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以一台短短两个半小时的表演,为长达16天的奥运会比赛进行总结,饱含主办国所有文化、艺术、人文等因素,同时还要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弘扬奥林匹克内涵,其背后的工作是非常庞大和复杂的。我们在享受这台视觉盛宴的同时,很难想象幕后到底包含了多少工作,仅仅是一组数字,就已经令人叹为观止。
由于闭幕式有20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出席,整整比上届盐湖城冬奥会多了40个国家和地区,无论是场地的搭建,还是入口的设计,都进行了专门的安排。整个闭幕式用了大约40吨钢材,舞台占地6000平方米。还搭建了6700平方米的更衣室和配套服务区,后台更是达到了10000平方米。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在短时间内快速进场参与表演,后台通向舞台的通道设计得非常宽大,最高处距离地面26米,遮盖它的帘子达936平方米。
据组委会介绍,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门帘了。据组织者介绍,参加表演的志愿者中,最小的年龄只有6岁,最大的已经82岁高龄,而总数达到了6100人。组织者当初挑选出这些志愿者,就整整用了180个小时,彩排和培训又花去了720个小时,在这期间,这些志愿者喝掉的茶水就达15000升。而维持整个表演的技术人员有500名,创作人员和制作人员240名,他们在正式表演前已经工作超过了15000小时,进行了8500次工作会议,绘制了10000万张草图和透视效果图。表演还包括122名艺术家、120位司仪。同时还有类似拍摄电视剧时现场副导演角色的175名工作人员,分布在体育场观众席的各个显要位置,专门负责调动现场观众的情绪。他们引导观众使用组织者在每个座位上为观众准备的银色反光面料小包裹。这个小包裹里,除了有为观众们寒夜安坐观看节目准备的温暖小坐垫、配合表演营造雪场景色的白色雨衣、营造夜空星光用的手电筒,还专门准备了小丑面具。工作人员引导观众适时使用其中的每一件道具。
在道具布景方面,晚会的消耗十分惊人。表演者需要使用500套滑冰装、5500双各式各样的鞋、6500套艺术服装。营造主场气氛的烟火和火焰喷射装置达到了2960个,需要消耗整整两吨火药,有30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摆弄这些火器。灯光照明同样在渲染气氛方面不可或缺。场内有整整20个聚光灯、650个发光二极管、800个移动灯,电缆线总长达到了100公里,消耗6000千瓦电力。此外还要提供能源,保障24120个信息传输频道的畅通。
都灵冬奥会的闭幕式无疑是成功的,正是由于幕后工作人员默默无闻地工作,进行了大量的保障和准备,这台表演才能够如此成功。(本报今晨都灵专电)特派记者李远飞
实习编辑:杨嘉懿
(责任编辑:奔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