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奥运会 萨马兰奇亲自为邓亚萍颁奖
萨马兰奇的改革
在萨马兰奇加入国际奥委会的35年中,几乎前一半的时间,他都在面对阻碍奥林匹克运动的一块又一块巨石。
1980年,奥委会新主席萨马兰奇,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三届奥运会的政治危机——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和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这个黑洞,差点将萨马兰奇吞噬。当时蒙特利尔耗费巨资开辟奥运中心,亏空超过10亿美元,该市的纳税人至1990年代末还一直在还债。这次奥运会被称为“蒙特利尔陷阱”。当时盛行的种族隔离制度也让这次奥运会蒙上了阴影,先后有28个非洲国家拒绝出席,如此规模的集体抵制,还是奥运史上的第一次,也是最大的一次。
当国际奥委会还没从1976年的陷阱中拔出脚,紧接而至的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以及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又因为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冷战而遭到互相抵制。
3届奥运会的连败,让萨马兰奇感到了与他前任基拉宁离职时同样的寒意,让这项盛会像瘟疫一样让人避之不及。
在这种情况下,1984年的奥运会只有洛杉矶一个城市参加了申办活动。
1978年11月,洛杉矶获得主办权后仅一个月,市议会就通过了一项不准动用公共基金筹办奥运会的市宪章修正案。洛杉矶只好把求援之手伸向美国政府。但美国政府对此明确表示不能提供一分钱。洛杉矶已经走投无路,只好向国际奥委会申请,要求允许以民间方式由私人主办奥运会。在此之前,国际奥委会还从来没有想过由私人办奥运会,《奥林匹克宪章》也明确规定只能由城市主办奥运会。
但萨马兰奇没得选择。他知道,为了奥运会这项盛会能够生存下去,改革成为了必须,商业化将是奥运会惟一出路。
完全商业化操作奥运会的洛杉矶提出了相当苛刻的条件,国际奥委会只好屈从。无论是洛杉矶市政府、加利福尼亚州政府,还是美国政府都不作任何承诺,也不提供任何财政支持。他们还要求主办者自己谈判电视转播权。国际奥委会同意他们不用新建任何场馆,只修一个自行车赛车场,而且资金是由一位赞助者提供的。这样,最终他们赢得了2亿美元的收益。
洛杉矶的成功让奄奄一息的奥运会有了喘息的机会,萨马兰奇的改革也让各国看到了希望,洛杉矶奥运会作为奥运商业化的典范成了之后奥运会效仿的对象。
“洛杉矶奥运会收入2.87亿美元,而悉尼奥运会收入超过14亿美元,雅典奥运会的收入超过16亿美元。看来奥运会无论对谁来说都是一笔不错的生意。”萨马兰奇这样总结着自己改革的成果。
奥运会从此活过来了。
(责任编辑:discover)