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岁的李佳军是中国短道速滑队资历最老的运动员。从1981年短道速滑项目引入中国,李佳军便和这个项目一起成长至今。25年的冰上生涯中,李佳军13次参加世锦赛,四次参加亚冬会,四次参加全运会,如今他又要第四次出征冬奥会,这在中国冰雪界绝对是个纪录。 记者昨天电话连线这位冬奥“四朝元老”,他稳健中透着成熟和坚定:“这次我还是要以巧取胜吧。”
盐湖城冬奥会后,李佳军曾经想过退役,然而对短道速滑的热爱,自己追求完美的性格以及对中国短道速滑队的责任感,让李佳军最终选择了留下。但四年以来,中国男子短道速滑队并没有像女队那样新人辈出,李佳军依然是在独撑危局。在整体实力不占优的情况下,李佳军即将在20天后开始的圆梦之旅,依然是困难重重。
不过,多年的征战让李佳军早已拥有用平静的心态迎接挑战的能力。他说,第一次参加奥运会,那时的他并没有紧张,只是觉得能够发挥出水平就可以了。之后的两届奥运会,李佳军都具备了争冠的能力,但短道速滑项目的偶然性和戏剧性一次次让李佳军与金牌失之交臂。尽管为中国男子项目填补了冬奥会奖牌的空白,但无缘金牌的遗憾也延续至今。“比赛比得多了,我都没什么感觉了。训练和心态都还正常吧,踏踏实实地去比就行了。对于我来说,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李佳军承认,此次出征更多的困难来自于自身。“以前到国外比赛倒时差都不是什么问题,现在年龄大了,每次倒时差都像生了一场大病。”都灵冬奥会,李佳军将参加包括500米、1000米、1500米以及接力在内的全部男子项目比赛,而高密度、大强度的赛程安排对他是一个极大挑战,“1500米比赛一天要赛5轮,1000米比赛一天要赛6轮,密度太大了,最大的困难是保持好体力。”不过,李佳军依然是中国男队训练最努力的队员之一,对于自己的优势他也非常清楚,“我虽然年龄大了,但我保持了原有的实力,这段时间技战术抓得也比较多,在都灵争取减少失误,用经验打比赛。”
如今,李佳军的老对手都已悉数退役,以美国选手阿波罗为代表的新一代成长迅速,“都灵冬奥会他们都会放开了打,不过我想他们之间也是一个相互制约的关系,到时候我还要以巧取胜吧。”
(责任编辑:乐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