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奥运-搜狐网站
奥运频道-2008北京奥运会 > 奥运活动 > 2008冠军论坛 > 冠军论坛动态

北大教授林毅夫做客名家讲坛:冠军就是不断超越

林毅夫教授做客“相约冠军·名家讲坛”
林毅夫教授做客“相约冠军·名家讲坛”

向林毅夫教授赠送礼物
向林毅夫教授赠送礼物

    搜狐体育讯 【编者按】:2008年是中国的奥运年,世人的目光将瞩目于赛场上叱咤风云的奥运冠军。在惊叹于他们的精彩表现时,人们不禁要问:对于优胜者的景仰为什么是人类文化中一种普遍的现象?各个领域内出类拔萃的佼佼者都可称之为“冠军”,又是怎样的素质成就了他们?

  北京大学“相约冠军•名家讲坛”活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意而生。

作为“2008奥运•冠军论坛”的系列活动之一,讲坛活动已于今年4月正式拉开帷幕,并将在两个月的时间内邀请近二十位著名学者、体育冠军、行业领袖做客讲坛,共同探讨成就冠军的哲学,用新锐的思想更新年轻人的世界观,并为奥运赛事注入人文深度。我们将推出“名家讲坛”系列报道,紧密跟踪和记录每一期嘉宾的演讲盛况,为大家呈现最精彩的思想财富。

  2008年5月21日,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应邀做客相约冠军•名家讲坛,在百周年纪念讲堂发表了题为“经济发展和中华文化的复兴”的演讲。下月初,林毅夫教授即将远赴华盛顿,出任世界银行副行长暨首席经济学家。这场临行前的演讲也吸引了大批学子的光临,多功能厅内座无虚席。

  林毅夫教授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招牌式的笑容,往讲台上一站,尚未有言语,满面真诚笑容一下子就拉近了他与席下听众的距离。一时让人忽略他身兼要职,只觉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师长,可以与之毫无距离地探讨学问,求索真理。

  开场时主持人注意到一个细节,以前各期的演讲嘉宾都是从首排座位中起立,直接走向大厅左侧的讲台,林毅夫却绕了一个大大的曲线,从主持人所站的右侧步上讲台。当询问林毅夫教授为何如此与众不同的时候,他笑答道:“因为你在这里。”台下掌声雷动。只是简单一句话,却体现出林毅夫教授对他人特有的尊重。这位享誉世界的经济学家,不仅以其犀利的眼光洞察经济的起伏,更兼具儒雅谦和的君子之风。

  研究经济规律 复兴冠军文化

  林教授的开场白简洁幽默。冠军之名教授谦不肯当,他说自己的一点小成就其实没什么了不起,无非是碰着好运气赶上了一个好时代。真正的冠军理念应该是以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为核心。林毅夫教授随后展开了广阔的历史画卷,在他眼里,中华民族的文化一度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冠军文化,从汉唐盛世开始,就是西方世界远不能及的。但是到了近代,曾经一度领先的衰落了。对于所有对国家兴亡怀抱着强烈关切的知识分子来说,都在思索着这其中的原因,希望复兴中华文化,重新领跑世界。以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出发,林毅夫教授紧接下来回归学术本业,从经济学角度探寻其中的秘密。他引用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话指出:“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分工。”分工越细,生产力水平越高。在工人农民数量众多的古代中国,以经验为主的新技术层出不穷,四大发明更是将中国文化引向世界巅峰。然而恰恰又是中国千年积淀的文化导致了盛世过后的衰落。林毅夫引用中西比较史学的研究指出,文化的发展,在一个国家的历史进程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传统文化的现代命运。今年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实现了人均GDP增长9.7%的经济奇迹,让人深思有哪些深层的文化积淀在其中发挥作用,而我们奉行千年的儒家文化又是否与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相吻合?

  讨论文化复兴,就要先弄清楚什么叫文化。在林教授看来,文化不仅仅是我们熟知的定义——人类在社会发展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更有深层次的三方内涵——“器物,组织,价值伦理”。在没有外来冲击的发展历程中,三个层次自成一体。从原始公社到宗法氏族到封建国家,从石器到铜器到铁器,从游猎到农耕,从宗族共享到私人占有,经济形态不断进步,文化贯穿其中变迁完善,其核心价值体系是自强。

  两种文明的碰撞,必然是不相容的文化的碰撞,然而所谓文化的优劣,又有什么办法可以量化衡量比较呢?因此,文化的较量往往演化成最直接的器物比拼,也就是经济实力的较量。洋枪对大刀,拖拉机对耕牛的时候,高下显而易见。谁都不会否认五百年前的美国是文化沙漠,而今美国却在世界范围内大兴文化霸权,凭什么?无非就是凭借强大的经济后盾。

  文化兴则中华兴

  中华民族复兴,实质是文化的复兴。文王周公之后,随着中国经济基础的不断变化,政治组织大一统的延续,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价值判断一脉相承成为伦理标准的核心。与之间然不同的是,欧美社会已然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由封建农奴制转为工业化,由君权神授转为民主共和。其合理价值体系是以基督教为核心。当今社会意识形态纷繁复杂,古老中华要崛起,儒家文化是否与之匹配?政治经济能否并行不悖?核心价值体系能否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保存延续?林毅夫教授一一给出答案。儒家文化并非顽固自守,从“术”到“天命”再到“周理”,本身就是一种托古改制的创新,在混乱的年代里怀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积极参与。秦汉后土地私有,社会发展推动力由以经验为主的技术变迁转向以科学为依托。中国的政治思想沿袭“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而西方则推崇“必须用革命推动社会向前。”纵观世界大国崛起,哪个不是借助于文化强势?正如老话训导“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民族核心价值判断是确立中国模式普适性的前提。

  有同学问及中国模式下经济发展前景,林教授对此表示了相当乐观的态度。中国技术革命晚于西方,是差距更是机遇。后期的技术革新,更易于打破经验陈规,再创经济腾飞奇迹。理由是:“每一种经济现象背后必有专属的经济逻辑。”从现存的内生扭曲出发,在一定现存条件下进行次优选择,改变外生条件。正如毛主席的所说,中国的发展道路,必然是摸着石头过河。

  冠军就是不断超越

  在经济领域上,林毅夫教授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冠军式人物。而林教授自己对于冠军的定义又是怎样的呢?被称为“中国离诺贝尔奖最近的学者”的林毅夫并不认为最高奖项是冠军人物的终极追求。在他眼中:冠军就是不断超越。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这是林毅夫的冠军哲学,亦是对以天下为己任的北大学子的寄予。(文/曾妍 图/齐靓、王印)

(责任编辑:鸭梨)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