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是人类的神经中枢
我觉得我的路径基本上还是沿着一种奋斗的、走上成功的儒家思想,地球上凡是存活下来的文明都是号召人们勤奋上进的
10年前也是觉得自己都30岁了还没有作为,所以才毅然决然一定要回国。过去10年我做了相当大的努力,名和利这两点的满足算是对我的肯定,我实现了目标,而我的专业物理又是探究物质世界本原的科学,在不同的文化比较,科学知识影响下,我产生了我自己的哲学
主持人:1984年出国留学,10年之后回国创业十年,两个十年您觉得对您个人的性格和思维有没有发生改变?
张朝阳:有很大的变化。我的成长是在中国、部分经历了文革,中国的思想体系是儒家文化的体系,但又有马克思主义革命的特点、阶级斗争的特点,综合结果就是一种激进的、努力的、勤奋的特点,每个人都想功利的实现。
我觉得我的路径基本上还是沿着一种奋斗的、走上成功的儒家思想,当然西方的文化也是很成功的,因为地球上凡是存活下来的文明都是号召人们勤奋上进的,这点在中国人和犹太人身上体现得最为鲜明。
主持人:这两个民族都是最聪明、最勤劳的。
张朝阳:是啊,所以10年前也是觉得自己都30岁了还没有作为,所以才毅然决然一定要回国。过去10年我做了相当大的努力,名和利这两点的满足算是对我的肯定,我实现了目标。而我的专业物理又是探究物质世界本原的科学,在不同的文化比较,科学知识影响下,我产生了我自己的哲学。
主持人:现在有这样的一个现象,美国的一些团体呼吁把达尔文的“适者生存”自然进化论从学生课本里剔除出来,为什么呢?因为信息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在这样的信息冲击下,人们已经越来越不安全了,处于焦虑之中,人开始思索人的存在和外界社会进化的关系。
在这样的情况下,您觉得互联网会社会里,人处在什么位置?将来3G起来之后,可能每个人在无处不在的网络里面是无处遁形的,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信息社会又会是个什么格局?
张朝阳:我觉得具体到互联网,一个是互联网语言暴力的问题,一个是个人隐私的问题。语言暴力问题我在几个场合都讲过,用新的眼光看待互联网、看待个人信息,看待不同地方出现的内容的可信度问题。网上出现的内容可信度和寻找发言者的成本成反比,找这个人的成本越高,这个话越不可信,一个论坛上一个帖子是不可信的,因为这个发言人是人是鬼都不知道,大家有时候往往把铅印出来的东西都认为是可信的,但显然不是。
还有很多问题,比如现代社会随时随地都有大量的电子邮件、大量的短信,社会网格的交流成本已经没有时间的变量了,比如说在没有电话的时候,你要知道一件事可能一封信三天以后,所以我们每天就知道一两件事,我们就到信箱里面拆一两封信;现在互联网的发达,我们可以同时和几百个人、上千个人联系,这几秒钟可能是这个信息,下几秒钟就是别的信息。
主持人:咱们在上次访谈当中谈到过,互联网使人类知道了越来越多的信息,带给大家的不仅仅是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另外对于构建这个社会、构建个体对世界的认知都会有很大的影响,而这种趋势也确实越来越明显,“边界”的外延在不断被扩大。
张朝阳:以前在信息社会没有到来的时候,我们的边界是一个城市的边界,是一个我们到一个地方逃遁的底线,现在的边界变成我们最后一道防线,人只是一个个人,个人在某个时间里面是否允许不受周围的侵袭,决定于我们的手机是开还是关,我们的电脑是开还是关,我们是允许他过来还是不允许过来,我们是不是允许信息来侵犯我们,这时候边界变成了最后每个人的决定。
(责任编辑:龚伦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