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奥运-搜狐网站
奥运频道-2008北京奥运会 > 奥运会火炬传递 > 新闻报道

伦敦花英镑就像在花人民币 名牌价格便宜近一半

  来伦敦一周了,整天除了采访就是在伦敦发达的地铁上,这里的人很多感觉也很忙碌。原以为来英国会感觉有点寂寞,没想到伦敦的中国人并不少,走在伦敦的街头你经常能看见和自己一样黑头发黄皮肤的同胞,用朋友的话说:外来人口多,国际化大都市就是这样的。

一周的时间,我就像一个微不足道的星尘飘在这个城市里,慢慢地熟悉这里的街,熟悉这里的人,熟悉这里的生活……

  每天重复五十遍客气话

  英国人很绅士,很懂礼貌,这次来伦敦算是体会了,在伦敦无论男女老少,开口的第一句话不是“SORRY”(对不起)就是“EXCUSE ME”(打扰一下)。英国的报纸调查显示,每个英国人每天说得最多的就是“SORRY”、“EXCUSE ME”和“THANK YOU”(谢谢),每天说这三个词的频率不下五十次。

  英国人和你说话,无论是聊天还是谈公事,即便是拒绝你的采访要求,他们的脸上也总是挂着笑容。就连被拒绝,你都不会那么难受。

  英国的地铁是全世界最为发达的,14条地铁线几乎覆盖了整个城市的各个角落,所以地铁也是英国人出行最为常见的交通方式。每天坐地铁出行的人数以百万计,在英国坐地铁,很多站都可以换乘其他线,每次换线的时候都要坐电梯,而英国人不管人再多都会很有秩序地排队上电梯,而且英国人都很自觉地站在电梯的右侧,把左侧通道留给那些需要办事、急着赶路的人。

  花英镑就像在花人民币

  初来英国最不习惯的就是这里的物价,一听可乐1英镑、乘一次地铁至少3英镑,就连报纸最便宜的也要0.2英镑。如果不看后面的单位“英镑”的话,这样的物价倒也能接受,但是如果乘以汇率15,折合成人民币的话,这个物价就足以吓人一大跳了。

  因为对这里的物价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在英国的前几天,无论买什么东西,我都要先折换成人民币在心里掂量一下。后来一个朋友告诉记者:“别换成人民币了,这里的物价除了单位不一样外,光看数字其实和国内没啥区别。如果买啥都乘以15的话,那你也别生活了。”后来才知道,英国是全球物价第二高的城市,来这里花人民币,你会感觉钱似乎就不是钱了。久而久之,自己也麻木了,买东西也渐渐没了换算成人民币的习惯。

  据悉,英国人平均每月的收入约为1500英镑,全年收入算上分红约在2万到3万英镑之间,约合人民币30万到45万。不过考虑到这里的物价指数,这样的收入水平也只能勉强维持基本生活。

  就拿英国的中餐为例,在国内100元左右的中餐,在英国的价格约为1500元左右,因此在英国,经常吃中餐,对于华人而言是非常奢侈的事情。

  名牌价格便宜近一半

  大家都知道买高档名牌要去香港,因为同样的东西,香港会比南京便宜约百分之三十。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伦敦,在顶级奢侈品方面价格的优势,估计香港也比不了。这几天空闲的时候,我去伦敦街头转了转,一些顶级的专卖店,价格的确比国内便宜了不少。就拿BURBERRY来说,同一款式的包,国内的价格要超过5000元,而伦敦仅售3000元(折合成人民币)。而阿曼尼的一款男式风衣,价格也仅为289英镑,约合人民币4300多元,这样的价格对于月收入2万多(折合成人民币)的英国人来说算不上是奢侈品。

  除了日用奢侈品价格便宜外,英国的好车价格也不算很贵。走在英国的街头,看见最多的就是保时捷。奔驰、宝马这样的好车,在英国更是司空见惯,就连英国警察开的巡逻车都是宝马。一位朋友曾经和我做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在英国两棵青菜可以卖到2英镑,这样算下来,800棵青菜在英国就能换一辆不错的二手车了。

  沟通事情喜欢发邮件

  英国人还有一个习惯和中国人不太一样,就是做事情喜欢预约,而且预约不是通过电话预约而是发电子邮件。这样的办事风格大大降低了英国人的办事效率。

  英国人办事非常严谨,凡事都喜欢按部就班,一般来说找英国人办事情提前一个月预约联系,这是最起码的。到了周末,除了地铁、银行、餐厅等少数几个行业外,其余各行各业的人几乎全部休息,周末要想找到英国人办点公事,这无异于白日做梦。

  作为隐私,英国人一般不太愿意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对方。如果是不太熟悉的人,别说是手机号码了,就连办公室的电话号码他也不会给的。这和国内热衷于电话沟通是截然相反的。

  特派记者 付智勇

  (快报伦敦电)

(责任编辑:严国平)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