正式启用。按照计划,今早8时50分,山东航空济南飞北京的航班成为第一个抵达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的航班。

  新华网消息:据法新社27日报道,一位官员说,北京新的巨型航站楼周五开始启用,这标志着中国首都在奥运会前惊人的大兴土木活动进入了最新阶段。

(责任编辑:海盗)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