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英婕都灵报道 也许从2005年8月6日,赵宏博在云南昆明跟腱严重受伤那一刻开始,2006年2月13日的都灵帕拉维拉体育馆就注定会是中国双人滑让全世界为之动容的地方。中国人又一次和冬奥会的花样滑冰金牌擦肩而过,但张丹的名字却将永远成为帕拉维拉体育馆和都灵冬奥会最深刻的记忆。 一个看起来异常柔弱的中国女孩,却用自己非凡的坚强和毅力,和自己的搭档一起,完美地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的真正含义。
这一夜,被中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肖天有些夸张地形容为“完美之夜”;被中国花样滑冰队总教练姚滨称之为“最残酷的一夜”;但对于年轻的张丹而言,这个晚上所发生的一切,足够她用一辈子去回味。
排在倒数第二位出场的俄罗斯选手托特米安妮娜/马列宁,以一套极其成功的动作使自己的总分达到了204.48这样的高分,历史上只有申雪/赵宏博曾经得到过一次206分,但那次是在北京的世界花样滑冰总决赛中,是在中国人的主场。这个分数对于尚显稚嫩的张丹/张昊而言,是那样的高不可攀。金牌此刻其实已经属于了托特米安妮娜和马列宁。但倔强的张丹却不这么认为,上场之前她狠狠地摇了摇自己的脑袋,平日里安静的她如此激励自己,没有人看到过。赛后就连托特米安妮娜都说:“上场之前,他们看起来像一对战士。”
《龙的传人》终于在帕拉维拉体育馆内响起,张丹和张昊携手向自己最向往的目标滑去,他们面对的第一个挑战就是“抛四周”。张昊用力将搭档高高抛起,张丹在空中用身体美丽地旋转着。但落冰的一刹那,她脚下一滑,左腿膝盖重重地砸在了冰面上。张昊习惯性地在动作失误后,向搭档滑去,并伸出手去拉张丹起身,准备继续比赛。但张丹痛苦的表情,让张昊意识到事情不妙,他只能扶着张丹滑向场边的教练和队医。
看着张丹的伤势,场外的教练姚滨、陈晓飞以及队医纪春楠都向她摆手说:“不要再比了。”但倔强的张丹用力蹬了蹬自己受伤的左腿后,坚持要留在场上滑完最后的比赛。队医小纪连忙为张丹进行紧急处理,一分多钟后,《龙的传人》的音乐声再次在帕拉维拉体育馆内响起。
张丹事后回忆说:“这次比赛对于我们俩是无比重要的,我只想继续回到场上,将剩下的表演进行完。只要我的腿没断,还能继续滑下去,我就要完成比赛。”
此刻,现场的6000多名观众几乎都站了起来,他们用掌声伴随着张丹和张昊的表演。因为腿的问题,张丹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每一个动作都已经无法像过去那样高规格地完成了,但她却努力坚持着,坚持着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去完成每一个动作。
健硕的张昊,此时也尽可能用自己有力的胳膊拉住张丹,减轻张丹滑行时的难度。“我比到最后的时候,当时胳膊已经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做最后一个托举的时候,几乎已经用完了自己最后的一丝力量。但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为了小丹坚持下去。”张昊赛后对记者说。
比赛终于结束了,全场观众对这对中国选手报以了比冠军更为热烈的掌声,已经有不少人为张丹的坚强热泪盈眶。张丹吃力地走出冰场,面对恩师姚滨,她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对不起教练,我没能完成夺金的任务。”姚滨此时无言,但他的眼眶一下子就湿润了。
全场都被张丹的坚强感动了,他们的动作和比赛中的表现,并不足以拿到一枚银牌,但裁判们用自己的感情,将这枚中国花样滑冰历史上的第一枚银牌,送给了这对顽强的中国年轻人。
“今天我们没能拿到金牌,但四年后的温哥华冬奥会,我们会用金牌来再一次向全世界证明中国人的力量。”张昊严肃地说。龙的传人是坚强的,是不屈不挠的,张丹和自己的搭档在都灵冬奥会的赛场上,用自己的坚强和勇敢,证明他们是一对真正的“龙的传人”。 (责任编辑:拉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