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操的时候,李老师与学生笑谈
本报9月8日报道 《清华学生发起微笑倡议》后,对外经贸大学的志愿者很受启发,并做了一次特殊的“微笑调查”———
从今天起,对外经贸大学将有150名学生志愿者为在京召开的“世界水大会”从事志愿服务。该校国际商学院的大学生黄耿是这个志愿服务团的副团长,昨天,在看了本报报道的《清华学生发起微笑倡议》后,他很受启发,并在参与服务的志愿者中实地做一次“微笑调查”,调查保持微笑的难度。
“3米微笑,1米打招呼”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这150名大学生志愿者全部来自国际商学院。作为副团长,大四学生黄耿成了同学们的取经对象。“我们买来了金正昆教授在‘百家讲坛’上讲授国际礼仪的光盘,我也给同学们介绍了一些基本常识和为国际会议提供服务的经验,比如‘3米微笑,1米打招呼’。这个3米微笑的分寸把握就需要练习:笑容要发自内心,友善,又要自然从容。我和大家练习了好一会儿呢。”
黄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看了《清华学生发起微笑倡议》的报道后,很有同感。他说,也许是由于年轻人的腼腆,就像我们总羞于对父母说“我爱你”一样,我们也经常羞于对陌生人主动表达善意。但如果有人带头,微笑不是一件难事,而青年志愿者在这方面应该带头。“这次志愿服务培训时,我们就曾商量着要做个试验,看大家很忙、很累的时候仍然保持微笑,是不是一件难事。”
提前演练实践微笑
昨天,黄耿和志愿团的会务组、注册组的共60名大学生志愿者来到举办第5届世界水大会的饭店提前一天进行实地演练。黄耿把这当作了进行微笑调查的一个机会。他决定做一名“观察员”,考察志愿者们在演练过程中是否能始终保持微笑。
在饭店大厅,他们把前台迎接、引导、分类注册都按实际需要演练了一遍,现场演练的整个过程中,黄耿和同学们都在互相提醒:“微笑!即使弄错了的时候也要保持微笑!”
演练进行了一整天,从上午10点到下午5点,不仅演练了从在前台迎接来宾并引到分类注册的台前,然后发放材料和房间钥匙等服务,此外还演练了解答来宾的各种提问,并用英语回答。其间只在中午休息了一个半小时。黄耿告诉记者,他的“微笑调查”分三次,上午刚刚上岗的时候、午饭之后、接近演练结束大约4点钟的时候。他发现,状况最好的时候是午饭之后刚刚上岗的时候,几乎60名志愿者都能做到面带微笑地服务;最不好的时候是上午刚上岗时,一度比较忙乱,特别是遇到复杂情况的时候,笑容就消失了,粗略统计也就不到20人勉强保持笑意。
“微笑调查”今天继续进行
黄耿告诉记者,在国际大型会议上当志愿者是非常累的,每天都要忙到后半夜,平均每天只能睡5个小时,白天工作时神经紧绷,担心出错。“一开始我以为累了的时候会笑不出来,但后来我发现,如果不把微笑当作任务,而是生活常态,那么保持微笑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今天起,黄耿和他的150名同学就要全部上会了。他计划在会议期间继续做观察式的“微笑调查”:“我委托我们的培训部长暗中观察同学们的精神状态,是精神饱满微笑得体,还是疲劳后的面无表情。每天分3次进行观察:上午、下午、晚上9点各一次。”这个调查当然是不记名的,黄耿说,调查结果对今后的志愿者培训将是非常好的参考数据。 (责任编辑:小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