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名将
奥运马拉松首位亚洲冠军
孙基祯:被韩国体育界誉为“马拉松英雄”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韩国奥委会和联邦德国奥委会一直就一件搁置了几十年的悬案进行磋商。其中的来龙去脉并不为外人所知。直到在1986年8月17日举行的“纪念柏林奥运会50周年大会”上,联邦德国奥委会主席维利道默把一个古希腊骑士青铜头盔交到一名74岁的老人手里,头盔上刻着老人的名字——孙基祯。这个因惹恼了当时日本殖民者而被扣押的冠军奖品,半个世纪后终于重归主人怀抱。
孙基祯领奖时挡住日本国旗的举动,惹恼了日本统治者
“耻辱之名”参加奥运
1912年在朝鲜新义州出生的孙基祯,从小就显示出在长跑上的天赋。进入大学后他更是一发不可收,获得过多项中长跑比赛的冠军,甚至在1935年还创造了马拉松的世界最佳成绩。但在1936年,朝鲜半岛已经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为了实现参加奥运会的梦想,孙基祯必须与另一位朝鲜选手南顺永一起参加日本的奥运选拔赛。在向筹备会报名时,两人都被迫使用日本名字,但孙基祯当时小有名气,每当有人要求签名时,他都还是用韩文来签。
亚洲人首获奥运马拉松冠军
1936年8月9日下午3点,柏林奥运会马拉松比赛开始。上届冠军阿根廷人萨瓦拉为了卫冕,提前一个月就来到柏林练习。比赛一开始他就展现出过人的实力,领先跑过折返点。孙基祯一直紧跟其后。在跑过25000米时,萨瓦拉的体力逐渐不支,步子越来越沉重。31000米时孙基祯和英国选手欧内斯特·哈珀甩掉了萨瓦拉。最终,萨瓦拉因前半程速度过快,力竭离场。还剩4000米,孙基祯越跑越勇,拉大了与哈珀的距离,第一个跑进体育场,到达终点时成绩是2小时29分19秒2。一个新的马拉松最好成绩诞生了!亚洲人第一次成了奥运会马拉松比赛的冠军,他也是奥运史上第一个跑进2小时30分大关的马拉松运动员。
领奖台上遮住日本国旗
但是,孙基祯登上领奖台时却毫无胜利的喜悦,他的脸上流露出一种难以名状的悲哀。当时自己虽然是朝鲜人,但在比赛时却必须代表日本。这让他感到十分屈辱与痛苦,这位本该为金牌自豪的冠军,深深地低下了头,用手里捧着的一盆颁给冠军的月桂树挡住了自己运动服上的日本国旗标志。这样一个瞬间被一名德国的摄影记者按下了快门。孙基祯这个举动惹火了日本统治者,孙基祯的冠军奖品——一顶古希腊骑士青铜头盔随后被柏林奥运会组委会扣下,藏进了柏林的一家博物馆里。
后来,《东亚日报》在刊登这张照片时,故意把孙基祯身上的日本国旗遮盖掉,换成太极旗,以表达对日本殖民统治的抗议。为此,8名相关人员被送进监牢,《东亚日报》也被勒令停刊9个月之久。
爱国精神感动对手
“孙基祯无论对谁都断然表示自己不是日本人而是韩国人。”美国选手约翰·A·凯利清楚地记得孙基祯热血沸腾的爱国精神。“孙基祯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们经常一起在柏林市内开心地练跑步。我曾对孙基祯说‘你很坚强’,最终他夺得了冠军。”凯利回忆起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
凯利曾在1935年和1945年的波士顿马拉松赛上夺得两次冠军,他也参加了柏林奥运会的马拉松比赛。当时美国生产的运动鞋很重,不少美国选手看到其他国家的运动员穿着轻便的运动鞋,就向他们索取。那次比赛结束后,凯利对孙基祯说:“能不能把你的运动鞋送给我?或许我也会取得好成绩。”“我向他要运动鞋是因为他的鞋有特点,就是大脚趾和其他脚趾是分开的,而且很轻便。后来孙基祯还送了我两双运动鞋。孙基祯所穿过的那双鞋,我一直穿到破得不能穿为止。”
火炬传递跑完最后一棒
1945年,朝鲜半岛在二战后摆脱了日本的统治,但是却分裂成南北两个国家。在1948年伦敦奥运会上,孙基祯作为韩国的旗手参加了奥运会的开幕式。为了表彰孙基祯的运动成绩,并表示对孙基祯的尊重,1988年第24届汉城奥运会时,已经古稀之年、留着长长胡须的老人孙基祯,代表韩国运动员手持奥运火炬跑完最后一棒,交给年轻的选手点燃运动场上的圣火。孙基祯其后曾担任韩国马拉松项目的教练,他的弟子黄永祚在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也获得了马拉松赛冠军。
孙基祯被韩国体育界誉为“马拉松英雄”,曾担任韩国田径联合会会长和韩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他的自传《我的祖国和我的马拉松》,记述了他从事马拉松运动的生涯。1982年,国际田协向12位仍然在世的田坛名将授予特别奖章,他也是获奖人之一。2002年11月15日凌晨,孙基祯在三星汉城医院病逝,享年90岁。
黄宇/整理
(责任编辑:海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