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搜狐奥运
搜狐奥运-搜狐网站
奥运频道-2008北京奥运会 > 奥运新闻 > 各界奥运新闻

空调有点冷吃饭有点贵 新闻中心(MPC)真的很棒

  早报北京电 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MPC),在奥林匹克公园西侧的主新闻中心,位于鸟巢和水立方以北,清新淡雅的木色墙砖和纯净通透的玻璃外墙使得这座庞然大物看起来非常娴静。对于5600名北京奥运会的正式注册记者来说,这里将是他们北京奥运会期间临时的“家”,同时也将是奥运新闻大战的“主战场”。

  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曾经说过:一届奥运会成功与否,媒体记者最有发言权,媒体是一届奥运会成败与否的最终裁判。北京奥运会能否成功,很大一部分取决于MPC能够给全世界前来报道北京奥运会的记者们留下怎样的印象。在MPC工作几天之后,记者深切地体会到,这个史上最大的“记者之家”,真的很棒。

  在风雅颂中体会中国文化

  路透社的摄影记者马里站在MPC的二楼,捧着相机对准一道写满中国书法的墙就是一通猛拍。这位第一次来中国的记者本想趁着奥运会开幕之前的这段日子到大街上转转,探访一下让他向往已久的中国文化。但在MPC里转了几圈之后,马里惊喜地发现,这里所展现出来的中国元素,足以激发出他的创作灵感。“尽管我看不懂这些中国字写的是什么,但我第一眼就被它给吸引住了。”

  马里热情地给记者展示着他在MPC里“战斗”的收获——自动扶梯屋顶上悬挂着的雨燕风筝、墙上贴着的北京四合院放大照片、圆形拱门上印着的中国篆刻……“很美,很中国。”马里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主新闻中心的中国风情还远不止这些,这里的三层景观分别借鉴了《诗经》中的“风、雅、颂”设计而成,地下一层的主题是“风”,主要体现的是北京的风俗、风貌,那些四合院的老照片就是精心设计的“民风镜子”。一层的“雅”则用现代运动与中国传统运动的融合来体现,比如说在一幅现代游泳运动员比赛的照片旁,配着拉萨布达拉宫壁画《游泳图》的局部翻印画;而足球运动员的照片则与中国名画《宋太宗蹴鞠图》的放大图相应成趣。MPC二层是提供给各国媒体的临时家园和“前线指挥部”,新华社、路透社、美联社等世界性大通讯社均在这里“安营扎寨”,组成这层“颂”主题的元素则是一些中国的书法、绘画、篆刻作品。

  MPC的5个新闻发布厅也在二层,这些新闻发布厅分别以中国四君子“梅兰竹菊”以及松来命名。在可容纳八百人的“梅厅”前,不仅有硕大的汉字“梅”的书法标志,还有仿真中国古梅及假山造景映衬。

  记者的英文水平尚不足以向马里准确地表达“风雅颂”的含义,但从他兴奋而满足的表情中,记者相信,他开始已经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配套设施一流

  当然了,走进MPC的奥运注册记者们并不是冲着屋顶或者墙上那些中国元素来的,他们更关心的,是奥运期间在这里工作是否顺利,采访是否便捷,服务是否到位。来自德国一家网站的记者埃森在来北京之前就曾有过这样的担忧,但在亲身感受了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之后,他的担忧已经一扫而空。

  本着节俭办奥运的原则,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的装修远称不上豪华,天花板没有吊顶,漆成黑色的空调管道全都裸露在外面。在这里你也很少能看到大理石等建筑材料,房间里的柱子上只刷了一层白色乳胶漆。据了解,整个MPC的装修费用只花了几百万人民币,要放在五星级酒店,这点钱甚至都装不了一个大堂。但与简朴的装修相比,这里的工作及生活配套设施却堪称一流。

  在MPC里,银行、邮局、免费网吧、小型超市、手机充电站等生活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此外,还有拥有九种语言的语言服务区和主接待台以及失物招领处。服务台前,身穿蓝色服装的志愿者,面带笑容、随时待命。

  给记者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位于一层的文字记者工作间,这是一个上千平方米的大房间,也是主新闻中心的核心工作区域。这个大房间里安排了971个座位,90台INFO2008终端、34台电视机。在每个记者工作位上都装有网络接口和电源接口,甚至还有可以放杯子的杯架,以及防止手提电脑被盗的电脑锁。在工作间的入口处,还有一排赛时成绩发放柜,奥运会期间,记者可以在这里第一时间查询到比赛的成绩。尽管MPC已经开始了24小时运营,但由于奥运会尚未开幕因此这几天在这个文字记者工作间里工作的记者还不算太多。不过可以想像,随着奥运会开幕日的临近,这里将会越来越热闹。

  服务细致入微

  要想让来自全世界的媒体记者满意,光有一流的硬件设施是不够的,出色的服务也必不可少。

  在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最初的建造和布局上,就已经充分考虑了记者的需求。功能区布局综合了悉尼和雅典奥运会MPC设计的长处,采用楼层少、空间大的布局,这样的布局有利于媒体记者在各功能区之间流动顺畅,主新闻中心的运行能够始终处于高效率状态。这几天,记者在办理一些采访事务时,能够很方便地找到所属的部门。

  北京奥运会媒体运动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均是体育记者出身,比如来自新华社的MPC的常务副主任徐济成就是一位拥有20年体育采访经验的资深体育记者。“因为只有记者才最了解自己的同行需要什么。”徐济成这样解释说。

  每个注册记者在进入MPC时,都能领到一个“大礼包”,里面共有17件物品,虽然价格并不贵,但却充分体现了MPC周到细致的考虑。在礼包中,不仅有记者们工作中需要的电脑遮光罩、鼠标垫、无线耳机等用品,MPC更是为记者们的衣食住行都考虑得非常周到——要打电话可以使用手机充值卡;需要用餐,有麦当劳优惠券;户外采访热了,拿出小电扇吹吹风;被蚊虫叮咬了,赶快涂上止痒凝露……

  前些天记者在办理无线上网业务时的一些小事,更是充分体现了MPC工作人员的热情和细致。由于工作人员需要从一大叠预订单中找出记者的那一份,其间要花上十来秒钟的时间,接待记者的志愿者就会很周到地请记者在一边的椅子上坐下等候。很快,工作人员就找到了记者的预订单,但他并没有要求记者起身到柜台办理,而是特意从柜台里走出来,将这份预订单送到记者手上。

  努力做到最好

  当然了,任何事情都不会是十全十美的。这几天,在MPC工作的媒体也提出了不少意见,最主要的意见集中在两点:一是MPC里的空调太冷,让很多只穿着短袖的记者有些吃不消,坐着打一会字就会被冻得手脚冰凉;另一点就是位于地下一层的媒体餐厅饭菜价格惊人,实在让人吃得有些“肉痛”。一份番茄炒蛋10元,一份虾仁鸡丁40元,一根烤香肠40元,连一份普通的白饭都叫价5元,而且只给一勺,如果你胃口大不够吃,想再添点饭,对不起,再加5元。记者近几天在MPC媒体餐厅里每顿饭都得花上近100元人民币,还只能吃个半饱。

  不过对于记者们的这些意见,MPC都能迅速及时地给予回应,空调太冷是因为目前空调还处于调试阶段,等到媒体大量入驻之后,这种情况将得到改善。至于饭菜太贵的问题,就更怪不得MPC了。因为国际奥委会规定,为注册记者提供的餐饮必须收费,而且价格还得由奥运会的餐饮供应商——国际餐饮公司决定,可以说已经与国际价格接轨。奥运会主新闻中心虽然无法改变餐厅的菜品和价格,但在接到记者们的意见后,他们也做了一些改进,比如说在每天的上午和下午各设置一次专门为注册记者提供的免费茶点,这在奥运会历史上是没有的。

  在听到这样的解释之后,虽然在MPC里的记者们每天还得为“温饱”问题发愁,但至少在心里还是暖洋洋的。因为记者们从这些满意和不满意中,已经看到了北京奥运会组织者在“善待媒体”上作出的努力。“我们的场馆是一流的,我们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也要达到一流。让我们的MPC成为高水平、有特色的北京奥运会的一个亮点。”北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部长孙维佳说。 特派记者 刘晔

  

(责任编辑:zhangxu)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