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作家都有一块写作的母土,正如伊斯坦布尔是帕慕克作品的母土。在《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版)这部自传体散文集里,伊斯坦布尔这个至今仍到处遗存着奥斯曼帝国痕迹的城市,迷漫着古老斜阳的忧伤。
书中,帕慕克用诗意、敏感的语调,回忆成年以前伊斯坦布尔的街景、帕慕克公寓里的亲人和家具、欢乐而单调的学校生活、经过博斯普鲁斯海峡的船只等等。那些人、物、事,经由他娓娓的述说,在纸上复活。它们无一不散发出淡淡轻烟一样,缭绕于心的忧伤气息。
帕慕克说,自很小的时候他就认为,在伊斯坦布尔的另一个地方,一定还存在着另一个他自己。这个被他称为“奥尔罕的分身”的意念,会给读者,特别是给对土耳其历史并不熟悉的一般中国读者造成理解上的歧义。我个人对此的理解是:一个帕慕克住在当下的伊斯坦布尔,正用手中的笔打量、重读、思忖、祭奠土耳其的历史,书写因古老文明没落造成的无所不在的忧伤;另一个帕慕克则生活在对东方文明高度自信并引以为荣的奥斯曼帝国时期,享受着那个时代极其繁荣的物质文化成果和无上荣光。
这两个帕慕克在现实生活中是重叠的,但在精神指向上,却严重地分裂、背道而驰。这使得身为作家的帕慕克,无时不在承受着这种分身的残酷折磨。他把这种地域及其历史赋予的忧伤,一次次表现在他的小说作品里,更明白无误地表现在这部自传里。他在感叹“自奥斯曼帝国瓦解后,世界几乎遗忘了伊斯坦布尔的存在。我出生的城市在她两千年的历史中从不曾如此贫穷、破败、孤立……”之后,继而又说道:“伊斯坦布尔的命运就是我的命运:我依附于这个城市,只因她造就了今天的我。”(储劲松)
·段暄 |女足首战瑞典以巧求胜 |
·张斌 |北京教练锻造的美国传奇 |
·徐江 |揭秘国奥名单调整内幕 |
·冉雄飞 |女足开场秀不谈复仇 |
·棋哥 |朝鲜美女团强要奥运票 |
策划|中国奥运金牌奖励大涨33倍 北京奥运未雨绸缪预防裸奔 |
策划|奥运会为何热销安全套? 中国股市会迎来奥运行情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