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搜狐奥运
搜狐奥运-搜狐网站
奥运频道-2008北京奥运会 > 奥运新闻 > 奥运城市 > 奥运城市天津

天津:用“中国元素”剪纸、泥人迎接北京奥运

  新华网天津7月24日电(记者周润健 刘畅)一个、两个、三个……在天津市开发区华纳社区居民张淑云家的墙壁上贴了大大小小50多个用纸剪成的福字。

  “这都是我从社区举办的"迎奥运剪纸培训班"上学的,这50多个福字我花了一个礼拜时间,怎么样?还不错吧!”张淑云颇有些得意地说。



  “这些福字是专门为北京奥运会剪的,是为奥运会祈福的,希望奥运会圆满成功。”张淑云动情地说。为了迎接北京奥运年的到来,华纳社区邀请民间剪纸艺人授课,举办了“迎奥运”剪纸培训班。

  同张淑云一样,很多人参与到此次培训活动中来。剪纸作品也从最初单一的动物图案到复杂的奥运会标、迎春图、福寿图等。

  民俗专家介绍说,天津人对剪纸情有独钟。四季节令、男婚女嫁、彩绣底样、物象装缀,有了它妙趣横生、蓬荜生辉。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天津人更是喜欢用剪纸装饰住宅、会场、宾馆、演出场所等,使剪纸成为一种既有悠久民族传统,又有现代生活气息的民俗形式,而且年年花样翻新,方兴未艾。

  今年年初,天津市河东区大王庄街嘉祥里社区津门剪纸画创始人肖宇又有了新的创意——她将剪纸演变为“剪布”,将其运用到服装上,结合奥运的主题,创作出以“剪布”福娃为图案的系列T恤,并申请了专利。

  近日,从天津市东丽区大郑村传来好消息,该村为北京奥运会加工的礼品――中国剪纸作品套装已启运赴京,作为官方礼品赠送各国友人。

  据了解,这批礼品共600套,每套由3件作品组成,分别是中国传统富贵娃娃、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和各项运动标志组成的吉祥图形。承担这次礼品加工任务的东丽区大郑村是闻名全国的剪纸专业村,自清朝光绪末年开始兴起剪纸以来,不断汲取和发扬中国传统剪纸工艺,推动剪纸艺术由装饰品向收藏品发展,使剪纸作品向大型化、剪纸工艺向细微化、图形创作向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据悉,除加工制作礼品外,奥运会期间,大郑村还将派人进京向世界展示中国妇女和中国手工艺术品制作的魅力。

  同剪纸一样,在中国,许多民间艺术杰作成为“华夏一绝”被传承和保留下来,如刺绣、扇艺、风筝、年画等。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作为拥有“杨柳青年画”“风筝魏”“泥人张”的天津来说,人们正在用各种“中国元素”喜迎奥运。

  在天津市红桥区风采里,有这样一名捏泥人爱好者,“苦熬”半个月,亲手捏制出“农民迎奥运”的泥人作品,最小的人物造型只有米粒大小。

  这名捏泥人爱好者名叫宁玉福,今年60岁了。据宁玉福老人介绍,自己爱好捏泥人已经有10多年。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时间越来越近,他就考虑如何通过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奥运会做点什么。再三斟酌后,他决定捏出一套农民迎奥运的作品。白天干不完就晚上接着干,因为怕影响老伴休息,老人就把“工作室”从卧室挪到了厕所。经过半个多月努力,两个大泥人和两套“微雕场景”终于完成。

  老人说:“奥运会不光是北京人的事,它是全国人民的事。很多人都盼望能为奥运会做些什么,我也不例外。”

  2008年是中国的奥运年,同张淑云、宁玉福老人一样,越来越多的天津普通人正在用雕塑、绘画、对联、诗词这些“中国元素”彰显自己对奥运的向往与热情。在天津,无论是以地道民俗、传统民间特色闻名的各种庙会,还是天津人爱贴的吊钱、春联、年画,无不与奥运“沾亲带故”,营造出一派迎接奥运的喜庆氛围。

  天津市社会科学院教授王来华说,北京奥运会是向世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绝好舞台,不但北京会成为世界的焦点,而且中国的其他地区也会成为人们的关注点。

(责任编辑:宋明珠)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