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搜狐奥运
搜狐奥运-搜狐网站
奥运频道-2008北京奥运会 > 奥运志愿者 > 新闻

奥运志愿者日常生活揭秘:工作紧张充满爱心

   □本报特派记者 刘瑞平

   李康宁 北京报道

   7月20日开始,北京仿佛在一夜之间焕然一新。数万名志愿者的集体上岗,令整个北京城处处都是热情的笑脸、关切的话语以及细心的呵护。

   各尽其能 服务奥运

   东四十条马路边上,治安志愿者、58岁的孟月兰正在和民警交流着工作中的情况:“那个地方应该加把锁……”民警望着这位热心的老大妈,微笑着点头。

而在孟大妈的身边,还有不少和她一样身穿白色T恤的志愿者在马路周边服务,他们大多是白发苍苍的老人。

   孟月兰是一位退休人员。这个社区总共有150多位志愿者,大部分是退休老人。他们的任务是协助安保人员维护治安,发现可疑人员即时上报;同时也可以给路人指引道路。“我们退休的老人有时间,年纪大了,可咱们的热情根本不输给年轻人!”孟大妈说。

   志愿者站点 爱心“港湾”

   除了在马路上、地铁站内服务的志愿者,北京市还有550个志愿者服务站点。每一个站点就是一个“港湾”,为人们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

   复兴商业城旁两个志愿者服务站点上,10位志愿者正在忙着向路人指点旅游路线。贾琳是这两个点的负责人,主要管理人员的调配。她是复兴医院的工作人员。

   “我们这里有的是人才。”贾琳一一介绍她的“强兵”。10个人分成两个小分队,每个小分队中,有一名翻译志愿者、一名医护志愿者和三名社会志愿者组成。这个精干而完备的小分队,可以应付信息咨询、语言翻译、应急救助、秩序维护、环境管理等等一大堆任务。

   在贾琳的这个团队中,翻译是来自美语学院的学生,英语对话不成问题。医护志愿者是她的同事,有正式的急救证。“另外,我们还有这么多装备。”贾琳打开身边的小药箱,展示给记者——速效救心丸、人丹、京万红等十余种药物;绷带、体温计和用于人工呼吸的贴膜,无不齐备。几位社会志愿者同样拿出了他们的装备——地图册、公交线路图,甚至还有打气筒和针线盒。

   “有事儿您说话!”贾琳说。

   工作日忙坏交通志愿者

   经过上岗首日的平静过渡之后,交通秩序维护志愿者小张发现,自己的任务绝不是那样轻松,“第一个工作日,没想到这么紧张。”

   交通秩序维护志愿者,是北京社会志愿者中任务最重、岗位最多、队伍最庞大的一部分。他们的任务是在全市重要灯控路口、公路边境检查站、旅游景区和社区、村、单位出入口协助交警开展交通秩序维护服务。除了任务不同,他们的工作时间也和其他志愿者不太一样。其他志愿者大多数是全天工作,而交通秩序维护志愿者服务的时间,则是上午的八点至十点以及下午的五点至七点,根据不同路况,四人一组或八人一组轮班值岗。

   尽管实行了错时上下班,但是公共交通仍然感到了客流量增加的压力。公交站、地铁站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众人焦急地看着表或者缓缓驶来的一辆辆公交车。小张的服务地点在东直门附近,乘坐公交的人特别多。“过路口的人挺多的,有些车也开得比较快。”他两个小时没停下,扶老携幼通过马路。

   “紧张了一天之后觉得好多了,我想我会逐渐适应吧,大家也会逐渐适应的。”小张擦着汗说。

  

(责任编辑:lannylin)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