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的每一天(九)
奥运会第九天
在历届奥运会的第九天,中国选手获得过九块金牌——
1984年,体操马燕红;
1988年,跳水高敏;
1992年,柔道庄晓岩、体操李小双;
1996年,跳水伏明霞;
2000年,乒乓球王楠;
2004年,乒乓球马琳和陈杞、羽毛球杨维和张洁雯、举重唐功红。
其中的故事很多,选几个早年的、大家不太熟悉的故事给您讲吧——
1, 马燕红
如果有人说中国的奥运会金牌历史是从马燕红开始的,您可千万别说这个人胡说八道!
从1949年10月新中国诞生到1979年10月中国重返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其间一共三十年,中国运动员总共赢得了三十个世界冠军,其中二十九个是乒乓球,一个是速度滑冰(罗致焕,1963年,日本长野)——这三十个世界冠军里除了速度滑冰是冬奥会项目以外,乒乓球当时是非奥运会项目。
1979年12月,刚刚回到奥林匹克大家庭的中国就收获了第一个奥运会项目的世界冠军,马燕红在世界体操锦标赛上和前民主德国选手格瑙克并列高低杠金牌——这件事,在我看来除了马燕红的实力以外,多少有给中国“送礼’的意义吧?
1984年,由于以前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抵制洛杉玑奥运会,马燕红的高低杠实力是参加奥运会选手中实力最强的,她的夺冠自然在情理之中。
可惜,虽然马燕红的两次夺冠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当时中国体育的最高奖项“十佳“评选中,她两次均名落孙山。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假如马燕红参加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的话,她将是金牌的有力争夺者,从理论上和赛程上说,她成为第一个夺取奥运会金牌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
2, 高敏
1988年奥运会,高敏以绝对优势夺取金牌。
中国跳水虽然在七十年代末已经被视为和苏联、美国、东德比肩的世界跳水“四强“之一,并且从1981年世界杯开始有世界冠军入帐、1984年周继红赢得奥运会金牌,但是中国跳水的真正崛起是在1986年的世界锦标赛上(1984年奥运会毕竟是一次”不完整“的奥运会),当时高敏和陈琳赢得了金牌(陈琳后来因为受伤没能参加1988年奥运会,但是她在教练员岗位上成绩卓著,奥运会冠军李娜的启蒙教练就是陈琳)。
从1986年开始,高敏赢得了几乎所有比赛的胜利,她连续三年被评为“世界最佳跳水运动员”,以至于在国际上留下了“和高敏同一时代的女运动员是一种悲哀”的说法。
在1988年奥运会的女子跳板比赛中,在高敏出场之前,中国选手李青的卓越表现,已经确保了中国选手赢得这块金牌,可惜随着高敏的最终夺冠,李青这个名字已经被很多人淡忘了。
李青是湖北人,“银牌李青”后来和谭良德结合(谭良德连续三次赢得奥运会银牌,是中国奥运会历史上获得银牌最多的选手之一,也是在奥运会历史上“金牌”运气最差的中国运动员),并且追随谭良德一起到广东发展。她去广东的时候从老家湖北带去了几个相当于“陪嫁”的小运动员,其中之一就是奥运会冠军胡佳。
3, 庄晓岩
说到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庄晓岩的那块金牌,不能不提到刘永福这个名字。
刘永福是辽宁柔道队的总教练,他培养的运动员连续四届赢得奥运会金牌(第一次是李忠云,她在1988年奥运会获得了表演项目金牌;第二次是庄晓岩;第三次是孙福明;第四次是袁华),这也是中国奥运史上的一个记录。
可惜,虽然辽宁柔道不断为忠骨体育贡献佳绩,但是在雅典奥运会上,孙福明没能继续这个记录——就像中国跳水的女子跳台,也是在连续四次蝉联奥运会金牌之后失手于悉尼)。
写到这里,我发现文章的篇幅又长了,只好“草草收场”——中国奥运会历史上的难忘故事和精彩瞬间,实在是太多了。
(责任编辑:小婧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