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搜狐奥运
lenovo搜狐奥运
奥运频道-2008北京奥运会 >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 开幕式表演

“机密”背后的故事 航天技术让主火炬万无一失

  “如何点火”是历届奥运会开幕式最令人期待的“最高机密”。

  如果把奥运会比作一场视觉盛宴的话,那么开幕式就是这场饕餮大餐之前让人回味无穷的开胃菜。而一个开幕式能否举办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是否有一个独具匠心的点火仪式能够让人记忆深刻。

  8日晚的点火仪式成为了奥运历史上一个永恒的瞬间。精彩的背后融汇了载人航天技术的一份力量。主火炬设计难度不亚于航天发射场,高科技的添加,让直径3米多行程11米多的主火炬运控误差不到2毫米。

  “李宁的努力态度非常感人”

  在星光点点、如同浩瀚银河的“鸟巢”中,“体操王子”李宁腾空而起,伴着皎洁的明月,在“空中跑道”上踩着“祥云”,用手中的火炬缓缓照亮了“祥云画卷”,将奥运圣火在世界角落传递的感人瞬间一一重现,而人类的奥运之梦也随之展开。

  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9日说,选择李宁点燃火炬是有特殊条件的。张艺谋说,点火方案确定以后,面临着选择一个合适的人选问题。当时希望找到一名曾经获得过崇高荣誉的退役运动员,而且必须是有体操和技能上的基础。经过国家体育总局的推荐,最后选择了李宁作为主火炬手。

  张艺谋说,李宁的努力态度非常感人,在空中做一遍全套动作要经过500米、历时3分零10秒,一般需要休息一小时才能上第二次,“有时我们都下班了,在空中看到一个小小的身影,就是他一个人在那里练习”。

  火炬经受航天“吹风”试验

  从上空俯瞰,主火炬的外形像是一个音符。这个看似简洁的符号,工程实现起来却难乎其难。

  2007年10月,主火炬开始设计。作为火炬塔项目的负责人、总装设计院专家郑志荣心里也犯嘀咕:这样形状的一支火炬,能否稳稳地站在“鸟巢”顶部?

  他和他的团队,决定借鉴神舟飞船的验证方法,将主火炬请进大型风洞,做一做“吹风”试验。

  2007年底,第一支1∶20的主火炬模型由于燃气管道部分太小,无法表现受风情况下的气流变化,试验失败。紧接着,第二支1∶15的主火炬模型又造了出来。火炬塔团队对模型的各种姿态进行风载荷试验,站立、平躺、侧身……结果显示,主火炬的结构设计是安全可行的。

  火炬运控误差不到2毫米

  除结构验证外,主火炬的驱动系统设计,也使用了相关的航天技术。为了确保精确定位,主火炬驱动控制系统采用智能化设计。在火炬塔运行的几个关键部位,专门布设监测仪器,实时反映设备运行状态。根据反馈信息,控制系统能够自动调整设备运行方向、速度。直径3米多、行程11米多的主火炬,运行控制误差还不到2毫米,精确度达到万分之二。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张小平摘中国第51金

视频集锦更多>>

  • ·中国女乒张怡宁/郭跃做客
  • ·中国女子链球铜牌 张文秀
  • ·蹦床美女帅哥何雯娜陆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