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怒波做客名家讲坛 演讲现场 |
名家讲坛现场 |
搜狐体育讯 【编者按】:2008年是中国的奥运年,世人的目光将瞩目于赛场上叱咤风云的奥运冠军。在惊叹于他们的精彩表现时,人们不禁要问:对于优胜者的景仰为什么是人类文化中一种普遍的现象?各个领域内出类拔萃的佼佼者都可称之为“冠军”,又是怎样的素质成就了他们?
北京大学“相约冠军•名家讲坛”活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意而生。作为“2008奥运•冠军论坛”的系列活动之一,讲坛活动已于今年4月正式拉开帷幕,并将在两个月的时间内邀请近二十位著名学者、体育冠军、行业领袖做客讲坛,共同探讨成就冠军的哲学,用新锐的思想更新年轻人的世界观,并为奥运赛事注入人文深度。
5月13日下午3点,北京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黄怒波先生做客“相约冠军•名家讲坛”,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多功能厅发表了题为《心与物游:冠军永远在路上》的演讲。
在演讲开始前介绍嘉宾的环节中,主持人耿姝一声亲切的“黄学长”,立刻使现场充满了温馨的味道。比起一般意义上的精英企业家,1981年毕业于北大中文系的黄怒波身上,多了几分儒雅的风姿和超然的诗意,这应该是北大赋予它相伴一生的深邃气质。的确,在商海驰骋之外,黄怒波惯以诗人的姿态栖居在自己的精神家园,更因此赢得了“中国最富有诗人”的雅号。而这种“富有”绝不单纯地象征财富的聚集,更意味着精神境界的充实与高尚。
站在精神的层面上,黄怒波先生将“冠军”品质定义为“不甘平庸,与众不同”。在他看来,真正有价值的人生不是单纯的活着,更是活出自己的精彩、走出自己的姿态。回顾少年时代,那时黄怒波成长的地方——宁夏银川,到处都是黄色的世界:黄沙天、黄土地、黄河水。所谓的超越,仅仅是人们为了谋求辛福生活本能的追求。直到初入燕园,黄怒波才真正为北大教授的人格魅力熏染,懂得了向上的意义和尊严的重量,开始为了“有所作为”而奋斗不止。这段成长历程被认为是他冠军之路的关键启程。之后,从毕业进入中宣部到转而投身国企,再到1995年创立中坤投资集团,一路上黄怒波经历成败、品味悲喜,最终正是凭借一股不甘平凡的骨气成就了今天的伟业。
黄怒波先生理解的冠军,在社会形态或者说财富理念上,表现为一类创新能力极强、又与社会高度和谐的人。财富占有者的背后,往往背负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精神压力,那些坚持到底的胜利者无一不是倚靠超拔的勇气、十足的冲劲来到金字塔的顶端。也正是这样一群人,深谙财富的来之不易,因而肩负更多回馈社会的责任。黄怒波先生就是这类人群的代表,他在北大110周年校庆前夕为母校捐赠了价值1亿元人民币的地产,成为迄今为止北大校友最大数额的一笔捐赠。黄怒波先生坦然,捐赠的初衷不是为了“杰出校友”的荣誉,更不是为赢得众人褒奖,只是出于对母校至真的情结和至纯的感恩。在北大授予他的精神秉性面前,再多的金钱也显得微不足道。而今,他正在为母校捐资10亿的路程上疾步前行,这样的目标引领着他更积极地工作、更勤勉地奋斗。
诠释过“何谓冠军”,黄怒波先生进一步用三点阐明了成就冠军的路径。首先,冠军是阶段性的概念,不表示人生的终点。冠军只是人生追求中的一个阶段,在这个意义上,那些积极进取过程中失败的人也不因此丧失冠军的意义。其次,冠军是一种自然到达的进程。与其说“冠军”是一个社会定义,不如说更多的是自身精神上的满足。所以,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冠军。至于谁能成功、谁能够达到这种自我精神上的满足和平衡,黄怒波认为,是那种经历炼狱拔节成熟的人、真正理解冠军精神含义的人、能够秉承优良传统的人。最后,他提出,走向冠军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妥协的过程:与社会妥协、与竞争对手妥协、与国家妥协、与世界妥协,过分的锋芒毕露只能造成两败俱伤,而适当的妥协却能带来一团和气。
在演讲的尾声,黄怒波先生号召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认为这是成就一切冠军的先决条件。他还建议多读老庄,将功利的物质追求看淡,养成得之不喜、失之不忧的生活态度。在回答观众问题时,他针对大学生寻求目标的迷茫解释道,这种迷茫是一种普遍的困扰,当大北大人应当相信社会的财富在不断聚集、机会在不断膨胀,实现物质层面的需求并不难,难的是不断塑造一个精神富足的自我。最后,他用精辟的语言总结出三点希望,送给即将踏入社会的莘莘学子:坚持,不轻言放弃;守法,不投机取巧;创新,不重复自己。
“善待社会、善待财富、善待自己,是一种永久的冠军心态,也是北大人的永久情怀。”这是一个成功企业家的至理箴言,也是一位纯粹诗人的人生哲思。心与物游,在超越自我、追求崇高的路上,我们只争朝夕,任重道远。 (文/贾岩 图/王印)
·段暄 |女足首战瑞典以巧求胜 |
·张斌 |北京教练锻造的美国传奇 |
·徐江 |揭秘国奥名单调整内幕 |
·冉雄飞 |女足开场秀不谈复仇 |
·棋哥 |朝鲜美女团强要奥运票 |
策划|中国奥运金牌奖励大涨33倍 北京奥运未雨绸缪预防裸奔 |
策划|奥运会为何热销安全套? 中国股市会迎来奥运行情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