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选取中国一种文字作为奥运会体育图标的话,那么只能是篆体。它将很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在昨天接受上海东方早报记者专访专访时,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申小龙直接明白地阐明了他的观点。
早报记者:北京2008年奥运会体育图标以篆字笔画为基本形式,这是为什么?
申小龙:在篆体之前,中国文字都是象形文字,它单纯用形状来告诉你它的意思。篆体之后,中国文字经历了“隶变”,那些弯的笔画都变成了直的,形声字开始大量出现,汉字的记音性逐渐增强,表意功能逐渐减弱。也就是说,篆体是距离现代最近的象形古文字。
而跟甲骨文和金文比起来,篆体又更加丰富和规范。因为甲骨文是刻在甲骨上,金文刻在铜器上,这些都限制了文字的发展。而从篆体开始文字就是用毛笔写的了。
所以如果要选取中国一种文字作为奥运会体育图标的话,那么只能是篆体。它能最完美地达到中国文字“形”与“意”的和谐与统一。
早报记者:可是我们看到图标表现的都是现代运动,这些运动在篆体的年代还没出现。
申小龙:其实像排球、羽毛球这些图标中,用一个点来表现球的情况在篆体里面很早就有的。这些图标采用的就是甲骨文、金文中的造字方法,即画两画,然后让你来联想它的意思。
早报记者:那么这样的文字怎样才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呢?
申小龙:在中国文化中,文字是一种象征符号。而在西方,文字是一种工具化的符号。中国文化是观物取象的,用意象来思维,并且中国的历史、地理等因素都决定了这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是封闭的,文字可以复杂。所以中国的文字,是一种传承文化的符号。
(责任编辑:海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