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奥运-搜狐网站
奥运频道-2008北京奥运会 > 奥运会火炬传递 > 境外接力 > 香港火炬传递 > 香港概况

香港城市名片:回归、一国两制、东方之珠

  

   香港城市名片之十购物天堂:香港是自由港,绝大多数的货品没有关税,世界各地物资都运来竞销,有些比原产地还廉宜。

香港各区都有大型商场,如太古城、沙田新城市广场等等,其内除有大型百货公司之外,还有各类商店和食肆,有些更有游乐设备,是购物和休闲的好去处。 香港购物,不论是价格、种类还是服务,都名列世界之最。香港是自由港,商品来自世界各地,由于大部分物品不收关税,香港的货品价格就相应较低,素来被称作“购物天堂”。而且这里每年都有许多换季大减价的促销活动,能为游客提供真正的实惠,故来香港购物必能享受到称心满意的服务。

  香港购物区大致可分为“香港岛”及“九龙”两个地段,九龙以地铁线上的“尖沙咀”、“佐敦”、“油麻地”、“旺角”4个为重点;香港岛以地铁线上的“中环”、“北角”、“金钟”、“铜锣湾”4处为重点,还有反映香港独特文化的上环。这里各店铺售卖着世界各地不同特色的货品,而且大部分服务性从业员都受过专业训练,态度殷勤友善,以客为先,而且货品价钱合理,远低于其他国家。

  香港有许多著名的购物街是把同类商店集中在一处,如九龙弥敦道以金饰为主,旺角西洋菜街以影音器材为主,还有上环的荷李活道集中了多家古玩店。

  去香港一定要去金店,谢瑞麟、周大福和周生生的质量最有保证。此外,各地段都有大型购物商场,如尖沙咀的半岛酒店商场、海港城、新世界中心;中环的置地广场、太古广场,铜锣湾的时代广场、崇光百货;沙田的新城市广场等。一般来说,中环一带的商场大多比较高级,商品档次很高,价格自然也不低;而铜锣湾、尖沙咀一带,是一般市民购物的好去处;至于油麻地、旺角一带,物品档次不高,商品价格较低廉。

  路边小摊也是香港购物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中环一带聚集了一些服饰市场和专业街,此外还有油麻地的女人街、庙街夜市、玉器市场、上海街、新填地街的露天市场,旺角的花园街与园圃街,铜锣湾的渣甸坊、渣甸街以及赤柱市场等等。各主要购物区均有出口成衣店,在中环、湾仔、铜锣湾、尖沙咀的金马伦道、加连威老道、红石堪尤其密集。店子售卖各种外销成衣,甚至有名家设计的服饰。

  香港的超级市场比较发达,主要有百佳、惠康、万宁、华润等,还有OK、7·11等连锁便利店遍布全港,主要经营日常用品,尤以小食品为主,24小时营业。

  在香港购物,一般国际性信用卡以及中国银行的长城卡都能使用。如果发生纠纷,请勿在店内争执,可取回单据,致电消费者委员会投诉。消协亦接受各类商品的总代理价查询。

 

  香港城市名片之十一茶餐厅--香港饮食文化:

   


  香港饮食文化为东方文化及西方文化的交汇所在,发展出了一个揉合中国菜(主要为粤菜)和西餐的饮食习惯,因而被誉为“美食天堂”。作为全球各地人们的汇聚点,日、韩、越南、泰、印度等餐厅于香港均十分常见。但亦有不少外国人都指,虽然在香港可以品尝到世界各地的美食,这些在美食其实都已经为了迁就香港人的饮食习惯而变了质,从而变得不够地道。从另一种角度看,这些外来饮食文化亦丰富了香港本地饮食文化。

  传统中式饮食

  香港家庭大多以中国菜为家庭菜。虽然粤语族群占了大部份,但香港的客家(客家菜)人(以新界的原居民尤甚)、潮州(潮州菜)人及上海人亦为数不少。因此,一般香港家庭菜大多混合了各地传统特色;而米则是每餐的主要食粮。

  盘菜是新界原居民在节日时的传统菜。而元朗的老婆饼亦十分有名。

  至于早餐,传统的有白粥、油炸鬼和炸两,而现今流行的则有牛油面包、蛋、香肠等。

  茶餐厅提供方便面、云吞面、米粉、煎蛋、?_子和粥等廉价食物。虽然它们的名称在每一间茶餐厅都是一样,但真正的制成品会因不同的茶餐厅而有少许的不同。以前,大牌档曾经是非常普遍的食肆,但是由于严苛的卫生条例以及政府不再向公众发出有关的经营牌照(许可证),大牌档在港已经面临绝迹的命运。而不少快餐店也有提供中式食品,例如美心快餐、大家乐和大快活,还有回转寿司店。

  在饼店及茶餐厅可以找到蛋挞与菠萝包这两种中西文化混合而成的香港特色食品。

  “丝袜奶茶”以多种茶叶冲泡,用如丝的绵网过滤,再加入奶,是个迷人的文化融合。“鸳鸯”则是香港另一特色饮料──以奶、茶和咖啡混合调制而成。

  中式酒楼每天从清晨开始至下午会供应点心。素菜馆则会供应一些彷荤的素食。一些寺庙,如宝莲寺、圆玄学院等,亦会供应斋菜。

  避风塘原为船只避风之地,由于大量东南亚食材经此地进口,一些湾仔的餐馆便乘势推出带有战后避风塘特式的小菜,一般以海鲜为主,如避风塘炒蟹,辛辣及味浓是避风塘菜的特色。

  街头小食亦是香港饮食文化的一部分,鱼蛋、鸡蛋仔、肠粉、碗仔翅、钵仔糕、狗仔粉、凉粉、猪红、牛杂、玛琪萨、龙须糖、脆麻花都是很受欢迎的街头小食。

  港式甜品亦有很多选择,传统的有红豆沙、绿豆沙、芝麻糊、杏仁糊、西米布甸,西式的芒果布甸、乾酪蛋糕,至创新的杨枝甘露、西米捞等,各式其色。

  香港食肆主要集中地包括铜锣湾、九龙城、兰桂坊、尖沙咀、跑马地及中环苏豪区。由于赤柱的居民以侨居香港的外国人为主,故此此区挤满了大量海边酒吧和欧陆餐厅。西贡市、南丫岛、流浮山和鲤鱼门则以海产闻名。传统食肆则可到古渔村如长洲和大澳里寻。

  外来饮食文化

  香港的酒吧,主要集中在兰桂坊、湾仔的骆克道及谢斐道、尖沙咀的广东道、诺士佛台、宝勒巷及尖东和旺角太子地铁站附近。自1991年起,慕尼黑啤酒节便每年于广东道举行。

  另外,香港的本地食饰亦擅于吸收各地饮食文化的精粹。一个例子是香港的连锁式饮食集团汉阳苑,本来是一家标榜韩国料理的餐厅,但由于香港人对传统韩国饮食不太习惯,集团于是在菜单中加入日本料理,后来还有泰式料理及香港地道食品。但亦有人指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使餐厅变得“不伦不类”,失去了应有的个性。另一个失败的例子是“马里奥餐厅”。它本来是一家标榜意大利菜的餐厅,但由于它所走的中价路线得不到认同,再加上其他标榜正宗意大利菜的高档餐厅的竞争下,被逼转手售与一家本地饮食集团,并改名为“新马里奥餐厅”。但新的饮食集团在餐牌中加入的港式饮食,并未有为餐厅带来起死回生的转机。结果全线餐厅在年多之后结业。

  茶餐厅:苏豪区的世界各国美食,镛记酒家、陆羽茶室的地方特色佳肴,是一些喜好美食的游客到香港大多会光顾的地方。但对于更多的游客,去茶餐厅体验香港独特的市民饮食文化,是不错的选择。

  在香港,有街巷的地方,就有茶餐厅分布。茶餐厅是香港的“市民厨房”、“大众食堂”。作为香港最本土、也最平民化的饮食场所,茶餐厅已至少流行了半个世纪。

  了解茶餐厅由来的人说,50多年前,受西式生活习惯影响,一些香港人喜欢上了“饮西茶”(咖啡奶茶)。但由于那些专门为外国人而设的西餐厅价格昂贵,一些精明的香港人便开设了专为港人服务的茶餐厅。数十年过去,当年中西特色兼收并蓄的食品以及服务,在港人的追捧和本地文化影响下,越来越有了香港本土特色。

  漫步香港街头,一间间茶餐厅面积都不大,布置随意简洁,看起来似乎“貌不惊人”,但不少茶餐厅却总是高朋满座。湾仔一家以烧腊为招牌的茶餐厅,顾客多得经常需要排队;而铜锣湾时代广场附近的鹅颈桥下,一家名为“多多”的茶餐厅,则成了一些内地人聚集的场所。

  茶餐厅服务从早到晚,早茶、午饭、下午茶,晚餐、夜宵,轮番应市。不少茶餐厅还做外卖,兼营盒饭和面包西点等。茶餐厅的服务以效率取胜,方便快捷,节省时间,顺应了香港的快节奏生活。而且,与酒楼不同的是,这里无需付小费。

  茶餐厅里食物品种繁多,有中式风味的肉类、海鲜,有西式面包、火腿,还有煲仔饭、生滚粥等传统食品。茶餐厅还不断改进风味,日式、泰式、印度等餐饮元素纷纷纳入。

  茶餐厅价格便宜,一碗车仔面10多港元,一份盖浇饭不过20来元,若三、五好友小聚,几碟小菜,些许鱼虾,两、三百元就能吃得心满意足。一些刚立业的年轻人更把茶餐厅当作食堂,一天在这里就餐一两次。

  在这个崇尚致富的商业之都,没有奢华之气的茶餐厅,反倒成了香港人偏爱的场所,也成为香港旅游协会向外推介香港的一个“卖点”。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五成的港人经常光顾茶餐厅。一年多以前,香港举办了“十个最代表香港的设计”评选,茶餐厅得票排名第一,成为港人眼中最具香港特色的设计。茶餐厅还大量出现在香港的小说、电视剧以及饮食杂志上。

  有人说,港人钟爱茶餐厅,是因为它的平民化风格。也有人认为,茶餐厅的特色,体现了香港人的精神取向和价值观——速度快、效率高、配搭多变,价钱实惠,且中西合璧。作为香港文化的一部分,茶餐厅提供的不仅是香港独特的食物,也提供了观察香港的一种角度,让游客在品尝美味的同时,感受香港独特、丰富的饮食文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责任编辑:discover)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