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6月26日,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题口号发布仪式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仪式并发布了“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的主题口号。
晚8时15分,在全场来宾的热切期盼中,李长春宣布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是“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话音刚落,全场掌声雷动,覆盖在主题口号上的朵朵向日葵缓缓升空,“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呈现在世人眼前。中国移动在第一时间向全国发出口号短信,现场大型电子屏幕上不时出现各地人们收到口号短信时的微笑画面。掌声、欢呼声和口号宣传歌曲声交织在一起,将口号发布仪式推向高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主持仪式并致辞。刘淇说,这一主题口号表达了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共有美好家园,共享文明成果,携手共创未来的崇高理想;表达了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正在大步走向现代化的伟大民族致力于和平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坚定信念;表达了13亿中国人民为建立一个和平、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的心声。
国际奥组委主席罗格专门致电北京奥组委,对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的发布表示祝贺。他说:“北京奥组委提出的2008年奥运会主题口号抓住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国际奥委会对此感到欣喜。”
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题口号征集活动是今年1月1日开始的。在短短1个月的征集期内,共收到应征口号总数达21万条。应征信件来自我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以及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古巴、挪威、巴西等国家的海外华侨和国际友人。口号除大量使用中文、英文外,还有不少使用了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语种。
据悉,北京奥组委决定并有关方面批准,“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既是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题口号,又是第13届残奥会的主题口号。第三届北京2008奥林匹克文化节开幕式与本次口号发布仪式同时举行。
口号解读一
含义:口号蕴含天人合一
北京奥组委表示,“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集中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和普遍价值观——团结、友谊、进步、和谐、参与和梦想,表达了全世界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追求人类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
北京奥组委认为这个主题口号深刻反映了北京奥运会的核心理念,体现了作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的核心和灵魂的人文奥运所蕴含的和谐的价值观。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和谐发展是我们的梦想和追求。“天人合一”、“和为贵”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关系的理想与追求。和平进步、和谐发展、和睦共处、合作共赢、和美生活是全世界的共同理想。
这个主题口号文简意深,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北京奥组委认为,英文主题口号(One World One Dream)句法结构具有鲜明特色。两个“One”形成优美的排比,“World”和“Dream”前后呼应,整句口号简洁、响亮,寓意深远,既易记上口,又便于传播。中文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中将“One”用“同一”表达,使“全人类同属一个世界,全人类共同追求美好梦想”的主题更加突出。
口号解读二
征集意义:口号体现举办理念
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百余年历史中,历届奥运会的主办城市都拥有各自的举办理念,而口号则是一届奥运会举办理念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口号将理念浓缩为一句简短有力、容易记忆的话,它往往具有较强的视觉表现能力,富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并能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广泛接受。
各届奥运会都为自己精心设计了动人的奥运口号,并使其广泛传播,深入人心,使其成为奥运会各种文化活动、视觉设计活动(场馆建设、文化活动、形象与景观、开闭幕式等)的创作依据。尤其是近几届奥运会,口号已同会徽、吉祥物等成为展示每届奥运会精髓的核心载体。
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从文化奥运的理念延伸出口号: Friends Forever(永远的朋友)。
2000年悉尼奥运会从绿色奥运的理念概括出口号:Share the Spirit(分享奥林匹克精神)。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其举办理念是展示奥运人的精神,给大众以激励,并提出了Light the Fire within(点燃心中之火)的口号
2004年雅典奥运会从“遗产、人本、参与、庆典”的理念归结出Welcome Home(欢迎回家)这一口号。
口号解读三
发布幕后:“新北京 新奥运”退休
6月26日,随着“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口号的诞生,北京申奥口号“新北京 新奥运”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光荣“退休”。
参与了北京申奥全过程的国际奥委会委员、北京奥组委顾问何振梁说,申奥口号的作用,通过2001年7月13日的成功申办而圆满达到。申奥口号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在已圆满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举办日子越来越近,“新北京、新奥运”这一申奥口号继续使用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责任编辑:哆啦(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