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搜狐奥运
搜狐奥运-搜狐网站
奥运频道-2008北京奥运会 > 奥运新闻 > 奥运评论

中国足球曾9次蝉联亚洲冠军 辉耀东亚踢进奥运

  中国足球在20世纪上半页祖国灾难深重的年代,创造过蝉联9次亚洲冠军的辉煌,并靠着实力踢进了奥运会。

  终场的哨声快要响起了,比分是3比3。最后时刻,中国队获得一个点球。队长李惠堂操刀主罚,助跑三步,左脚射门,一蹴而就,皮球应声入网。

中国队击败了日本队,获得了第十届远东运动会足球比赛的冠军,这也是中国队第九次蝉联这一荣誉。那一年是1934年,中国足球在亚洲无人能敌。足球运动在中国的普遍开展和亚洲辉煌,使它成了名副其实的“国球”。

  近代足球来到蹴鞠故乡

  足球的老家在中国。“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或曰起于战国。”公元前3世纪末我国的《蹴鞠新书》这样记载。

  英国人开始在他们的殖民地香港踢足球是19世纪60年代的事,这时的足球与古老的蹴鞠游戏已经很不一样。足球有了比赛规则,而且充满对抗性和竞争性,完全符合西方的体育价值观。1863年10月26日,英格兰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较为统一的足球竞赛规则,足球由此成为一项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运动。

  香港快乐村的两所官立小学,在1880年代也开始了“足球”运动,“育才小学”和“王东宁小学”,这两所小学毗邻英国人的足球场,孩子们经常见到英国人在球场上踢球,这个滚动的球体引起了他们的好奇。他们开始仿照英国人的踢法踢起了足球,不过他们脚下的球大多由网球或者橡皮球代替,像后来的球王贝利小时候一样,他们没有人指导,也没有规范的场地和器材,放学后自动的集结起来,找块空地就踢上了“野球”,球门就由衣服、书包和砖头垒起来。这就是中国人在香港踢球的开始。

  这两所小学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都升入了香港的皇仁书院、圣约瑟和拔萃三所学校,这三所学校的足球开展得较早。

  几乎与此同时,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叶,足球走进了我国沿海的大城市,上海、广州、天津、北京、南京的一些教会学校。在华北地区,通州的协和书院在1900年之前就有了足球活动。学生们毕业后走向了社会,足球运动的传播路径也由学校扩展到社会。

  球会兴起 名家渐显

  足球传入我国的初期,许多竞赛和活动仍然只是洋人的天下。1887年香港就有了特别银牌比赛,5年后,上海也开始举办“史考托”杯足球赛,但多属驻华的外国人组队比赛,很少见到中国的人身影。起初,中国人踢球没有设施完善的场地,规则也很不统一,有的人对规则的理解仅是除守门员外其他人都不能用手触球。在当时能见到这样的情景:一群头上盘着辫子、脚上穿着布鞋的人在争抢一个圆球,踢得远、踢得高、能盘球过的人就会博得观看群众的掌声。

  在世界第一个足球协会——英格兰足球协会成立的45年之后的1908年,香港和上海分别成立了足球总会。同一年,南华足球会在接触西方足球最早的香港成立,这是近代第一个华人足球组织。南华足球队也是我国当时唯一有场地设备、实力最强的足球队,拿过全港比赛冠军、技术全面的莫庆被吸引进来,成为了主力队员。皇仁书院的毕业生唐福祥也在同一时期进了南华队。

  李惠堂在1922年成为了南华足球会的主力中锋,这年他才17岁。四年之后,李惠堂来到上海,组织发起了上海乐华足球队。乐华队聚集了众多精兵强将,一时间名声大振。他们获得了由中华体育协进会主办的1926?1927年度中华足球赛的甲组冠军。同年,乐华队参加了西联足球会,并以4:1狂扫欧洲人的腊克斯队,腊克斯是当时在上海不可一世的西人强队,但在这支刚成立不久的上海华人队面前输的狼狈不堪,不得不甘拜下风。

  在北方天津,20世纪30年代初期,出了一个华北“球王”孙思敬,他效力于华北足球劲旅——天津北宁足球队并任队长。中国体育运动的先驱、时任南开大学校长的张伯苓认识到足球运动的重要意义,他把足球提高到“强国强种、塑造民族性格”的高度来抓,在他的倡议下,南开大中联队和北宁足球队联合成天津中华球队,天津的足球历史从此改变。

  1935年冬,天津中华队征战“爱罗鼎”比赛。首战中华队与英国队对垒,在对方凌厉的进攻面前,门将表现神勇,扑出了多个险球。下半场,队长孙思敬多次策动进攻,锋线上的孙福来、孙永泉和姜璐先后破门得分,中华队3:0干净利落地取得了首场比赛的胜利。

  在20世纪30年代,无论南北,有中国队出场的比赛,对手都不敢掉以轻心。

  另一个上海球会——东华足球会成立于1931年,这支由上海本地人组成的球队继乐华球会解散后成为中国足球的又一面标志性旗杆。东华队两次夺得象征上海足球最高荣誉的“史考托”杯,而这个时候的中国足球队已不仅仅在神州大地上叱咤风云,它们的名声早已漂洋过海,在亚洲成为了一个传奇的符号。

  称雄亚洲 踢进奥运

  如今,“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口号在几代人喊过之后被疲乏地丢尽了历史回收站。在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这个口号所寄托的梦想在那批以李惠堂为代表的足球人脚下被踢成了现实。

  第一届远东运动会1913年在菲律宾的马尼拉举行。以南华球会主力唐福祥为首的香港队员代表中国队参加了这一届运动运动会的足球比赛,但由于组队仓促、配合欠佳,中国队以一球败于菲律宾队获得亚军。之后,唐福祥率领的中国队连续3次夺得远东运动会足球比赛的冠军,在第二至十届远东运动会上,中国足球队从未在这项赛事上失败过。

  在第七届远东运动会上,第二次随队出征的李惠堂因为出众的足球技术而被誉为“亚洲球王”,另一个叫孙锦顺的球员初次露面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腿力非凡,脚头极硬,“一脚破千钧,不愧铁腿也!”早年孙锦顺代表香港南华队和英国陆军队比赛的时候,他起脚凌空抽射,惊得对方守门员奋力去接球,球是接住了,却把守门员震得虎口崩裂,球脱手飞出进了球网。铁腿并不是天生的,孙锦顺从小赤脚踢沙包练脚力,还把球浸上机油,以增加球的重量。

  除了在远东运动会上尽显亚洲霸主的威风,南华队、乐华队等中国球队多次出访南洋和澳大利亚,“他们所到之处,均受到当地华侨和政府官员的热烈欢迎。”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世界足球大全》这样描述当年中国球队在海外出访的情况。

  1936年,由李惠堂、孙锦顺、孙思敬等主力队员组成的中国足球队远征柏林奥运会,这是中国足球首次在国际舞台亮剑。可惜的是,首场比赛以0比2不敌英国队而被淘汰。“赛前为筹措经费踢了两个多月的表演赛,体力已经透支。英国队早已了解中国队出访南洋的表现,事先做好了准备。”北京体育大学奥林匹克教研室的黄亚玲教授向《新世纪周刊》解释中国足球队首次参加奥运会成绩不理想的一个原因。

  除了1948年的伦敦奥运会和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中国男足队都没能前往奥运会举办地参加奥运会足球决赛阶段的比赛。2008年的8月,中国男子足球队将凭借东道主的身份参加第29届奥运会的足球比赛,再圆奥运梦。

  

(责任编辑:顾苏)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