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搜狐奥运
搜狐奥运-搜狐网站
奥运频道-2008北京奥运会 > 中国军团 > 田径 > 飞人刘翔 > 刘翔动态

世界五大媒体聚焦"中国飞人"刘翔:他不只是国宝

奥运前的训练枯燥而艰苦,父亲刘学根特意来到训练场看看儿子


  还有11天,北京奥运会就将拉开大幕,在不断流逝的倒计时中,期盼、猜度和紧张的复杂多样的情绪更加强烈。众多外国媒体也把目光投向了110米栏卫冕冠军刘翔的情况。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成立的那天,刘翔又登上了《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

  相比竞争对手罗伯斯,这位中国飞人近来的势头并不强劲,但这些都无法阻止《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观察家报》和《米兰体育报》等国外媒体对刘翔的关注。毫无疑问,刘翔已经成为外国媒体眼中,中国体育的符号化元素,他的表现、他的成绩、他的生活……


  >>>生活在压力中的人 没有夺冠他的辉煌将被淡忘

  在《米兰体育报》记者迪·斯蒂法诺眼中,刘翔面临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压力,尽管他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并不像大家所想象的那样,“刘翔是谁?许多意大利人也许都要问这个问题,但是在遥远的中国,他却是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

  刘翔不再是一个单纯意义上的冠军,他成为了一个打破自然规律的勇士,成为了重新定义田径场上胜负分界线的英雄,以不断加重肩膀上所承担的责任为代价。

最简单的例子就在于,只要是在中国国内进行的比赛,他就不能被允许失败;而与此同时,他又必须不断增加自己在国外比赛的机会,积累更多的经验。换言之,刘翔的对手们或许可以被允许有低潮期,但刘翔不可以。

  “这或许并不是一种荣耀那么简单,相反刘翔承担的压力会和所有的一切成正比。”迪·斯蒂法诺承认,当刘翔成为全中国关注的焦点时,压力早已不可避免,“很难想象假如北京时间8月21日晚9时45分的鸟巢体育场110米栏决赛时,没有出现刘翔的身影,或者他并没有夺得金牌的话,结果将会如何?虽然我是一位外国记者,但我能理解中国人民的心理,就好比在刚刚结束的欧洲杯上我们期待自己的国家队能够夺冠一样。”

  一长串的赞助商、外出都需要有人保护,这所有刘翔成功后发生的变化都令迪·斯蒂法诺感到窒息,他更愿意用“一个必须承担更多责任的国宝”来形容刘翔。

  对于奥运会110米栏的结果,迪·斯蒂法诺并不愿意去预测,不过他坦言,刘翔一旦失败,后果很难想象,“如果刘翔没有兑现他的诺言,13亿中国人都会感到失望。刘翔的价值将会暴跌,或许只剩下现在一半的身价,他在雅典和去年世锦赛上所取得的辉煌都将成为过去,被人们所淡忘。”

  >>>新一代的中国运动员 他和姚明,始终都属于中国的举国体制

  相比迪·斯蒂法诺,英国《观察家报》的克桑·赖斯更愿意把刘翔的境遇理解成中国运动员融入国际化进程中必经的过程。

  “压力永远都是压力,因为有13亿人在支持他。”赖斯欣赏刘翔,“因为,他脱离了以往大多数中国运动员给人千篇一律的印象。”

  “相比我曾经接触过的那些中国运动员,刘翔和姚明有着太多的不同。”赖斯并不愿意简单地把这种不同归结于“个性”。“以往大多数中国运动员,只知道埋头训练,并不会去体验生活,他们接受采访总给你相同的回答,甚至不用开口,你已经能够猜到一些。”当然,刘翔依然和大多数中国运动员一样,“姚明和刘翔都是举国体制下培养出来的运动员,他们从小就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每天在运动场上为国家荣誉苦练八小时以上。”

  不过,幽默、个性和不经意流露的情绪更让刘翔的形象“丰满”。“我知道,刘翔很幽默,他回答问题往往能逗乐不少女记者。他也有自己的爱好,比如变形金刚和唱歌。”赖斯认为这样的刘翔在世人面前更立体,不仅仅只是一个被人追捧的“英雄”。

  “姚明与刘翔是中国体育界迄今为止最大牌的明星,其他中国运动员比他们赢得过更多冠军和奥运金牌,但从来没有哪个中国运动员像他们一样,彻底粉碎中国人不擅长注重速度、力量和身高的项目这一举世深信的成见。”赖斯更愿意把刘翔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他和姚明代表了这个将会统治世界体坛的体育强国的未来。”

  >>>一个传统意义的中国人 他不只是百万富翁,不只是国宝

  当刘翔在雅典夺冠后,他的名气就像火箭般不断蹿升。知名度的提高,令刘翔肩负着13亿人的期望。

  让多次采访过刘翔的《泰晤士报》记者布洛德本特形容刘翔,他想了一会,给出的答案有些出人意料:“他不只是百万富翁”、“他也不只是国宝”。

  “我更愿意称他为,‘一个爱国而拥有美德的传统男人’。”布洛德本特说,刘翔在中国的知名度并不仅仅只是体育层面上的成功,“他在自己的项目上击败世界各地的对手,这是一项跨文化的速度和力量的竞争,而不像传统的跳水、射击和乒乓球。更重要的是,刘翔还是一位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人。”

  布洛德本特最感动的还是刘翔的家庭观念,在获得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金牌后,他赶忙跑回家,把金牌挂在祖母的脖子上,那时候她因患癌症而处于弥留之际,刘翔为了减轻她的负担用手托着金牌,这样的故事感动了中国千家万户。

  直到现在布洛德本特还记得刘翔曾经的话,成功并未使他发生变化:“是我周围的一切发生了变化。最重要的是自己去面对生活,而不是去接受生活强加给你的东西。”

  “他享受不到这个年纪的年轻人真正的生活;他有着方方面面的压力;他也有着常人没有的烦恼。不过,刘翔依然能够安心去训练,去坚持自己的工作。”布洛德本特直接地归结道,“这是中国人传统意义上成功故事的典范。”

  >>>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人 他让世界尊重中国体育

  刘翔的形象在众多外国记者眼中并不相同,但这并不妨碍《每日电讯报》女记者休·莫特亲切地称呼这位25岁的飞人为“男孩”。

  在大多数人眼里,刘翔已被比作了贝克汉姆,“的确两人有着太多相似点,英俊、充满个性、有着难以计数的崇拜者。”但这仅仅是为数不多的相同点,莫特说,“就像刘翔对我说的那样,他的生活很普通,与贝克汉姆没有任何相似,他甚至不佩戴钻石等首饰,也没有在手臂上刺上类似‘我爱北京’这样的文身。”

  回忆起当初采访刘翔的片段,莫特笑了,“他告诉我,他不需要首饰,他会给妈妈买钻石,而不是给自己。另外,文身在中国文化里不是很普遍,人们认为文身的人都是坏人。”

  刘翔让莫特对中国有了慢慢的了解,了解这个中国最炙手可热的明星,只是中国体育真实的写照,“西方人认为每个中国运动员都是调好程序的机器人,只会埋头苦练,像语音时钟一样毫无个性,这种看法在刘翔身上是完全错误的。他告诉我,一天只训练三小时。”

  “所以,在刘翔身上,我能够理解他的成功,同样我也能够顺着这种轨迹去理解中国体育的成功。”莫特说。

(责任编辑:王玲)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