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的最后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都灵冬奥会的预算总额居然出现了近1亿美元的赤字。“奥运会出现了两极分化。”美国《华盛顿时报》评论说。
在记者蒂姆·雷姆克名为《都灵奥运会活在北京的阴影之下》的文章中,他说:“都灵冬奥会已经被冠上了‘静悄悄’的名头,大部分是因为赞助商都把目光投向了2008年的北京,试图进入他们没有踏足过的中国市场。 ”
蒂姆认为,北京奥运会将是奥运史上“最赚钱、参与者也最多的奥运会”。据称,北京奥运会将从众多的赞助商身上收到超过10亿美元的赞助数额——两倍于雅典奥运会的赞助,甚至还是都灵冬奥会总预算的2/3。而都灵冬奥会官方现在还在试图售出100万张门票。据统计,即使这些门票全部如数售出,这届冬奥会也将是1992年法国阿尔贝维尔冬奥会以来观众人数最少的一届。2002年的盐湖城吸引了近150万名观众。而北京奥运会“很可能吸引创纪录地吸引1000万名观众。”蒂姆说。
作为美国2006、2008两届奥运代表团的赞助商之一,美国银行发言人乔·古德说的话很能代表其它国际大商家的心声:“2008北京奥运会让商家们垂涎欲滴,因为那是一个正在疾速发展的市场。机会无限多。”
古德说,美国银行既可以通过对美国队的赞助来吸引国内客户,又能通过2008北京奥运会来推进它与中国建设银行之间的合作。本届冬奥会的主赞助商之一,Visa国际信用卡组织也坦承自己对两年后的渴望。“奥运会打开了中国的大门,”Visa高级副总裁迈克尔·林奇说,“我们简直不敢想象如我们这样的公司以后在中国的发展潜力。”
由于运动项目的单一性及其他因素,冬季奥运会与夏季奥运会的比较向来都不是一个级别,不过,离2008年北京奥运会还有两年,都灵冬奥会受到的影响显然大了一点。“都灵冬奥会在2月一结束,你们就能看到前所未有的对北京的关注。”体育市场管理集团的首席执行官简·卡茨夫说。
★王尧 (责任编辑:钱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