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奥运-搜狐网站
奥运频道-2008北京奥运会 > 奥运会火炬传递 > 境内火炬传递 > 鄂尔多斯市火炬传递 > 最新消息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民间歌舞


  鄂尔多斯素以“歌海舞乡”著称。由于鄂尔多斯民间歌舞独具风格而富有魅力,自成体系,从而成为蒙古族民间歌舞的一大特色,鄂尔多斯甚至被专家学者称为蒙古民族歌舞艺术的发祥地。

  鄂尔多斯蒙古族民歌

  鄂尔多斯蒙古族民歌从情调和旋律上看,可分为“长调”民歌和“短调”民歌两种。

  鄂尔多斯蒙古族牧民在古老的游牧经济环境中,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在辽阔空旷、人烟稀少的草原上,孤独的牧人不断以歌抒发、渲泄着寂寞的情绪和对自然环境的感受,于是产生了节奏自由、速度缓慢、气息悠长、情绪深沉的长调民歌。

长调民歌的歌词都较为精短。

  由于日常生活十分寂寞单调,所以蒙古族牧民每当客人到来、亲友聚会或婚嫁宴席之际,便格外热情洋溢、欢乐兴奋,以歌代言。于是产生了情绪欢乐、节奏明快、结构短小、句法整齐、情调与长调曲截然不同的“短调”歌曲。

  鄂尔多斯蒙古族民歌题材十分广泛,有牧歌、酒歌、儿歌、摇篮曲、葬礼歌、祭祀歌等等。歌曲内容反映着不同年代当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鄂尔多斯蒙古族民歌为“定词定调”的歌曲,即一词一曲,曲目有数千首之多。

  鄂尔多斯蒙古族舞蹈

  鄂尔多斯蒙古族舞蹈,是鄂尔多斯牧人性格、爱好、审美和情趣的必然产物,有着自己独有的风格与特色。节奏明快,语汇丰富,动作大方,韵律流畅,跳跃奔腾,激情奔放,是它最突出的特点。

  《顶碗舞》、《盅子舞》和《筷子舞》是鄂尔多斯蒙古族舞蹈的代表作品和经典作品。

  《盅子舞》源于盛大的宫廷宴。舞伎们翩翩起舞,并平端酒盅给王者、长者敬酒。兴至酣处,歌舞者情不自禁的敲击手中金盅,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和入乐曲。此后,便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盅子舞》。蒙古族贵族宫廷的礼仪习俗及歌舞活动自然会流入民间。牧民们在喜庆之时或劳动之余,大家聚在一起,进行弹、拉、说、唱等自娱活动,常常随手拿起身边的简易物具,如筷子、盅碗等,一边和着乐曲敲击节奏,一边手、臂、肩部自然舞动起来,同时伴以扭肩、旋转、下蹲、伸展等形体动作,这便形成了现在的《筷子舞》。

  鄂尔多斯民间舞蹈的另一种舞蹈就是起源于喇嘛教宗教活动中的“查穆舞”。跳舞喇嘛身披五光十色的舞衣,手执法器,头戴面具,化妆作鬼、神、勇士或鸟兽进行独特的舞蹈。

  鄂尔多斯蒙古族民间舞蹈不仅丰富而且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极为宝贵的民族文化艺术资源。

  漫瀚调

  漫瀚调是近现代产生、流行于鄂尔多斯的民歌歌种,是鄂尔多斯地区蒙汉民族音乐文化交流的结晶,是鄂尔多斯特有的民族文化资源。

  漫瀚调以鄂尔多斯蒙古族短调民歌为“母曲”,自然而巧妙地吸收、融合了陕北、晋西北汉族民歌的一些旋律、润腔而生成,并且配上陕北信天游、晋西北爬山调式的歌词,以对歌的形式进行演唱。漫瀚调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独特的音乐旋律;二是以比兴为主的诗化语言;三是即兴对歌的表演形式。漫瀚调是蒙汉民族民歌优化结合、有机交融而生成的,腔调高亢、洒脱,旋律舒展、优美,词曲情深意切,朴实精美。

  漫瀚调发祥、盛行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流传于鄂尔多斯及周边地区。漫瀚调的曲名多以准格尔旗的一些地名、人名、事件命名。因此,准格尔旗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漫瀚调)之乡”。(来源:鄂尔多斯市旅游网)

(责任编辑:久黑必白)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