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残奥会赛事志愿者招募计划终于启动了,由于在参加女垒世锦赛的报道,专门负责志愿者报道的我却没能亲眼见证,大有点“恋人结婚了,对象却不是我”的感觉。
看着赛场中的志愿者,我知道他们当中许多人和我一样,因为女垒世锦赛不能在第一时间关注志愿者的招募信息,我也知道其中有很多人都期望能够在奥运会中再次体会做赛事志愿者的感觉。
《竞报》50万份“志愿者《号外》”出现在北京的各主要人群聚集区和交通主干道沿线,自然也出现在女垒世锦赛的赛场。这份《号外》详细介绍了志愿者的报名办法、报名电话、报名表格、报名咨询点以及志愿者通用政策,使读者对志愿者报名细节一目了然。这样一份资讯当然要送给正站在志愿服务第一线的人们,我和同事们在志愿者中发放《号外》,很快《号外》所剩无几。
晚上,就在刚刚我正开始写手记的时候,一位志愿者径直向我走来,我不免回头看看,身后就是窗户了,转过头来,略显羞涩的志愿者问我:“您是竞报记者吗?”看我点点头,他接着说,“您那里还有志愿者的号外吗?”我一时间笑了起来,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把压在书包下面的几份“珍藏”拿了出来,“您能给我四份吗?”我如数拿出相应份数,递给他。他如获至宝地打开浏览,并向我询问相关的问题。临走,留下一个微笑,“我天天在这里,需要帮忙请说话。”这就是志愿者,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帮助别人。 (责任编辑:京城网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