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24日电(记者张薇)当世界各地的体育健儿为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北京奥运会新闻,北京奥运会说吧)挥汗时,众多的电视工作者也在为奥运报道冥思。“以量服人、以质取胜”成为北京奥运转播的关键词。
在24日举行的2006年体育电视国际论坛上,中国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孙玉胜面对诸多国内外同行率先表露“雄心壮志”,称央视将充分利用奥运品牌的资源和东道主优势,全方位、多渠道地使2008年奥运会报道尽可能地“最大化”。
孙玉胜说:“2008年奥运会是夏季奥运会第三次在亚洲举行,零距离、零时差地报道奥运会,对我们而言机会难得。”至于实现报道“最大化”的目标,他表示中国的优势就是拥有庞大的电视人口。“中国有3到4亿台电视机,拥有大约10亿的电视观众,占全世界电视观众人数的四分之一左右。”
与此同时,BBC(英国广播公司)体育部大型项目总监高登通过报道时长的比较,透露了BBC在北京奥运会时的“野心”。亲历7届夏季奥运会、6届冬季奥运会的高登说:“2004年,BBC对雅典奥运会的报道时长为1250小时,而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我们的报道时长将达到2700小时。”当然,伦敦奥运会时占据主场之利的BBC还会再接再厉,“在2012年实现奥运报道时长4000小时的目标。”
一边追求量,一边还要重视质。高登强调,体育节目制作中利用最新、最尖端的技术和转播手段,合理地将重点分配给不同的目标项目并展现给观众非常重要。央视体育中心主任江和平则以北京奥运会报道为例,表示央视投入的6个开路频道届时都将有不同侧重,“比如CCTV-1会覆盖所有中国选手夺金项目,CCTV-5是全面展开报道的奥运频道,高清频道将汇集奥运期间的所有精华……”
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坦言,体育发展由其功能和自身魅力所决定,但与传播密切相关。电视的普及无疑对体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论坛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办,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亚洲有线与卫星电视广播协会组织共同承办,中视体育推广有限公司协办。 (责任编辑:王海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